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百病防治

中山一院成功实施全球首例“不中断血流”人体肝移植手术

  来源: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兰世亭 通讯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马晋平 教授

近日,中国广州的一项前沿技术轰动肝脏外科学领域,载入世界肝移植史册。中山大学何晓顺教授723日带领其团队,应用自主研发的“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无缺血人体肝移植。810日,患者顺利康复出院。著名器官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王学浩院士发来祝贺指出:这项创新成功破解了器官移植的世界性难题,有望颠覆器官移植技术,推动我国成为器官移植这项医学尖端技术的领跑者。

器官离不开血液循环

在过去,器官衰竭了等于给患者判了死刑,给患者更换心脏、肝脏的美好愿望,直到上个世纪才被实现。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成就之一,器官移植难就难在如何保证器官功能的前提下,将器官换上。在过去移植器官不得不先切断血流再获取器官,就像先关闭水管总闸才方便更换水龙头的道理一样。

但切断血流对器官的损伤非常大,因为人体器官对于血液循环的依赖非常大,血液循环来给器官供应氧气、带走代谢废物,以肝脏为例,肝脏每分钟血流达到1500毫升,大约占心排出量的1/4。器官一旦没有了血液循环,立刻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损伤,导致移植后的器官功能受损或者不能立刻“苏醒”开始工作。

传统移植离不开冷保存

如何在没有血流的情况下保护器官功能?为此科学家想过不少办法,其中“快速降温、持续冷保存”的技术得到广泛认可,作为经典器官移植技术写在医学教科书中。这里先说一个概念:器官损伤也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一种,如果可以将细胞的生命活动或者新陈代谢暂停,那么器官损伤也会相应的暂停。科学家发现器官在0~4℃的环境中,各种生命活动被几乎暂停,在一定时间内冷保存的器官,可以复苏后重新工作。基于这个原理,移植学家已经研发出了一套相对稳定的器官冷保存方法:将器官用冰冷的灌注液和无菌冰快速降温,从取下来直到植入体内之前,都一直保存在0~4℃的保存液中,以保证器官在运输或保存过程中尽可能少的出现损伤。其原理就像用冰块保存海鲜——通过降低温度来保存器官的“活力”。

但冷保存仍不完美

尽管冷保存技术已在全世界常规应用,但器官毕竟是脱离了体内,不可避免地都经受了缺血、冷保存、再灌注等损伤。因此,即便是原来再健康的新器官,也会可能在移植后出现各种恢复不顺利。就像冷冻的细胞要再复苏,就会存在复苏延迟的可能,甚至复苏失败的风险。以肝移植为例,世界一流医院也存在大约5%左右的失败率,这种失败对于患者来说是致命的。加上器官缺血后的损伤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在ICU住院时间长等各种问题。

世界首例无缺血肝移植

要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将器官挪到患者体内,一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降温保存是一种办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既然器官一旦缺血就会遭受损伤,那么能不能“带着血供”进行移植呢?

中山大学何晓顺教授提出大胆假设,经过近百例的大动物试验小心求证,证实了器官可以带着血液进行移植!何晓顺教授团队创新应用了自主研发的“多器官功能自主修复系统”。摘取器官前,医生先将肝脏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自主修复系统”,在断掉原有血液供应的同时,由这个系统代替人体的供血机制;在供肝植入受体时,将受体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自主修复系”,在由受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接管”肝脏的同时,将机器撤离。在这个过程中,肝脏里的血流从未停止过。

简单地说,就是用这套系统机器模拟人体给离体的器官提供血液循环,保证器官从取到植入体内始终是有血供的。这就好比移栽树木时,我们为了不伤害根系,用土壤包着一起移植保证树木的活力。只是,人体器官保持活力,如何做到精准控制断离血管、接入机器的同步性,其棘手程度、复杂程度是移植树木等无可比拟的。

无缺血器官移植的优势

器官移植技术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自从冷保存技术发明以来,这项技术一直没有很大的变革。传统器官移植,必须经过缺血、冷保存、再灌注的过程,由此造成的器官功能损害是无论谁做手术都无法回避的。而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明,有望结束器官移植的冷保存时代。这样重大的世界性贡献,不得不让人对我国学者点一个大大的赞。

器官在移植的过程中始终有血液循环,无缺血损伤,也就意味着器官能以最“鲜活”的状态换给需要救治的患者。患者术后也能够快速恢复,使得手术更安全平稳。更有意义的是,捐献的器官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小问题,体外灌注能对捐献的器官起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作用,提高了器官捐献成功率。肝移植是器官移植中难度最大的一种,无缺血肝移植的成功实施,是一项标志性的成就,这种方法还可以推广到其它器官的移植,造福更多患者。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