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艾”结缘

met in aids, stick for love

与“艾”同行——徐慧芳
  来源:网上健康教育馆

      从刚跨出校门的小徐到许多艾滋病患者心目中的“徐大姐”,徐慧芳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的工作岗位一干就是27年。27年间,有许多当初与她一起怀抱理想、并肩战斗、抗击艾滋的同事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开了,而她选择了坚守。怀着一颗爱心,照亮艾滋病患者的心灵,带着对工作的热爱,躬行于艾滋病防治的道路上,与“艾”同行,徐慧芳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公共卫生医生、一名艾滋病防治者的责任和使命,她也因此获得了2011年广东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荣誉称号。2012年当选广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主动请缨调查首例艾滋病患者
 
      1987年,广州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由于当时对艾滋病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社会上存在着严重的误解和歧视,很多人视艾滋病为“世纪瘟疫”,即使是一些公共卫生医生也有所畏忌。刚刚跨出学校大门的徐慧芳,却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主动请缨,参与首例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那时被告知得了艾滋病无异于被宣判了死刑,因为别说是国内,国外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而且人们常常认为艾滋病是单纯因为性交引起的,因此艾滋病患者在承受身体病痛折磨的同时,还承受着来自同事、邻居、朋友的白眼,甚至家人的抛弃。治疗看不到希望,精神上被严重歧视,绝大多数的艾滋病患者选择了隐瞒病情,有意识地“失踪”,这意味着患者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也意味着患者可能在知情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情况,让徐慧芳深深意识到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医生的责任。
 
  创造接触艾滋病感染者最多的记录
 
      正是从那时起,徐慧芳内心深处萌生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真切热爱。在艾滋病流行的早期,广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数量还不算很多,但艾滋病感染者的随访关怀工作,她必定参与。用她自己的话说:“2000年以前广州市的感染者我基本上都认识”。在医院、在城市或农村艾滋病感染者家里,在戒毒所、劳教所、监狱里,到处都留下了徐慧芳同志寻找、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身影,也不知不觉地为她创造了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多这个记录。她不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也亲手为患者抽血检查,亲手为死去的艾滋病病人尸体消毒,也曾请感染者一同吃饭。她和同事一起,设计、印制艾滋病防治知识资料,下班后,背着这些资料到城乡结合部的“小发廊”、“理发店”逐门发放,耐心地告诉“小姐们”艾滋病是一种怎样的病,传播途径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防治,一旦有症状应该怎么办。由于这种性质的发廊往往午夜12点才开门做“生意”,徐慧芳和同事们就只能晚上12点才开始工作,结束工作时往往已是第二天凌晨两三点了。
 
  帮助患者度过人生最黑暗时刻
 
      “她帮助我度过了我人生最黑暗的时刻。”艾滋病患者托马斯这样评价徐慧芳对他的帮助。2000年10月,托马斯被打电话告知患了艾滋病,“当时我万念俱灰,感觉死神已紧紧抓住了我。想与打电话来的医生见面谈病情,但被告知,电话谈就好,那时的感觉好无助。”
 
      一天,坐在车上时,托马斯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是徐慧芳打来的。“她说她是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想打电话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助我的。”说:“她当时的语气非常亲切,让我一下子就对她产生了信任。”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希望的微光,结束通话后,托马斯立即打车赶到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她请我坐下,给我倒了杯茶,和我像朋友一样聊天,告诉我应该怎样和家人相处。因为我当时已是晚期,身上有很多症状,她还让我张开嘴,查看我的口腔。临走的时候,她还告诉我,我现在应该尽量注意营养,保持免疫力,告诉我应该多用灵芝炖瘦肉以提高免疫力。”
 
      这次谈话改变了托马斯今后的人生,他听从徐慧芳的建议去了医院接受全面检查,后来又去北京做了抗病毒治疗。因为自己有过切肤之痛,更了解一个艾滋病患者最需要什么,在徐慧芳的鼓励下,托马斯于2001年开始设立“爱之关怀”的组织,专门帮助那些艾滋病感染者。“‘爱之关怀’成立后,她还来看我们,给我们送来了米和油。”
 
      现在“爱之关怀”的分支机构已经遍布广东、广西、云南、湖北等地,成为了全国类似组织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有员工上百多人,接受过他们帮助的患者有上万人。
 
      托马斯由衷地说:“我觉得做公共卫生一定要有爱心,徐慧芳就是那样的好医生,她对我的帮助我一生都难忘却,我迈向新生活的第一步是她帮助我走出的。”
 
  曾遭受感染者和健康人群的不理解
 
      27年的工作经历中,不乏有来自艾滋病患者的不理解、逃避、甚至攻击,甚至还有来自健康者的误解和非议。但不理解更让徐慧芳深知加大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必要,误解让她更执着于与“艾”同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弱势群体,大多数患者的心灵敏感而脆弱,往往很容易因恐惧和被歧视而拒绝医务人员提供预防干预和治疗服务。尤其是接触之初,他们常常是排斥地对待徐慧芳和她的同事。有谩骂的,骚扰的。为便于及时帮助患者,徐慧芳一向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为此,她甚至收到短信恐吓,要她小心家人安全。面对病人的不理解,徐慧芳用理解和耐心去化解,只要患者有需要,她就会随时出现。接触多了,患者从不理解、不接受,转变为理解和欢迎。时至今日,广州市的很多老患者仍记得她。
 
       一方面是艾滋病患者的不理解,另一方面徐慧芳也曾遭遇健康人群的误解。一些人由于缺乏艾滋病相关知识而恐“艾”情绪,在她接待完艾滋病患者后,有人会拿消毒水搽桌子、椅子;她借用仪器开展工作,归还的时候却被告知不用还了。这些徐慧芳更多的是一笑了之,她相信,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持续开展,终有一天,人们能像对待慢性病病人一样,正确看待艾滋病。
 
  当选人大代表不负重托
 
      2012年,徐慧芳当选广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在履职期间,她积极立足本职履行代表职责,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我市学生感染艾滋病人数明显上升这一问题后,立即组织开展学生艾滋病感染及其危险因素专题调查分析,及时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问题并提出对策,领衔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市青少年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建议”,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并主持制定了《广州市全国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控专项工作方案(2015-2018年)》,有效促进了我市校园各项艾滋病防控工作措施的落实。
 
  与“艾”同行终有回报
 
      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丰硕的回报。近年来,广州市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不断有新突破,一直走在全省先进行列。最新监测结果显示,广州市艾滋病综合防治效果日益显著,吸毒人群感染率维持稳定,MSM人群艾滋病快速增长势头也得到了遏制。
 
      徐慧芳的工作成绩也得到了充分肯定。2003年先后获广州市卫生局三等功、广东省妇联三八红旗手、广州市妇联三八红旗手;2008年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获广州市禁毒先进个人,2011年广东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2013年她主持开展的课题《广州市艾滋病病例综合管理体系构建及其应用》,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长为广州市艾滋病防治战线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徐慧芳付出了很多,但是她认为她得到的更多,她愿意就这样,带着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热爱,对艾滋病患者的爱心,与“艾”同行。
 
(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娟)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