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建设——广州在行动

一、推进环境整治行动,营造健康环境。

2015-09-01  来源:网上健康教育馆

1.开展空气污染综合防治行动    

印发并实施《广州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方案(2014-2016年)》,按照“减煤、控车、降尘、少油烟”的总体思路,以防控PM2.5等污染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优化能源和产业结构等10大防治行动、57项具体措施、8方面保障措施和3000多项具体任务的落实。目前,我市天河、越秀、荔湾、海珠建成“无燃煤区”,完成1016台燃煤、燃重油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2014年淘汰黄标车及老旧汽车8.7万辆;全市餐饮业油烟污染投诉同比下降30.6%;在广州塔建成全国最高空气质量自动梯度站。三年来,广州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逐步上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PM10等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逐步下降,2014年广州市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5个国家中心城市中PM2.5浓度最低。

2、大力推进河涌污染整治和排水设施改造,推进饮水安全工程

推进河涌污染整治工作。印发实施《广州市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和《广州市水更清建设方案》。截至2015年7月底,111个项目中,已完工19项、在建83项。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2014年底全市新增污水管网约60公里,全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471.18万吨/天,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2.09%。继续推进“水浸街”改造工程。至2015年7月,中心城区79项排水改造工程中,已完成69项,经过近年汛期检验,已实施的排水改造工程达到预期效果,内涝得以较大缓解。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完成全市水厂提质达标改造工程,我市51间水厂全部达到106项指标要求。对我市供水大于5万立方米/日的28个自来水厂的出厂水每半年一次公示106项指标,每月一次公示42项指标和管网水水质。实施农村自来水改造工程,惠及168.6万人。

3、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到2014年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基本达到“五个没有”要求,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全市共有6268自然村均已设有一个以上的生活垃圾收集点,每个村按每500人至少配置一名保洁人员要求,有专人负责清扫,基本实现“一村一点”、“一镇一站”建设工作。

4、实施城市垃圾综合处理工程,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我市加快推进大型多功能垃圾转运站规划建设,逐步规范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一是全面创新垃圾分类管理全流程设计,实现了垃圾分类管理流程再造;二是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基本形成社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为主、多种收集方式并存的垃圾分类模式,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分类收运网络不断完善;三是推动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初步建立起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四是不断加强垃圾分类法规制度建设,深化社会动员宣传,有序推进垃圾分类企业参与。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和广州特色的垃圾分类路子,成功创建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5、病媒生物防制行动

主要亮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极大提升了我市环境卫生面貌和除害防病工作水平。深入持久开展防控登革热和灭蚊行动。印发《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控登革热的通告》、《广州市防控登革热工作指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 7至10月组织每周1次的全市统一灭蚊行动。2013年经广东省爱卫会复查,我市灭鼠、灭蝇、灭蟑、灭蚊复查结果分别达到国家标准B、C、B、C级,为省内成绩最好城市。

6、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构筑生态屏障体系。2014年我市实施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项目129公里,重点推出6个岭南精品园,完成10个森林公园建设,建成5个湿地公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建绿道300公里,并对已建绿道进行改造提升。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