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核心信息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社会共同努力 消除结核危害

  来源:网上健康教育馆

要预防结核病的传播,首要的任务是控制传染源,即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其次是保护易感人群,为所有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密切接触者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给结核菌感染者中的高危人群服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减少传播的可能,如不随地吐痰、注意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人体除毛发和牙齿外,其他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发病,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肺结核病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结核菌侵犯什么脏器叫什么脏器的结核,如侵犯脑膜叫脑膜结核,侵犯骨骼叫骨结核,侵犯肾叫肾结核等。

结核菌是如何传播的?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如果不进行治疗,每名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将平均每年传染10~15人。当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咳嗽传染”,是肺结核传播的主要方式。随地吐痰形成的“尘埃传染”,是次要的传播方式。

如何知道肺结核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

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液作痰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叫“涂阳患者”,最具有传染性,或称为“传染源”。痰培养和痰分子生物学检查都是发现结核病病原学检查的方法。所以检查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一定要督促患者送三次痰标本,且痰的性状是干酪样或黏液样,结核菌的检出率最高。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所以对肺结核患者应当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哪些人容易感染结核菌?感染后哪些人容易发病?

与尚未被发现和治疗不彻底的排菌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同事、同学及与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等最容易感染结核菌。此外,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和在集体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人群中,一旦有人发生结核病,其他人可以受到结核菌的感染。感染结核菌后,幼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老人,有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的人,胃切除术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病率较高。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者也容易发病。

接触过结核患者就一定会得结核病吗?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是否发生结核病,主要受感染结核菌数量和毒力的大小以及身体抵抗力高低的影响,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又低则容易发生结核病。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通常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结核病。但当少数感染结核菌的人出现抵抗力降低时,可在一生中任何时候发生结核病。

结核病患者与结核菌感染者有何区别?

结核菌感染者中,90%终生不会发病,仅有10%的感染者会发病。当人体出现结核病临床症状、胸部X线照片发现肺部有活动性结核病变,痰细菌学检查发现结核杆菌或其他其病理学检查已发现结核病灶时则被诊断为结核病患者。结核菌感染者是指体内已感染了结核菌,经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但未出现结核病症状,经胸部X线照片未发现肺部有活动性结核病变,痰细菌学检查未发现结核杆菌等。

肺结核治好后还会传染给别人吗?

肺结核一经治疗传染性急剧下降,通常对药物敏感的传染性肺结核,接受治疗2周后,特别2个月内痰内结核菌迅速减少,细菌的活力也受到抑制或完全消失,对周围人群已多无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案和疗程治好后,肺内病灶消失或形成硬结、钙化,痰中也查不到结核杆菌,因此已不具有传染性。

结核病密切接触者如何检查处理?

对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感染筛查,对单纯PPD试验强阳性,胸片正常、排除活动性结核病,征求其本人和家属知情同意后予以抗结核预防性服药,并安排专人负责预防服药的督导管理和服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处理,对未进行预防性服药的其它密切接触者,进行2年的随访医学观察。对PPD试验强阳性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结核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和管理。

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重点宣传内容

(1)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当怀疑得了结核病;

(3)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应及时到属地定点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4)学生一旦诊断为肺结核,应当主动向学校校医和班主任报告,不要隐瞒病情,不要带病上课;

(5)肺结核的治疗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6)咳嗽、打喷嚏掩口鼻,不要面对他人;

(7)不随地吐痰;

(8)养成开窗通风习惯;

(9)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