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人群保健

春日播种,为心灵播撒下“快乐种子”吧!

  来源:《广州卫生健康》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心理门诊 郭嘉  主治医师  通讯员:林栩琪 刘文琴 黄睿

经历了寒冬的凋蔽,大家对春天的万物复苏充满遐想与憧憬。然而,在享受勃勃生机的春景时,也要警惕“心理感冒”悄然而至。据统计,每年春季,也就是3月到5月,是各类心理疾病的高发期。民间俗语“黄花黄,人发狂”便是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现象。明明一切都在变好,天气转晴,花香四溢,微风拂面。但为何内心却感觉如此糟糕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心理门诊郭嘉主治医生提醒大家,关注春季的心理健康,学会给情绪“松松绑”。

春季为何成为心理与精神问题的“敏感期”

春季气温回暖,人体代谢进入旺盛期,人体的内环境和内分泌会发生变化,容易出现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情感、认知、行为和意志等方面的异常。

春季气候乍暖还寒、变化无常,容易使人烦躁不安。尤其在南方,雨雾蒙蒙、阴雨连绵、日照缺乏的“回南天”更容易让人感觉心情郁闷、困乏无力、周身不适。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后,人们都习惯怀揣着美好的愿望给自己定下年度目标,也使得春季成为一年中压力值较高的季节。有些人会急于改变现状,又因现实与目标的巨大落差而产生各种心理不适。

春节长假结束,需逐步回归日常工作和生活节奏,往往会出现身心不适应的情况。此外,春节前后与家人的聚首离别,以及家庭矛盾的集中爆发,都可能成为引发心理疾病的社会心理应激因素。

需引起注意的症状

睡眠问题。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浅、多梦,睡眠质量不高,醒后仍有困倦感等;睡眠问题往往是心理疾病发作的先兆表现。

情绪问题。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提不起精神;过分自责、自卑,有内疚感和无望感;烦躁不安、心神不宁、紧张担心,爱发脾气,一点小事就动怒。

原因不明的躯体不适。心慌、胸闷、头晕、头痛、食欲不振、胃肠道不适、身体疼痛等,并经专科医生排除器质性病变。

学会给情绪“松松绑”

及时觉察,不漠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理症状是经历一段时间心理冲突的累积后才凸显出来的,所以及时觉察自己的身心状态,主动关注自我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接纳情绪,不压抑。在社会生活中,大众往往不太习惯流露出不良情绪,会想逃避、想压抑,想尽快赶走坏情绪,担心被贴上“不坚强”、“矫情”等标签。但这样也会让自己在情绪的泥沼里越陷越深。其实坏情绪和好情绪就如“月有阴晴圆缺”,都是日常生活碰撞的产物。正视它、接纳它、让情绪自然流动,坏情绪也可能会像“云卷云舒”一样被疏散。

转移注意,不沉迷。一旦发现自己最近情绪负荷较大,应及时叫停,及时给自己减负,不盲目坚持,不在混乱的状态里沉浮。给自己安排一场短途旅行,一次挥汗如雨的运动,一场轻松欢乐的电影,都可以起到松散压力、调节身心的作用。

寻找源头,不被动。负面情绪往往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摩擦、压力、冲突,积极寻找情绪来源,梳理出职场发展、人际关系、家庭沟通、亲子关系等方面的症结或心结,找出合适的应对策略,往往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困境。

加强联结,不孤立。有情绪困扰时,别忘了求助“场外观众”。找一个信任的人,或长辈或师长或朋友,一个电话,一次下午茶,或者一场聚会,在倾诉和倾听中,你的困扰可能就被梳理,心结可能被打开,烦恼可能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求助医疗,不忌讳。如果已经做了很多自我调适还不能很好地帮助自己,别忘了还有专业人士。不讳疾忌医,主动寻求医疗帮助。“心理感冒”和“身体感冒”都是常见病,积极配合专业医生都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

被焦躁不安的情绪包围该怎么办

1、想象安全岛。无论是现实存在的,还是想象的,每个人都会有非常喜欢的、能给自己带来宁静舒适感受的地方。这便是安全岛。每个人的安全岛因个体经历、喜好、气质的不同而不同。安全岛可以是海边、沙滩、丛林、草原,也可以是自己的家,亦或是妈妈的怀抱等。先闭上眼睛,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躺着,进入放松状态。以海边为例,想象海风是什么样的,天气是什么样的,沙滩是什么质地,双脚踩在沙滩上是什么感觉,和什么人一起,有什么样的互动,越具体越好,越多细节越好,感受层面就越丰富生动。

想象安全岛是临床实践中非常有效果的一种放松方式。

2、正念身体扫描。找到一个安全、安静的地方,或坐,或躺,让自己的身体舒适、放松。感受身体作为一个整体,与椅子或床之间的接触,闭上眼睛。把注意力和鲜活的觉知依次带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纯然地去体验、包容觉知到的感觉,在觉知的轻抚中尽情放松。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出现注意力分散,不要责怪自己,顺应感觉,把注意力拉回即可,这是一个与自己身体和心理建立联系的绝妙方法。

坚持训练,将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减轻慢性疼痛,舒缓压力和焦虑情绪。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