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副溶血性弧菌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食物中毒既往也称嗜盐菌食物中毒,含有该菌的食物以海产品为多。表现为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等,腹泻为水样便。
  • -预防
    预防:
    关键在于加强卫生宣传:海鲜应煮熟煮透再吃;隔餐的剩菜食前应充分加热;防止生熟食物操作时的交叉污染;梭子蟹、蟛蜞、海蜇等水产品宜用饱和盐水浸渍保藏(并可加醋调味杀菌),食前用冷开水反复冲洗。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传染源为病人,集体发病时仅少数病情严重者需住院,多数未住院者可能成为传染源。患者仅在疾病初期排菌较多,其后排菌迅速减少。
    (二)传播途径 本病经食物传播,主要的食物是海产品或盐腌渍品,常见有蟹类、乌贼、海蜇、海鱼、黄泥螺等,其次为蛋品、肉类或蔬菜。进食肉类或蔬菜而致病者,多因食物容器或砧板受污染所致。
    (三)易感者 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以青壮年为多。病后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
    本病夏秋季多发,以沿海地区为主,常为集体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而由于海鲜空运,内地城市病例明显增多。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能使人或家兔的红细胞产生溶血,此现象称神奈川现象(Kanagawa phenomenon,KP),96%临床株呈现该现象,而环境分离株中则罕有KP阳性者。现认为溶血是该菌致病性的标志,KP阳性与该菌产生的溶血毒素有关。将其毒素注入小鼠或豚鼠体内可引起实验动物回肠袢、心肌细胞发生病变而致死。资料表明,摄入一定数量活菌(10万个)即可使人致病。由于临床上观察到痢疾样表现和动物实验中溶血性菌株能穿入幼兔的肠上皮细胞,说明该菌具有侵袭性,但所致的组织学变化要比志贺菌引起者轻。病理变化为急性小肠炎,以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上部较明显,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下呈高度弥漫性水肿,也有深至肌层及浆膜层者,有轻度糜烂但无溃疡。肝脾可呈淤血表现。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潜伏期自1小时至48小时不等,多数为6~20小时。
    本病起病急骤,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失水,可伴畏寒与发热。腹痛多呈阵发性绞痛,常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回盲部。腹泻每日3~20余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多数为黄水样或黄糊便,约2%~16%呈典型的血水或洗肉水样便,部分患者的粪便可为脓血样或黏液血样,但很少有里急后重感。由于吐泻,患者常有失水现象,重度失水者可伴声音嘶哑和肌肉痉挛,个别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甚至意识不清。发热一般不如菌痢严重,但失水则较菌痢明显。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典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等。
    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复较快。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一)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多在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偏高。
    (二) 粪便检查 镜下可见白细胞,常伴有红细胞,粪便培养可检出副溶血弧菌。以反向被动乳胶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测副溶血弧菌,及PCR技术检测TDH或TRH基因特异性保守序列,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
  • +其他辅助检查
  • +诊断
    诊断:
    在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季节,根据进食海产品、腌渍品等可疑食物,集体发病,潜伏期短且起病急,而发热和腹痛均较其他肠道传染病为重,粪便呈血水样,失水多见等特点,临床诊断即可成立。对可疑食物进行培养,有时可分离出和粪便中相同的副溶血弧菌。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腹泻、沙门菌食物中毒、急性菌痢和霍乱等鉴别。
  • +治疗
    治疗:
    (一) 支持及对症治疗 脱水者需输入适量生理盐水及葡萄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以纠正水与电解质的失衡。血压下降者,除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等外,可酌用血管活性药。腹痛明显者予以阿托品或山莨菪碱等解痉止痛剂对症处理。
    (二) 抗菌药物 轻症患者可不用抗菌药物。对病情较重而伴有高热或黏液血便者可予氟喹诺酮类、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唑或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治疗。
  • +预后

相关检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