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你预防夏季传染病

预防蚊虫叮咬导致黄热病
  来源:网上健康教育馆

  黄热病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引起,经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流行。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黄疸、出血等。黄热病的潜伏期为3-6天,绝大部分感染者仅表现为发热、头痛、轻微蛋白尿等。持续数日即可恢复。但另一部分患者有可能发生肝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凝血障碍和休克。

  本病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个人应做好如下预防措施:


  防蚊灭蚊   是本病的重要预防措施。通过清除潜在的蚊虫繁殖场所,以及在蚊虫早期孳生的水中喷洒杀虫剂,可降低城市中黄热病传播的风险。

  疫苗接种   前往黄热病流行区人员应在出发前至少10天接种黄热病疫苗,同时采取个人防蚊措施。


  居家防蚊要点


  家庭灭蚊可采用物理、化学方法综合治理,在采用清除积水、安装纱门纱窗、电蚊拍灭蚊的同时,可使用蚊香、杀虫气雾剂驱蚊灭蚊,对无法清除的积水用灭蚊蚴剂处理。


  ■  加装纱门纱窗


  房间可安装纱门、纱窗以阻止蚊虫长驱直入,在高发期可用滞留喷洒的杀虫剂涂抹纱窗,效果更好。休息时使用蚊帐减少人蚊接触。


  ■  清除孳生地


  居民家庭花瓶和水养植物至少每星期彻底换水一次,要彻底清理空调托盘、花盆底碟(托盘儿)积水,有盖子的盖上。每周检查卫生间和厨房的地漏或者更换具有防渗等功能的安全地漏,保持地漏处无积水,并时常喷洒杀虫剂,不给蚊子生存空间,垃圾桶应加盖。


  ■  正确使用各类卫生杀虫剂 


  可使用蚊香,按使用说明驱蚊灭蚊,将蚊香放在通风处上风向。还可使用杀虫气雾剂灭蚊,使用杀虫气雾剂时尽量不要朝衣物、床单、家具、皮肤上直接喷洒,喷洒之前要收藏好食品和餐具,喷洒完毕后最好关闭门窗半小时到1小时,然后再开窗通风。杀虫气雾剂喷洒过量对人体会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家中使用杀虫气雾剂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婴幼儿接触,如果不慎将药液喷到皮肤上,要及时清洗。


  ■  如何使用驱蚊剂?


  将驱蚊剂喷、涂抹在头部、四肢等裸露皮肤处,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要避免药物进入眼睛和嘴里。一般室外环境间隔2~4个小时涂抹一次驱蚊剂。一般具有我国农药登记证的商品驱蚊剂可以用于婴儿,但不要用于小于2个月婴儿。


  ■  蚊虫叮咬后如何处理?


  一般蚊虫叮咬的处理主要是止痒,可外涂清凉油、风油精等止痒、抗炎。如果发生局部肿胀、感染及发热、皮疹等症状,须及时去医院就诊。


  ■  感染蚊媒传染病后,如何避免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若被蚊虫叮咬并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避免蚊虫叮咬,以防家人和朋友感染;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如外出必须使用驱蚊剂,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住所要安装纱门和纱窗,避免蚊虫入内。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