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副伤寒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包括甲型副伤寒、乙型副伤寒和丙型副伤寒,其病原副伤寒甲、副伤寒乙和副伤寒丙分别属沙门菌A、B、C组,生化特性类似伤寒杆菌,而菌体抗原和鞭毛抗原的成分不同。副伤寒丙有“Vi”抗原。各种副伤寒杆菌在自然条件下只对人有致病作用。
  • -预防
    预防:
    本病的预防应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因地制宜。
    1.控制传染源 及早隔离、治疗患者。隔离期应至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15天为止。亦可进行粪便培养检查,1次/5~7天,连续2次均为阴性者可解除隔离。患者的大小便、便器、食具、衣物、生活用品均须作适当的消毒处理。慢性带菌者的管理应严格执行。饮食、保育、供水等行业从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带菌者。慢性带菌者应调离上述工作岗位,进行治疗,定期接受监督管理。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23天。有发热的可疑伤寒患者,应及早隔离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为预防本病的关键性措施。做好卫生宣教,搞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消灭苍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与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饮用生水、生奶等。改善给水卫生,严格执行水的卫生监督,是控制伤寒流行的最重要环节。伤寒的水型流行在许多地区占最重要位置,给水卫生改善后,发病率可明显下降。
    3.保护易感者 伤寒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能够起一定的保护作用。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预防效果尚不够理想,反应也较大,不作为常规免疫预防应用。在暴发流行区应急免疫问题上意见不一,对控制流行可能有一定作用。Ty21a株口服减毒活疫苗,1989年美国已批准应用,不良反应较少,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与伤寒基本相似,过去常年散发,也以夏秋季为主,发病率较伤寒低得多。但自1995年起甲型副伤寒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在江西、贵州、浙江、广西、广东等省(区)都相继出现多起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至2006年,除吉林、青海无副伤寒报道,西藏、海南各报道1例和5例外,其余省市均有较多副伤寒报道。部分地区的流行已大大超过伤寒,并成为我国一些地区传染病突发事件的主要病种。从全国的总体情况观察,虽以伤寒为主,但局部地区副伤寒有明显增加趋势,甚至发生暴发流行。与此同时,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自1996年起也相继出现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一些国家和地区副伤寒发病数占了伤寒及副伤寒发病总数的50%以上。
    流行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①人群对甲型副伤寒普遍易感:由于伤寒、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力,在伤寒高发区传播方式一样,一旦有副伤寒感染,极易扩散。此外,过去应用伤寒三联菌苗,对副伤寒也有一定预防作用,但因副作用较大、接种程序较烦琐,目前我国已停止使用,而改用伤寒Vi菌苗,虽能有效地控制伤寒,但对副伤寒没有交叉免疫作用,不能预防副伤寒。
    ②由于副伤寒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导致水源或食物污染,一旦发生疫情,极易流行和暴发。
    ③可能还与环境、副伤寒甲的传播力强等因素有关。
  • +病因
    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与伤寒基本相似。主要是水源污染,包括井水、河水、湖水及毛蚶、牡蛎等水产品的污染,加之近年人员流动大,输入型感染的机会增多,部分地区餐饮业卫生条件差,因此,不卫生的饮水或食物是副伤寒发病的主要原因。沿海地区有喜生食或半生食贝类水产品习惯,也是不断引发食源性或水源性甲型副伤寒暴发与流行的重要原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副伤寒的病理变化与伤寒相仿。肠道病变较少而表浅,故肠出血或肠穿孔的机会较少。但胃肠炎型者肠道炎症病变却较明显而广泛,常侵及大肠。败血症型副伤寒常有骨、关节、脑膜、心包、软组织等处化脓性迁延性病灶。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伤寒相比病情相对较轻,症状不典型,表现多样化,较突出的区别有:
    潜伏期稍短,一般为1~10日;急性起病的较多,尤其是乙型和丙型副伤寒,常有急性胃肠炎症状,2~3日后虽然胃肠炎症状减轻,但却出现发热等毒血症状。病程平均1~3周,明显的发热可持续数日。热型不如伤寒典型,头痛、全身不适常见,玫瑰疹少见,肠道并发症少。
    丙型副伤寒临床除伤寒型外,还有急性胃肠炎型,以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炎症状为主;败血症型则在伤寒型基础上出现迁徙性病灶,以肺部最为常见,其次为骨、关节等部位。
    甲型副伤寒由于近年广泛流行,各地区及不同人群其临床表现更为多样。通常急性起病,均有发热,发热是本病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不规则热和弛张热多于稽留热,其次头痛、乏力较为突出,而且起病初期常伴有上呼吸道、消化道症状,如咳嗽、咳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
    另有一些患者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而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等伤寒典型特征明显减少,更多的患者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疾病相混淆而被漏诊或误诊。
  • +并发症
    并发症:
    副伤寒并发症与伤寒相似,以中毒性肝炎最为常见,其次心肌损害,少数患者还可引起浆膜腔积液,并可在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甚至脾、胰腺、卵巢脓肿中分离到副伤寒杆菌。而肠出血、肠穿孔少见。中毒性肝炎的发生率为31.6%~70.5%。其临床症状、体征少,主要是肝功能异常,通常为ALT、AST轻至中度异常升高,经有效抗感染及保肝治疗后,随着体温下降,大多数患者肝功能在2周内恢复正常,预后良好。部分患者有心肌损害,表现为胸闷、心悸,多数症状较轻,易被忽视。更多患者仅为心电图异常,以ST-T改变为主,少数患者伴有心律失常。心肌酶谱也可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与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肌酶谱变化不同,应予以鉴别。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以血、骨髓、粪便及局部化脓病灶脓液培养阳性确诊;肥达反应具参考价值。副伤寒甲、乙的凝集效价较高,但副伤寒乙易受回忆反应干扰;副伤寒丙效价较低。少数病人始终阴性。
  • +其他辅助检查
  • +诊断
    诊断:
    因此,在伤寒、副伤寒流行区及流行季节,发热患者均应考虑到该病的可能,但与伤寒相比,患者的白细胞数减少不明显,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相对多见。肥达反应有一定参考价值,菌体抗体凝集效价≥1:80,鞭毛抗体凝集效价≥1:160时,可辅助诊断。但副伤寒的凝集效价较低,部分患者甚至始终阴性。另有报道疫区也有部分正常人群会出现假阳性,故应动态监测血清凝集效价,并结合临床综合判断。此外,B超检查约半数患者有脾肿大,少数患者伴有肝肿大、胆囊炎性改变,也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但确诊仍有赖于血、骨髓、粪便、脓液等标本的细菌培养。
  • +鉴别诊断
  • +治疗
    治疗:
    副伤寒的病情相对较轻,预后良好,恢复后慢性带菌者较少见。病死率低于伤寒,治疗与伤寒相同,尽管有报道出现耐药菌株,但多数患者对氟喹诺酮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敏感。
  • +预后
    由于副伤寒较伤寒病情为轻,肠出血、肠穿孔少,故预后较好。但丙型副伤寒引起骨髓炎、体腔或组织脓肿较多,应加以注意。

相关检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