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脑型疟疾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疟疾(malaria)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脾肿大和贫血为特征性表现。人体寄生的疟原虫包括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寄生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症状,普通疟疾也可引起一定程度神经系统损害表现。脑型疟疾是疟原虫侵犯脑部引起严重的凶险发作,几乎都是恶性疟原虫感染所致。
  • -预防
  • +流行病学
  • +病因
    新进入疟区的非疟区人群,由于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感染疟原虫后易发生脑型疟疾。疟疾呈全球性分布,在我国南方和北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疟疾传播有三个主要环节:①传染源:是疟疾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血液中疟原虫。②传染媒介:由雌性按蚊传播,我国主要是中华按蚊、雷氏按蚊和微小按蚊,中华按蚊遍布全国,雷氏按蚊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山区和丘陵地带,微小按蚊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局部地区。最近,转基因技术已经开始运用于控制按蚊传播,用一种只能产生雄性不育蚊的基因和能够驱使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启动子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插入一种特殊的不育基因片段可以在子代胚胎期产生细胞毒性物质,从而导致子代按蚊死亡。此外,使用RNA干扰技术和不育昆虫技术(SIT)控制按蚊传染也有一定效果。③易感者:被按蚊叮咬患病的人,新生儿易感性高,疟区居民已有免疫力形成,易感性低。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脑型疟疾发病机制可能与多种细胞因子(如IFN-γ、TNF、IL-10等)、黏附分子(如ICAM/CD54、CD36等)和一氧化氮(NO)等相关。近年来在细胞和基因生物技术推动下,对恶性疟原虫(P.f.)相关基因表达调控与脑型疟疾发生机制关系研究进展迅速。已发现除编码某些结构蛋白如msp1(裂殖子形成时所需的一种蛋白)基因,一些持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如编码肌动蛋白(actin)、α-微管蛋白(α-tubulin)基因,甚至rRNA基因均与本病的发病有较大关系。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恶性疟原虫3D7株孢子期、裂殖体期、滋养体期和配子体期的蛋白质组,已经鉴定出2400种蛋白质可能与恶性疟疾的发病相关。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 全身性症状有间歇性寒战、高热、大汗、贫血和脾肿大等,恶性疟常引起脑及其他内脏损伤,导致严重发作倾向。
    2.疟原虫引起脑实质、脑膜、周围神经和脊髓损害症状,见于疟疾寒战发作期、两次发作间歇期或疟疾发作停止后1~2个月。
    (1) 脑部症状:大量疟原虫及毒素进入血液循环,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易聚集成团,阻塞脑部微血管,局部脑血流停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和水肿。通常在疟疾症状基础上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呕吐、抽搐、烦躁、谵妄、嗜睡、昏迷和精神错乱等,以及失语、肢体瘫和锥体外系表现,或小脑、脑干及脑神经症状,常出现视乳头水肿、眼底出血等颅高压征象。儿童和新进入疟区的人易发生脑型疟疾,此期发生的症状称为脑型疟。迅速抗疟和对症治疗可控制症状。
    (2) 脑膜症状: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等,主要因恶性疟疾所致,亦称疟疾性脑膜炎,发生与全身毒血症有关。
    (3) 脊髓症状:亦称疟疾性脊髓炎,很少见,表现截瘫、双下肢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等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症状。
    (4) 周围神经症状:出现单神经炎,神经根炎和神经丛炎,及末梢型或放射性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少见。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通常用厚血膜法检测滋养体和配子体。也可用PCR法检测疟原虫抗原,IFA检测抗恶性疟原虫抗体,可检测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
    2. ParaSightTM-F实验,即浸条法,可检测恶性疟原虫的富组蛋白2抗原(Pf-HRP-2),是快速的非镜检诊断疟疾新方法,特异性、敏感性为厚血膜法的90%,每微升血最低可检出40~60个疟原虫,也可用于药物疗效评估。
  • +其他辅助检查
  • +诊断
    诊断:
    临床首先要确定疟疾诊断,外周血涂片找到疟原虫幼虫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发作过程中要多次反复进行血涂片检查。脑型疟疾诊断主要根据伴发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疟疾发作期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病情凶险,抗疟治疗通常疗效良好。
  • +鉴别诊断
  • +治疗
    治疗:
    1.控制临床发作 可用氯喹、奎宁(quinine)、咯萘啶、青蒿素等。
    (1) 氯喹(chloroquine):是人工合成的4-氨基喹啉衍生物,抗疟原虫机制可能是氯喹插入到DNA双螺旋链之间,形成DNA-氯喹复合物,影响DNA复制及RNA转录,抑制疟原虫分裂与繁殖。氯喹有较强杀灭红内期(erythrocytic stage)裂殖体作用,可根治恶性疟或脑型疟疾。特点为作用快、效力强、药效持久。常用3日疗法,第1日先服1.0g,8小时后服0.5g,第2、3日各服0.5g;对脑型疟疾可再服2日,0.5g/d。
    (2) 青蒿素:是从菊科艾属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中提取的倍半萜内酯过氧化物,主要作用于滋养体膜结构,使线粒体膜、核膜、细胞膜和内质网等结构裂解,导致虫体破坏死亡,对耐氯喹的恶性疟有显著疗效,青蒿素油混悬剂肌内注射抢救脑型疟疾可获得满意疗效,总用量800mg,复发时可再用。我国中西医结合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对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杰出研究,在2011年荣获一个比较接近诺贝尔医学奖荣誉的科学大奖,这是中国医学科学工作者至今为止所获得的最高成就的世界性科学奖。
    (3) 咯萘啶(pyronaridine):25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2小时内滴完,间隔6小时重复1次,对脑型疟疾有效。
    (4) 乙胺嘧啶:抑制疟原虫叶酸代谢起抗疟作用,预防可用25mg口服,1次/周。
    2.伯氨喹为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预防性抗疟药有乙胺嘧啶、磺胺类和砜类等。杀灭传播媒介按蚊仍使用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3.对症治疗如并发癫痫发作时用抗痫药,谵妄用镇静药,有后遗症则应用康复理疗和中医药治疗配合。
    4. 由于在疟原虫生活史的各个时期,胱氨酸蛋白酶含量与活性脑型疟疾的发生明显相关,目前已经筛选出针对该酶的抑制剂,用来阻断对宿主细胞的感染,该类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 +预后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