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小儿感染性腹泻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感染性腹泻是一组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症的疾病,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WH0把感染性腹泻的控制列为全球性战略。我国历来对腹泻的控制非常重视,制定了全国腹泻控制规划,使本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
  • -预防
    预防:
    WHO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各国的具体情况,最后推荐以下7项措施预防儿童腹泻,即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使用清洁水、饭前洗手、不随地便溺、正确处理小儿粪便和麻疹免疫接种。
    我国卫生部借鉴WHO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多年来腹泻病防治的经验,针对目前的防治情况,在国家腹泻病控制规划中,明确规定下列措施为今后腹泻病预防工作的重点,即提高4个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改善个人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正确处理儿童粪便;使用充足的清洁水;粪便无害化处理;应用安全卫生的方法制备家庭食品,尤其是合理卫生地添加辅食;加强食品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和监督。认真做到以上各点,定能使腹泻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下降。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986年由首都儿科研究所牵头在广东、福建、云南、四川、湖北、陕西、山西7省妇幼卫生示范县及北京市,对5岁以下小儿10287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每月3天调查法,全年共调查11.9088万人次。查明7省示范县农村小儿急性腹泻年发病率为201.46%,平均年发病次数为(2.01±0.03)次/人,年死亡率为0.51‰;北京市年发病率为45.3%,平均年发病次数为(0.45±0.03)次/人。北京监测儿童中没有死亡者。监测结果显示小儿腹泻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北京市郊区[1.01次/(人·年)]高于城区[0.27次/(人·年)];北京市散居儿童[0.50次/(人·年)]高于集体儿童[0.08次/(人·年)]。
    以1岁以内发病率最高(38.65%),其次是1~2岁组(32.29%)。2岁以内发病率占70.94%。
    1988年由卫生部防疫司组织21省市人户调查,采用8月调查1天推算全年的方法,估计中国每年约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包括成人)。其中5岁以下小儿每年0.86~3.9次/人,平均每年2.5次/人,农村偏高(每年2.9次/人)。我国5岁以下小儿约有1.2亿,推算每年5岁以下小儿约有3亿人次患腹泻。可见,腹泻危害之大。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感染性腹泻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腹泻机制不尽相同。
    1.细菌性腹泻 有的定植于小肠后靠其释放的肠毒素,刺激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cAMP水平,抑制绒毛细胞对Na+、Cl-、水分的吸收,并刺激隐窝内细胞增加Na+分泌,引起C1-和水分的丧失,或能刺激鸟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cGMP水平,导致肠液分泌增加。有的靠其质粒和染色体介导黏附于小肠的黏膜上皮细胞,使局部微绒毛萎缩、肠黏膜变薄、固有层炎症、隐窝细胞肥大等病理变化,导致肠功能紊乱和产生腹泻。有的靠其质粒和染色体介导能侵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呈侵袭性腹泻,大便可带有黏液、脓血。有的能产生强毒力的细胞毒素志贺样毒素,对肠黏膜上皮细胞有损伤和致死作用,引起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细胞坏死、炎症性出血性腹泻和产生中毒症状。由于不同致泻性细菌的致泻作用强弱、严重程度不一,临床上有以稀糊便、水样便、黏胨便、脓血便、血水便等及失水程度、是否伴里急后重和全身中毒症状而不同。
    2.病毒性腹泻 致泻病毒常因在小肠上皮细胞胞质中复制,使绒毛变短变钝,细胞内腺粒体肿胀变形,失去消化、吸收功能,尤其是对蔗糖、乳糖的吸收,使糖类滞留于肠腔引起渗透压升高,使体液进入肠腔导致腹泻,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的发生。
    3.肠道外感染 由于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部、中耳、泌尿道等部位为主的细菌、病毒等感染,导致发热等,也可发生腹泻,是因病原体毒素的影响,使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所致。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按腹泻程长短可分为 ①急性腹泻:指病程在2周以内者。②迁延性腹泻:指腹泻程连续在2周~2个月。③慢性腹泻:指病程连续2个月以上者。
    2.按腹泻的病情程度可分类为
    (1)轻型:失水不明显,精神尚好,无全身症状,1d腹泻次数在10次以下。
    (2)中型(普通型):有些脱水,有轻度中毒症状如中等发热,可有恶心、呕吐,但并不频繁,精神稍可,1d内腹泻次数常超过10次以上。
    (3)重型:重度脱水或明显中毒症状,如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四肢发冷、皮肤花纹、周围血象常见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
    3.按失水和电解质紊乱分类
    (1)失水程度分类:
    ①轻度失水症:患儿精神稍可,略有口干,哭时有泪,眼眶及前囟稍有凹陷,丧失水量约相当于体重的5%。
    ②中度失水:患儿软弱无力,口唇干燥,皮肤弹性较差,哭时泪少,眼眶及前囟明显凹陷,失水量相当于体重的6%~10%。
    ③重度失水:精神萎靡,嗜睡或昏迷,皮肤苍白、干燥,弹性丧失,口唇及黏膜极度干燥,眼眶及前囟深度凹陷,丢失水分相当于体重的10%以上。
    (2)失水伴电解质损失分类:
    ①等渗性失水:水和钠成比例地损失,血钠测定在130~150mmol/L之间,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失水。
    ②低渗性失水:钠的损失相对多于水,血钠<130mmoL/L,此类失水使体液、尤其是血液中渗透压低,水分向组织细胞内转移,使血容量下降,易见四肢冰冷、脉搏细弱、血压偏低,患儿倦怠疲乏,皮肤弹性差,而口渴不明显。
    ③高渗性失水:水分的损失相对多于血钠,血钠测定>150mmol/L。由于细胞外液(体液和血液)中钠浓度增高,细胞内水分向细胞外转移,造成细胞内失水,多见频繁呕吐、腹泻伴高热、多汗的患儿,口渴明显,皮肤黏膜显著干燥,而皮肤弹性尚可。
    (3)酸中毒:儿童患腹泻,尤其婴幼儿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引起酸中毒的原因主要因腹泻时大量碱性物质从粪便丢失;饮食不足,自体代谢引起酮血症;水分的排出使血液变稠、血流缓慢,使组织缺氧,乳酸堆积;肾脏血流不足,排酸保碱功能下降。患儿神萎嗜睡,口唇樱红,呼吸深快。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测:血pH<7.35,CO2结合力低下,尿呈酸性。
    (4)低血钾:失水时因腹泻使碱性物质丢失,钾盐丧失较多,且进入量不足,缺钾甚为常见。临床呈现精神萎靡、腹胀、四肢软弱无力、腱反射消失、心音低钝。实验室测血清钾<3.5mmol/L,心电图可见U波、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U波的出现为低钾的典型表现。特别需注意补液纠正失水时因输入不含钾的溶液,随着血液浓缩被纠正而血清钾被稀释,同时尿量增多尿钾排出增多,酸中毒纠正后,钾又从细胞外液转入细胞内,血钾浓度就会明显下降,出现低钾症状。
    (5)低血钙:婴幼儿腹泻尤其原有佝偻病的患儿,在失水、酸中毒时,血中游离钙相对较多,一般不出现低钙症状,当酸中毒纠正后,游离钙转入结合钙时便可发生低血钙症状,呈现面部肌肉抽动,甚至全身或四肢抽搐。
  • +并发症
    并发症:
    急性病例常出现脱水、酸中毒、休克和周围循环衰竭。常与其他感染并存,或迁延不愈导致营养障碍及其他各种感染。
    由于腹泻,营养物质吸收差,摄入营养物质亦减少,可引起各种营养物质缺乏。慢性腹泻尤为严重,常见有营养不良症、营养性贫血以及各种维生素缺乏症。长期腹泻后全身抵抗力低下,可继发各种感染,常见的有中耳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常发生尿布皮炎、鹅口疮、吸收不良等。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 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 对确定腹泻原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 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 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 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斑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继发性双糖酶缺乏远较原发性多见,原发性者以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最常见。
    7.粪便电镜检查 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 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 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11.其他 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者,必要时作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呼气氢试验(一种定量非侵入性测定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方法,有条件可以应用),也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低钾血症者应做心电图检查;病程迁延者,营养障碍者及感染中毒症状重者,应做X线、B超检查。低钾血症者心电图检查显示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和出现U波。
  • +诊断
    诊断:
    根据腹泻病程、大便性状、常规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和流行情况,估计是哪种病原体致腹泻的可能,送检相应病原体的有关检测。
    1.腹泻依据 凡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脓便或脓血便;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者。
    2.病情分类 ①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②普通型(中型):有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③重型:重度脱水或明显中毒症状(如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四肢发冷、高热或体温不升、血液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
    3.病程分类 急性腹泻,指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指病程在2周~2个月;慢性腹泻,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
    在病原体未明确之前,统称为腹泻,当病原明确后应按病原学进行诊断,如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慢性阿米巴痢疾轻型、急性霍乱重型,此外又如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O157:H7出血性肠炎、轮状病毒肠炎、诺沃克病毒肠炎等。
    根据腹泻病程、大便性状、常规镜检所见,结合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和流行情况估计哪种病原体致腹泻病的可能。如急性水样腹泻,尤其是2岁以内婴幼儿发生在秋冬季节,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大;婴幼儿发生在春末夏初以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炎可能性大;年长儿水样便或米汤样便,腹泻不止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要考虑霍乱。粪便为黏脓或脓血样,伴有发热要考虑细菌性痢疾;如血多脓少、呈果酱样,无热或低热,多为阿米巴痢疾。此外,侵袭性细菌感染,如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沙门菌肠炎等。按疑似病原体的可能立即送相应的细菌培养、病毒分离或病原体的特异性检测,以便及早确诊。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注意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生理性腹泻(physiological diarrhea) 小儿外观虚胖,出生后不久大便次数即较多,稀薄,呈金黄色,但不伴呕吐,体重增加正常。至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转为正常。
    2.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感染及变态反应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本病具有腹泻、腹胀、便血、高热及呕吐五大症状。大便初为水样便,继而转暗红色、果酱样或血便,腹胀多较严重,可早期出现休克,甚至昏迷,惊厥。
  • +治疗
    治疗:
    原则上尚无脱水表现者预防脱水,已有脱水症状或体征者及时纠正脱水,给予患儿足够适宜饮食以防吸收减少、营养不良,并对症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1.液体疗法
    (1)口服补液:对失水不严重,呕吐不太重,能口服的患儿用口服补液(ORS)。
    其配方为NaCl 3.5g、KCl 1.5g、NaHCO32.5g或枸橼酸钠2.9g、葡萄糖20g,加温开水1000ml。也可自制米汤加盐溶液:米汤500ml、细盐1.75g(或炒米粉25g、细盐1.75g加水500ml煮2~3min)。自制糖盐水:白开水500ml、蔗糖10g、细盐1.75g。预防脱水用量20~40ml/kg,4h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ORS溶液新生儿慎用。已有失水补给累积损失量,轻度失水按50ml/kg、中度失水按80~100ml/kg、重度失水按100~120ml/kg计算补液量,并按具体情况酌情增减,所需液量要求在4~6h内服完。中度以上失水,尤其是重度失水,应予以静脉补液,只有在无静脉补液条件时,才给予口服补液。继续损失量,原则上按损失量多少补充。口服补液是纠正累积损失和继续损失,一旦脱水纠正,尤其腹泻已停止,即可停服,靠饮食维持。
    (2)静脉补液:
    ①第1d补液方案:
    A.第1d补液定量:对病情重、呕吐频繁、不能进食,有明显失水、酸中毒等表现者,第1d补液总量,轻度失水按90~120ml/kg,中度失水按120~150ml/kg,重度失水按150~200ml/kg。
    B.第1d补液定性:液体的成分按失水的性质而定,等惨性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失水用1/3张含钠液。
    C.第1d补液定时:补液速度按先快后慢原则,轻、中度失水,第1d把总液量的1/2在开始的8h内滴完,余量在以后的16h内输入;重度失水或有休克表现,需尽快补充血容量,可用右旋糖酐40、血浆或生理盐水,按10~20ml/kg,一次静脉推入或于0.5~1h内快速滴入,接着将余下的补液总量按上述先快后慢的原则输入。
    D.纠正酸中毒:轻度酸中毒者常随失水纠正而能纠正,不需另加碱性溶液。重度酸中毒或经补液后仍有酸中毒症状者需纠正。在无实验室检测条件时,可按5%碳酸氢钠每次3~5ml/kg或11.2%乳酸钠每次2~3ml/kg计算给予,该量可提高血CO2结合力4.5mmol/L(10%),必要时可于2~4h后重复应用。如测知血CO2结合力,可按公式计算用量:需补5%碳酸氢钠的毫升数=(40-X)×0.5×体重(kg),需补11.2%乳酸钠的毫升数=(40-X)×0.3×体重(kg)。X指测定血CO2结合力的实际数,单位用vol/dl表示时则1vol/dl相当于0.445mmol/L。根据剩余碱(BE)的测定结果计算,需补任何碱性溶液的mmol数=BE×0.3×体重(kg)。1mmol相当于5%碳酸氢钠1.7m1或11.2%乳酸钠1ml。
    E.纠正低血钾:低血钾的纠正一般按10% KCl 1~3ml/kg计算,浓度常用0.3%,补钾的原则是见尿补钾,如无尿补钾则钾潴留体内,可引起高血钾,但症状上低血钾已明显存在,应及时补钾,不宜再强调见尿补钾,可测电解质及心电图监护。
    F.其他电解质补充:在补液过程中出现手足抽搐,常见于营养不良、佝偻病的患儿,可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用等量葡萄糖溶液稀释。当使用钙剂后抽搐不见缓解反见加重,需考虑低血镁的可能,测定血镁可证实,再给予25%硫酸镁,每次0.2~0.4ml/kg,每日2次,深部肌内注射,症状消失后停用。
    ②第2d补液方案:第2d如仍需继续补液,以平均速度输入。
    2.饮食调整
    一般患儿原则上不需禁食,只在呕吐频繁不能进食时可短暂禁食。呕吐好转后逐渐恢复到原来饮食。腹泻伴有消化不良则调整饮食,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婴幼儿饮食可在烹调前将食物研磨、捣碎或切细使之易于消化,如粥、面条、烂饭加蔬菜、鱼或肉末、蛋等或给予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母乳喂养儿继续给予母乳喂养,但可适当减少每次喂乳时间;非母乳喂养儿按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继续喂养,年长儿进食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食物,适当增加餐次,直至腹泻停止后再恢复正常餐次。
    3.对症处理
    高热时需及时降温,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呕吐频繁给肌注异丙嗪或苯巴比妥,口服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地西泮等;腹部痉挛性腹痛可口服阿托品、丙胺太林(普鲁本辛)、山莨菪碱(654-2)等;伴有食物消化不良可给服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此外胃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思密达)具吸附作用,有利于腹泻康复;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可用微生物制剂如双歧三联治活菌(培菲康)、乐托尔、妈咪爱、回春生等。
    4.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按病原体的不同选用适当抗感染药物,切忌盲目滥用。病毒性腹泻病尚无特效药物,以调整饮食、预防及纠正脱水的液体疗法和对症治疗为主,不必使用抗生素。细菌性腹泻病,即使是霍乱、O157:H7所致出血性肠炎仍以纠正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的液体疗法为主,并对症治疗、饮食支持,按细菌培养的敏感度而适当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常见的致泻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按药敏不同选用氨苄类青霉素、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或其他抗杆菌、球菌类抗生素。真菌性肠炎要停用一切常用抗生素,给予菌群调整和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酮康唑或氟康唑等。腹泻由寄生虫所致者,按确诊的寄生虫如阿米巴、隐孢子虫、鞭毛虫等不同,选用甲硝唑、吡喹酮等抗寄生虫病药物。
    5.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的治疗
    积极采用液体疗法,预防和纠正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尽可能检测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选择有针对性的抗感染疗法。联合微生态调节制剂和肠黏膜保护剂的应用,达到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护肠细胞正常吸收和分泌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和重建生物屏障保护功能的作用。坚持营养治疗,此类病人多有营养障碍,因此继续喂养(进食)是必要的治疗措施,少数严重病例口服营养物质不能耐受,可采用静脉营养,加强支持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对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有较好效果。
  • +预后

相关检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