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登革热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 -预防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在地方性流行区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与治疗患者。同时,对可疑病例应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3.提高人群抗病力 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登革疫苗仍处于研制、试验阶段,已研制出登革病毒1型和2型的蛋白和DNA基因疫苗,正在进行动物试验,但尚未能在人群中推广应用。由于低滴度的抗登革病毒1型抗体有可能成为促进型抗体,诱发登革出血热的发生,因而增加了疫苗研制、应用的难度。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4.流行特征。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发生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后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定位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的登革病毒继续进行复制,再次释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并引起临床症状与体征。机体产生的抗登革病毒抗体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亦可导致血管水肿和破裂。登革病毒的复制可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再生,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
    病理改变表现为肝、肾、心和脑等器官的退行性变,出现心内膜、心包、胸膜、腹膜、胃肠黏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出血。皮疹活检可见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瘀斑中有广泛性血管外溢血。脑膜脑炎型患者可见蛛网膜下腔和脑实质灶性出血、脑水肿及脑软化。重型患者可有肝小叶中央灶性坏死及淤胆,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等。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登革热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
    (一)急性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于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及束臂试验阳性等。
    (二)极期。部分患者高热持续不缓解,或退热后病情加重,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明显的血浆渗漏。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等。
    极期通常出现在病程的第3~8天。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等重症预警指征往往提示极期的开始。
    在血浆渗漏发生前,患者常常表现为进行性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计数迅速降低。不同患者血浆渗漏的程度差别很大,如球结膜水肿、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和腹水等。红细胞比容(HCT)升高的幅度常常反映血浆渗漏的严重程度。
    如果血浆渗漏造成血浆容量严重缺乏,患者可发生休克。长时间休克患者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少数患者没有明显的血浆渗漏表现,但仍可出现严重出血(如皮下血肿、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颅内出血、咯血、肉眼血尿等)。
    部分病例可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端坐呼吸,气促、呼吸困难,头痛、呕吐、嗜睡、烦躁、谵妄、抽搐、昏迷、行为异常、颈强直,腰痛、少尿或无尿,黄疸等严重脏器损害的表现。
    (三)恢复期。极期后的2~3天,患者病情好转,胃肠道症状减轻,进入恢复期。部分患者可见针尖样出血点,下肢多见,可有皮肤瘙痒。白细胞计数开始上升,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
    多数患者表现为普通登革热,可仅有发热期和恢复期。少数患者发展为重症登革热。
    (一)高危人群
    1.二次感染患者;
    2.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
    3.老人或婴幼儿;
    4.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5.孕妇。
    (二)临床表现
    1.退热后病情恶化;
    2.腹部剧痛;
    3.持续呕吐;
    4.胸闷、心悸;
    5.嗜睡,烦躁;
    6.明显出血倾向;
    7.血浆渗漏征;
    8.肝肿大>2cm;
    9.少尿。
    (三)实验室指征
    1.血小板计数低于50x109/L;
    2.红细胞压积升高(较基础值升高20%以上)。
  • +并发症
    并发症:
    可出现中毒性肝炎、心肌炎、输液过量、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二重感染、急性血管内溶血等。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多数病例早期开始下降,病程第4~5天降至最低点,白细胞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下降为主。多数病例有血小板减少,最低可降至10x109/L 以下。
    2.尿常规:可见少量蛋白、红细胞等,可有管型出现。
    3.血生化检查:超过半数的患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升高,部分患者CK/CK-MB、BNP、肌钙蛋白、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呈轻中度升高,少数患者总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部分患者可出现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出凝血功能检查可见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和部份凝血活酶时间延长,重症病例的凝血因子Ⅱ、Ⅴ、Ⅶ、Ⅸ和Ⅹ减少。
    4.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可采集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液标本送检。有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快检测,无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留取标本送指定机构检测。
    急性发热期可应用登革热抗原(NS1)检测及病毒核酸检测进行早期诊断,有条件可进行血清学分型和病毒分离。
    初次感染患者,发病后3~5天可检出IgM抗体,发病2周后达到高峰,可维持2~3月;发病1周后可检出IgG抗体,IgG抗体可维持数年甚至终生;发病1周内,在患者血清中检出高水平特异性IgG抗体提示二次感染,也可结合捕获法检测的IgM/IgG抗体比值进行综合判断。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CT或胸片可发现一侧或双侧胸水,部分患者有间质性肺炎表现。B超可见肝脾肿大,重症患者还可表现胆囊壁一过性增厚,并出现心包、腹腔和盆腔积液表现。CT和核磁共振可发现脑水肿、颅内出血、皮下组织渗出等。
  • +诊断
    诊断:
    一、登革热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在登革热流行区,夏、秋雨季,发生大量高热病例时,应想到本病。
    (二)临床特征
    起病急、高热、全身疼痛、明显乏力、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阳性。
    (三)实验室检查
    1. 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减少,发病第2天开始下降,第4~5天降至最低点,可低至2×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1/4~3/4病例血小板减少。部分病例有蛋白尿和红细胞尿。约半数病例有轻度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升高。脑型病例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质正常或稍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
    2.血清学检查 单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滴度超过1/32,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滴度超过1/1280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者,可以确诊。IgM抗体捕捉ELISA(IgM antibody capture ELISA,MAC-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有助登革热的早期诊断。
    3.病毒分离 将急性期患者血清接种于乳鼠脑内或C6/36细胞系可分离病毒。以C6/36细胞系常用,其分离阳性率约20%~65%。
    4.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检测急性期血清,其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及血清型鉴定,技术要求较高。
    二、重症登革热的诊断。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严重出血:皮下血肿、呕血、黑便、阴道流血、肉眼血尿、颅内出血等;
    2.休克:心动过速、肢端湿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3 秒、脉搏细弱或测不到、脉压差减小或血压测不到等;
    3.严重的器官损害:肝脏损伤(ALT 和/或AST > 1000 IU/L)、ARDS、急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脑病和脑炎等表现。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多样,注意与下列疾病相鉴别。与发热伴出血疾病如基孔肯雅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鉴别;与发热伴皮疹疾病如麻疹、荨麻疹、猩红热、流脑、斑疹伤寒、恙虫病等鉴别;有脑病表现的病例需与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相鉴别;白细胞及血小板减低明显者,需与血液系统疾病鉴别。
  • +治疗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重症登革热诊疗流程图如下所示。
    (一)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2.防蚊隔离至退热及症状缓解,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3.监测神志、生命体征、液体入量、尿量,血小板,HCT,电解质等。
    对血小板明显下降者,进行动静脉穿刺时要防止出血、血肿发生。
    (二)对症治疗
    1.退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病人,避免采用酒精擦浴。解热镇痛类药物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应谨慎使用;
    2.补液:口服补液为主,适当进流质食物,对频繁呕吐、进食困难或血压低的病人,应及时静脉输液;
    3.镇静止痛:可给与安定、颅痛定等对症处理。
    (三)重症登革热的治疗
    除一般治疗中提及的监测指标外,重症登革热病例还应动态监测电解质的变化。对出现严重血浆渗漏、休克、ARDS、严重出血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补液原则:重症登革热补液原则是维持良好的组织器官灌注。同时应根据患者HCT、血小板、电解质、尿量及血流动力学情况随时调整补液的种类和数量,在尿量达约0.5ml/kg/h 的前提下,应控制静脉补液量。
    2.抗休克治疗:出现休克时应尽快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初始液体复苏以等渗晶体液为主(如生理盐水等),对初始液体复苏无反应的休克或更严重的休克可加用胶体溶液(如白蛋白等)。同时积极纠正酸碱失衡。液体复苏治疗无法维持血压时,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严重出血引起休克时,应及时输注红细胞或全血等。有条件可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指导治疗。
    3.出血的治疗:
    (1)出血部位明确者,如严重鼻衄给予局部止血。胃肠道出血者给予制酸药。尽量避免插胃管、尿管等侵入性诊断及治疗;
    (2)严重出血者伴血红蛋白低于7g/L,根据病情及时输注红细胞;
    (3)严重出血伴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2/L,应及时输注血小板。
    临床输血(包括红细胞、血小板等)时要注意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和血小板无效输注等。
    4.重要脏器损害的治疗:
    (1)急性心肌炎和急性心功能衰竭
    应卧床休息,持续低中流量吸氧,保持大便通畅,限制静脉输液及输液速度。存在房性或室性早搏时,给予倍他乐克或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发生心衰时首先予利尿处理,保持每日液体负平衡在500ml至800ml,其次给予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30mg或60mg。
    (2)脑病和脑炎
    降温、吸氧,控制静脉输液量和输液速度。根据病情给予甘露醇或利尿剂静脉滴注以减轻脑水肿。脑炎患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减轻脑组织炎症和水肿。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辅助通气支持治疗。
    (3)急性肾功能衰竭
    可参考急性肾损害标准进行分期,及时予以血液净化治疗。
    (4)肝衰竭
    部分患者可发生严重肝损伤,如出现肝衰竭,按肝衰竭常规处理。
    5.其他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
    登革热病属于中医学的“瘟疫”范畴,可参照温病学“疫疹”、“湿温”、“暑温”、“伏暑”等病证辨证论治。
    (一)急性发热期:湿热郁遏,卫气同病。
    临床表现:发病初期,发热,恶寒,无汗,乏力、倦怠,头痛、腰痛、肌肉疼痛,口渴,可见出血性皮疹,多伴恶心、干呕、纳差、腹泻,舌红,苔腻或厚,脉濡滑数。
    治法:清暑化湿,解毒透邪。参考方药:甘露消毒丹、达原饮等加减。
    香薷 藿香 葛根 青蒿(后下)羌活 白蔻仁 半夏 滑石(包煎)赤芍 茵陈 草果 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加减:见皮疹者加紫草;口渴者加生地;发热明显者加柴胡。
    中成药:藿香正气系列制剂等。
    注射剂:可使用热毒宁、痰热清、清开灵、血必净注射液等。
    (二)极期
    1.毒瘀交结,扰营动血
    临床表现:热退,或发热迁延,烦躁不寐,口渴,多见恶心、呕吐,可见鲜红色出血样皮疹,多伴鼻衄,或牙龈出血,咯血、便血、尿血、阴道出血,舌红,苔黄欠津,脉洪大或沉细滑数。
    治法:解毒化瘀,清营凉血
    参考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生石膏 生地 水牛角 金银花 黄 连 黄芩 赤芍 茜草 丹皮 炒山栀 青蒿 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加减:神志昏迷、谵妄、抽搐者加用紫雪散、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
    注射剂:热毒宁、痰热清、清开灵、血必净等注射液。
    2.暑湿伤阳,气不摄血
    临床表现:热退或发热迁延,乏力倦怠,皮疹隐隐,或见暗色瘀斑,或无皮疹,多伴鼻衄,或牙龈出血,咯血、便血、尿血、阴道出血,舌暗苔腻,脉细弱无力。
    治法:温阳、益气、摄血。
    参考方药:附子理中汤合黄土汤加减。
    灶心黄土 炮附子 党参 炮姜 黄芩 荆芥炭 炒白术 炙甘草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注射剂: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
    (三)恢复期:余邪未尽,气阴两伤。
    临床表现:发病后期,多见乏力倦怠,恶心,纳差,口渴,大便不调,多见皮疹瘙痒,舌淡红,苔白腻,脉虚数。
    治法:清热化湿,健脾和胃。
    参考方药:竹叶石膏汤合生脉饮。
    竹叶 南沙参 生薏米 生山药 半夏 芦根 麦冬 生稻麦芽 砂仁 西洋参 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解除防蚊隔离标准
    病程超过5天,并且热退24小时以上可解除。
    出院标准
    登革热患者热退24小时以上同时临床症状缓解可予出院。
  • +预后
    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既往感染登革病毒史、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少数重症登革热病例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