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莱姆病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蜱媒螺旋体病,是最常见的人兽共患病之一。通常以具特征性的扩展性皮损伴流感样或脑膜炎样症状起病(即第一期),继而可出现脑膜炎、脑神经或周围神经炎、心肌炎、移行性骨骼肌疼痛(即第二期),或可见到间歇性、慢性关节炎、慢性神经系统或皮肤异常(即第三期)。1977年,本病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地区最早被报道故而得名。1985年我国首次在黑龙江省林区发现病例,1988年从患者血液分离到病原体。
  • -预防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一) 传染源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野生和驯养的哺乳动物。啮齿动物中的白足鼠也比较重要。哺乳动物中,鹿本身并不是莱姆病最主要的传染源,但鹿是硬蜱最主要的宿主,因此具有重要意义。人体内虽可分离到病原体,但可能不是主要的传染源。鸟类亦可为蜱的宿主,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还很不明了。
    (二) 传播途径 几种近缘的硬蜱为主要传播媒介。在美国有丹敏硬蜱(Ixodes dammini)、黑脚硬蜱(Ixodes scapularis)、太平洋硬蜱(Ixodes pacificus);在欧洲为蓖子硬蜱(Ixodes ricinus);在亚洲主要为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另外肩突硬蜱、美洲钝缘硬蜱、血红扇头蜱等也可能为传播媒介。我国北方以全沟硬蜱为主,南方主要为粒形硬蜱和二棘血蜱。在蜱的生活周期中,蛹期的蜱是疾病的主要传播者。致病螺旋体主要在蜱的中肠发育。蜱叮咬宿主时,可通过带菌的肠内容物反流、唾液或粪便而传播病原体。除蜱外,本病也可能由其他节肢动物或昆虫传播。
    (三)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居住于森林地带和乡村者更易发病。发病常与旅行、野营、狩猎有关。
    (四) 流行病学特征 莱姆病在全世界广泛分布,除南北极外,各大洲均有病例报告,但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我国22个省市60个县区的流行病和血清学调查,证实林区均存在莱姆感染,平均感染率为5.1%。在美国至少有33个州发现本病;在整个欧洲、澳大利亚均有本病的发生。波罗的海诸国、日本、俄罗斯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都发现了本病。全年3~12月份虽均可发病,但以6、7月份最为多见,这与蜱的季节性活动有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数无明显差别。在高发区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5%~8%居民有亚临床感染,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之比为1:1。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当人的皮肤被蜱叮咬以后,伯氏疏螺旋体即侵入皮肤,在局部繁殖引起慢性移行性红斑,然后通过淋巴扩散(局部淋巴结肿大),或随血流播散到其他脏器,导致多处病变。在病程早期可从血或皮肤标本中获得螺旋体,数月后在脑脊液、关节液标本中亦可发现。此外,从患者的滑膜、心肌、视网膜、肌肉、骨、脾、脑、肝等组织都可发现病原体,并可长期潜伏或持续地出现症状。螺旋体能否在胞内存活目前尚不清楚。
    在早期,患者单核细胞对伯氏疏螺旋体抗原反应很弱,远低于有丝分裂原引起的正常反应,而抑制细胞的活力却远高于正常。数周后,单核细胞对螺旋体及有丝分裂原的反应逐渐增高,抑制细胞活力下降。反应B细胞活力增高,表现为血清冷沉淀球蛋白阳性、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等,提示体液免疫加强。当关节炎、脑膜炎出现后,单核细胞可以渗入关节腔液及脑脊液中。在疾病的后期,B细胞活力又下降。慢性关节炎等持续性症状与自身免疫高度相关,T淋巴细胞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慢性移行红斑的组织切片仅见上皮增厚,轻度角化伴单核细胞浸润和表皮层水肿,无化脓性或肉芽肿反应。关节炎患者可见滑膜液中含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少数患者发生膝关节增生性侵蚀性滑膜炎,伴血管增生、骨与软骨的侵蚀。心、肝、脾、胆、淋巴结均可受累。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潜伏期3~32日,多数为7~9日。大部分患者在潜伏期末或慢性移行性红斑发生前后出现流感样症状、脑膜刺激征及肌肉关节酸痛、局限性或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中期表现可呈间歇、交替发作,除疲乏常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外,流感或脑膜炎等症状通常在1周左右消退,偶可反复持续存在。通常将慢性移行性红斑及相关症状称为第一期;数周至数月后出现的神经、心脏异常、骨骼肌肉症状或周期性关节损害称为第二期;数月至数年后表现为慢性的皮肤、神经系统、关节受累称为第三期。然而每个个体的临床表现有高度的差异,轻者为亚临床感染或仅累及一个系统,重者可同时出现皮肤、神经系统、关节、心脏等多脏器的损害。任何一个系统的受累均可呈暂时性、再发和慢性化的特点。地域不同,临床特征亦可不同,在美国关节炎更多见,而欧洲则以神经系统改变更常见。
    (一) 皮肤表现
    1. 慢性移行性红斑(erythema chronicum migrans,ECM) 最为常见,发生率约90%,好发于大腿、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开始时是一个红色斑疹或丘疹;3~33日(平均7~9日)后,皮疹逐渐扩大形成一片大的圆形皮损,外缘有鲜红边界(一般扁平,偶可隆起),中央呈退行性变,红环皮损内又形成几圈新的环状红圈,呈靶形。皮损早期中央有时呈致密性红斑、硬变、疱疹、坏死,常有灼热感,偶有疼痛、瘙痒。皮损逐日增大,直径6~68cm,平均16cm。一般经2~3周皮损自行消退,偶留有瘢痕与色素沉着。
    2.莱姆淋巴细胞瘤 由于B淋巴细胞受损而出现的较罕见的皮肤症状,由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密集淋巴细胞组成的1~5cm的单个蓝-红色肿块。
    3.慢性萎缩性肢皮炎(chronic atrophic acrodermatitis,ACA) 是莱姆病晚期罕见的皮肤损害,原因不明。皮损为紫癜样皮疹,逐渐融合成片状损害,可有萎缩,呈瓷白色,好发于下肢末端。
    (二) 神经系统表现 主要指神经系统的实质性损害,不包括病理初期脑膜炎样表现。发生率为10%~15%,其中以脑脊髓膜炎、脑炎、脑神经炎及运动感觉神经炎最常见。舞蹈病、小脑共济失调、脊髓炎亦可发生。多数表现为神经系统广泛受累、病变重叠出现。少数为局限性神经系统受损,其中面神经瘫痪最多见,并以单侧受累为主。疼痛性神经根炎常表现为胸、腹部的带状剧烈疼痛,夜间发作,可移行至其他部位,严重者影响睡眠,症状持续数周至数月不等。
    近半数患者神经系统病损只发生1次,历时2周至3个月,发生于ECM后的2~6周。余半数患者可发作多次,每次发作可持续2~3个月。
    在欧洲,神经系统的Bannwarth综合征常见,表现为神经炎性的疼痛、无头痛性的CSF淋巴细胞增多,有时可伴脑神经炎。此综合征又称为蜱源性脑膜多神经炎或慢性淋巴性脑膜炎。近年来发现,莱姆病尚可引起慢性的神经病变,轻症患者后期可有持续数年的周期性四肢感觉异常,而体检无神经系统的异常发现,但受累神经有传导异常。螺旋体亦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慢性进展性的脑脊髓炎、痉挛性下肢瘫痪、横贯性脊髓炎、痴呆等。个例报道在患莱姆病脑膜炎6年之后出现伴有失语的局灶性脑炎。也有报道莱姆病脑膜炎长达15年者,伴四肢瘫痪、痴呆及神经性耳聋。CSF可正常或仅有轻度炎症改变,可检出特异性的伯氏疏螺旋体的抗体。MRI可见有脱髓鞘改变所致的密度增高区。
    (三) 心脏表现 发生率4%~10%,以成年男性居多。通常在ECM后21日(4~83日)出现心脏损害。以房室传导阻滞最为常见。少数患者有房颤、心包炎等表现。心脏损害一般较轻,心瓣膜无明显受损,持续时间短,预后好。
    (四) 关节表现 发生率为50%~80%。通常在6个月内出现,早期可与ECM同时出现,迟者可在其后14个月发生。通常从1个或少数几个关节(单侧、非对称性)开始,初呈游走性,可先后累及多个关节,以膝关节最多,次为肩、肘、踝、髋及颞下颌关节,偶见指、趾关节受累。受累膝关节多表现为肿胀与发热,很少发红,偶有少量积液。其余关节可以运动时疼痛为唯一症状。初发关节症状一般持续1周,个别长达6个月。多数复发,复发者不一定在原关节,且受累关节数多于原发;复发关节症状持续时间较短。约10%病者单侧或双侧膝关节持续疼痛,行走困难,并有关节肿胀、滑膜肥大等慢性炎症表现,持续1年以上。有时损害可侵蚀软骨和骨,甚至使关节致残。一部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除典型的关节症状外,还可有肌腱、腱鞘、肌肉或骨骼游走性疼痛,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
    (五) 其他 约10%患者早期有肝炎样症状与体征。少数病者有弥漫性腹痛,个别有腹泻、脾大、眶周水肿及睾丸肿痛等表现。部分患者有眼深部组织受累的表现,如虹膜炎,甚至全眼炎并导致视力丧失。
    莱姆病尚可有母婴传播的先天性感染,有报道孕期3个月内患病而未经抗生素治疗,35周分娩后婴儿于1周内死于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尸检时发现脾、肾、骨髓中存在伯氏疏螺旋体。也有出现婴儿并指(趾)、中枢性失明、死胎、早产、早熟等现象。
    Lyme病的临床分期表现见表3-5-18 (Steere1989):
    表3-5-18 Lyme病临床分期及临床表现
    系统*早期感染晚期感染
    局灶期(Ⅰ期)播散期(Ⅱ期)持续期(Ⅲ期)
    皮肤游走性红斑继发性环状皮损,颧骨皮疹,播散慢性萎缩性肢皮炎,局灶性硬皮
    骨骼肌肉系统 游走性关节痛、肌腱痛、滑囊痛、肌长期关节炎,慢性关节炎,肢皮炎
    神经系统 脑膜炎,脑神经炎,Bell麻痹,运动慢性脑脊髓炎,痉挛性轻截瘫,共
    淋巴系统局灶性淋巴结病局灶性或全身性淋巴结病,脾肿大 
     结膜炎,虹膜炎,脉络膜炎,视网膜角膜炎
     轻症或复发性肝炎 
    呼吸系统 非渗出性喉痛,无痰性咳嗽,成人 
     镜下血尿或蛋白尿 
    全身症状 严重不适或疲劳疲劳
    *系统排列按发病率递减顺序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淋巴细胞可高达数千,平均100×106/L,蛋白质轻度增高,糖含量正常或轻度下降。在病程4~5周后CSF-IgG指数增高,可检出寡克隆带,提示鞘内Ig合成。
    2.病原学检验 血液、CSF和皮肤分离培养伯氏疏螺旋体是诊断金指标,因操作复杂不能作为常规检查。有ECM症状患者从病变皮肤可培养出病原体,ECM伴流感样表现早期患者,血液易分离到病原体,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CSF可检出病原体。
    3. 血清学检验
    (1) 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用培养5~7日伯氏疏螺旋体培养物制备抗原检测患者血清,应设阳性和正常血清对照。每视野至少50%的螺旋体染上荧光为(+);血清效价判定:1:64为可疑;1:128有诊断意义:1:256可确诊。患者双份血清判定4倍升高有诊断意义(Russell 1984)。发生ECM第3~6周IgM效价最高,IgG亦呈(+)。因IFA检测费时,结果判定有主观成分,现已被ELISA法取代。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取螺旋体培养物制备抗原(纯化鞭毛抗原敏感),加被检血清,在酶联检测仪491nm波长处检测OD值。应有阳性血清、正常血清对照。先采50~100份健康人血清,测出平均酶标OD值(血清稀释1:500)和求出标准差。如待检血清OD值大于正常人OD值加3个标准差,可判为(+)。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后3~4周,血清最先出现特异性IgM抗体,6~8周水平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多在4~6个月恢复正常;IgG抗体在6~8周升高,4~6个月达高峰,可维持高水平或下降,数年内仍可测到。
    4.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 病程较短,ELISA结果处于临界或怀疑假阳性时,用WB可检出伯氏疏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加以证实。
    5.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试验 可检测血清及CSF中伯氏疏螺旋体IgG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伯氏疏螺旋体反应性IFN-γ分泌性T细胞增多,CSF约为外周血20倍。外周血特异性IFN-γ分泌性T细胞上调可持续到患者抗生素治疗已结束9个月,CSF该类细胞可持续到治疗结束4个月,而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已消失(Wang et al.1995)。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脑电图、脑CT及MRI检查多为正常,慢性期CT及MRI可显示脑部多灶性病变及脑室周围损害。
  • +诊断
    诊断:
    临床表现与流行病学资料是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ECM尤具重要诊断价值。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关于莱姆病的诊断标准有下列5项:
    1.有慢性游走性红斑。
    2.短暂或反复发作的非对称性关节肿和关节炎,淋巴细胞性脑膜炎,脑神经根炎(特别是面神经麻痹),神经根炎,脑脊髓炎;急性起病的一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3.有流行病学暴露史,是指发病前30天内曾到过树林、灌木丛或草地等潜在性的蜱栖息地。
    4. 曾去过流行区,指既往该地区至少有2例莱姆病确诊病例,或有蜱叮咬史者显示有蜱传播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5.实验室检查可以从感染组织或体液中分离到伯氏疏螺旋体,或从血清、脑脊液(CSF)中检测到高滴度特异性抗体或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有增高,并排除了梅毒和已知可引起假阳性的生物学原因。
    具备上述5项中3项或3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为莱姆病。
    早期慢性游走性红斑患者的血清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为53%~67%,晚期患者为90%~100%。特异性IgM抗体通常在发病后第3~6周达到高峰。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高峰一般出现在神经和关节病变阶段,并可长期持续。如IgM检测长期阳性而IgG检测阴性,需考虑假阳性可能,这种情况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梅毒患者中可出现。慢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抗螺旋体水平升高,有诊断价值。ELISA较为灵敏,特异性抗体效价大于1:200即具诊断价值。此外,近年免疫印迹法也应用于临床检测,敏感性比ELISA高。值得注意的是感染后有一窗口期,约4周后才能出现IgM类抗体,而IgG类抗体则在急性感染后6~8周才出现,且早期抗生素治疗可能影响机体的抗体应答,致使血清学检查持续阴性结果。
    血、脑脊液、皮肤活检标本培养阳性,则可确诊,皮肤活检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前两者。但培养检查历时较长(一般需要1~2个月),阳性率低,在临床上难以广泛应用。PCR在莱姆病第二期以后可得到阳性结果,其中以滑膜囊液最理想,敏感性约50%~70%。
  • +鉴别诊断
  • +治疗
    治疗:
    本病可有特效治疗,必须指出,处于疾病不同时期抗菌药物的选择与疗程略有不同,具体应用见表1。本病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除应用抗菌治疗外,同时给予监护,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功能减退者单用抗菌药物治疗24小时内未缓解者,可用泼尼松短期治疗,每日40~60mg分次口服,病情缓解后减量,慢性关节炎功能显著受损者可作滑膜切除术。
    部分病人完成抗菌治疗后仍有倦怠、关节疼痛等症状,曾有学者提出延长抗菌治疗疗程可能会有帮助,但多个随机对照研究并不支持这一观点。对此类病人如疾病无活动进展,可仅予对症支持治疗。
    本病的预防主要在于防止蜱的叮咬。注意个人防护。被蜱叮咬后,当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时,可用单剂多西环素预防性治疗:①被吸血后36小时以上才将蜱移除;②目前处于蜱移除后的72小时以内;③当地蜱的伯氏疏螺旋体携带率高于20%;④没有多西环素禁忌证。
    表1 莱姆病的药物预防和治疗
  • 预防和治疗药物成人剂量儿童剂量疗程不良反应备注
    蜱叮咬多西环素200mg口服≥8岁,4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200mg/d单剂妊娠、哺乳期、8岁以下儿童禁用,日光性皮炎、假膜性肠炎 
          
    ECM多西环素100mg口服, 每日2次≥8岁,4mg/kg分2次 服用,最大剂量不超过 100mg/d14天(10~ 21)同上与食物和较大量 的液体同服可减少消化道反应
    阿莫西林500mg口服, 每日3次50mg/(kg·d),分3次口服,单次最大剂量 500mg14天(14~ 21)皮疹、腹泻、假膜性肠炎 
    头孢呋辛500mg口服, 每日2次30mg/(kg·d),分3次口服,单次最大剂量 500mg14天(14~ 21)同上 
    ECM伴心脏传导阻滞头孢曲松2g静注,每日1次50~75mg/kg静注,每日1次(最大剂量2g)14天(14~ 21)同上使用方便
    头孢噻肟2g静注,8小 时1次150~200mg/(kg·d), 分3~4次静注(每天不超过6000mg)14天(14~ 21)皮疹、腹泻、假膜性肠炎 
    ECM伴面神经瘫痪多西环素100mg口服, 每日2次≥8岁,4mg/kg分2次 服用,最大剂量不超过 100mg/d14天(14~ 21)同上其他药物更为常用
    阿莫西林500mg口服, 每日3次50mg/(kg·d),分3次口服,单次最大剂量 500mg14天(14~ 21)同上 
    头孢呋辛500mg口服, 每日2次30mg/(kg·d),分2次口服,单次最大剂量 500mg14天(14~ 21)同上 
    ECM伴脑膜炎头孢曲松2g静注,每日1次50~75mg/kg静注,每日1次(最大剂量2g)14天(14~ 28)同上 
    头孢噻肟2g静注,8小 时1次150~200mg/(kg·d), 分3~4次静注(每天 不超过6000mg)14天(14~28)同上 
  • +预后
  •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