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螺菌病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鼠咬热(rat-bit fever)原系鼠类传染病,为鼠类或其他啮齿动物咬伤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小螺菌和念珠状链杆菌二种。由小螺菌所致者有回归型高热,局部硬结性溃疡,淋巴结炎及皮疹等。
  • -预防
    预防:
    灭鼠是最重要的措施,防止被鼠或其他动物咬伤。与鼠有接触的实验工作人员应注意防护,戴手套。万一被咬伤除局部治疗外,应立即注射青霉素预防。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鼠咬热系鼠类疾病。鼠类是小螺旋体的保存宿主,自然界中鼠的带菌率各地报告不致,由3%~25%不等。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由于动物间互相蚕食和咬伤,可能将病原体传染给其他啮齿动物,如松鼠、黄鼬(黄鼠狼)、雪貂及猎犬、猪、猫等。其他啮齿动物亦可作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人类主要由病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咬伤而感染。小螺菌一般不存在鼠唾液中,而存在于血液中,在咬人时小螺菌与牙龈或口唇裂伤的血液流出而进入伤口。亦有人认为患有结膜炎或角膜炎的鼠,其眼部分泌物内含有此菌,在咬人时随眼部分泌物经泪管流入口腔,再进入人体伤口。亦可从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
    3.人群易感性 各年龄、性别均具有易感性。与鼠打交道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更易感染。人体感染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
    4.流行情况 小螺菌鼠咬热主要在亚洲地区流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偶有发病。鼠咬热的发生亦与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有关。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鼠咬热的确切发病机制迄今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小螺旋体从咬伤部位侵入人体,沿受伤局部的淋巴管进入附近的淋巴结,并在该处生长繁殖,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随后反复侵入血液形成菌血症,引起临床急性发作,由于病菌周期性入血,常产生周期性发热,导致临床间歇性反复发作。
    本病表现为全身性和局部性病变,基本病理变化为中毒性、出血性和坏死性改变。全身性病理改变主要为肝小叶、肾小管中毒性出血性坏死及单核细胞浸润,脑膜有充血、水肿及神经细胞变性。胃肠有卡他性炎症变化。在被咬伤的部位局部常出现水肿,单核细胞浸润及坏死,局部淋巴结增生肿胀。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潜伏期1~30天,平均14~18天。
    起病常常在已愈的原咬伤处又出现疼痛,肿胀发绀以至坏死,可形成水疱,其上覆以黑痂,下面逐渐形成硬结下疳样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常伴有淋巴管炎。同时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迅速上升达40℃以上。在体温上升时伴有头痛,全身乏力、肌痛、关节痛。尽管关节疼痛,但无关节腔渗液。严重者可有呕吐、腹泻、便血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谵妄、昏迷、颈强直等全身中毒症状。约50%患者出现皮疹,典型出疹多由咬伤处开始,而后波及四肢及躯干。面部及掌跖处较少。皮疹形态多异,多为暗红色或紫色的斑丘疹,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基底较硬,不痛不痒可融合至数厘米大小。偶有玫瑰疹或荨麻疹。经3~5天后,随体温下降,症状消失,皮疹隐退。间隔3~7天后,体温又复上升,上述症状及皮疹再现。如不经治疗可反复发作持续3~8周,极少数患者可反复发作达1年以上。大多数经多次反复发作后,症状逐渐变轻,热型也不规则,以至诊断困难。
    未经治疗其病死率达6%左右。由于长期发作,常合并有其他并发症,如心内膜炎、脑膜炎、心肌炎、肝炎和肾小球肾炎、贫血、附睾炎、胸膜渗出和脾肿大。自抗生素应用以来,迁延不愈者已不多见,病死率下降,并发症也随之减少。
  • +并发症
    并发症:
    心内膜炎、脑膜炎、心肌炎、肝炎和肾小球肾炎、贫血、附睾炎、胸膜渗出和脾肿大。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10~20)×109/L,中性粒细胞左移,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有中至重度贫血,血沉增快,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和(或)白细胞。其中约50%患者梅毒血清反应呈阳性。
    2.病原学检查 动物接种分离病原菌,采取症状明显期患者血液、伤口渗出液或淋巴结穿刺液0.25ml接种小白鼠、豚鼠的腹腔内,7~15天内取其被接种动物血液或腹腔液,用暗视野法或涂片染色找小螺菌。值得注意的是,被接种动物要仔细筛选,排除其本身存在的小螺旋体感染。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关节渗出液接种于特殊培养基,可获阳性结果。
  • +诊断
    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鼠咬史及其特有的临床症状,如回归热型高热,局部硬结性溃疡,淋巴结炎,淋巴管炎以及皮疹。确诊还有待动物接种找到病原菌。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应考虑与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疟疾、回归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鉴别。
  • +治疗
    治疗:
    1.病原治疗 小螺菌对青霉素极其敏感,剂量为青霉素40万~80万U/d,分2次肌内注射,疗程为7天。用药后易发生赫氏反应,应引起注意,宜从小剂量开始。如疗效欠佳或有并发症者,如心内膜炎,剂量应加大为1200万~1500万U/d,疗程为3~4周。如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链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类等。
    2.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虽不能防止本病发生,但对防止继发感染甚为重要,咬伤部位应立即用0.02%呋喃西林或0.2%依沙吖啶溶液冲洗湿敷。
  • +预后
    自抗生素应用以来,迁延不愈者已不多见。病死率下降,并发症也随之减少。

相关检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