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小儿食物中毒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食入被细菌、细菌毒素、真菌、毒物污染或含有毒性的食物所引起的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重症常发生各种并发症造成患儿死亡。
  • -预防
    预防:
    1.加强卫生宣教,不吃腐烂变质食物。
    2.剩菜、剩饭应加热后再食,过期罐头一律扔掉,病死家畜深埋。
    3.生吃瓜果、蔬菜要洗烫,生熟食分开制作加工。
    4.饮食行业从业人员要定期培训、定期体检。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小儿中毒多数源于进食含有毒物的食物,引起全身损害和功能障碍。据广州市儿童医院统计,1997~2001年5年中中毒住院人数占住院病人的0.22%,可见小儿中毒在儿科病中占有一定比例。中毒年龄小至新生儿,并可在任何年龄的小儿中发生。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毒物直接作用 毒物可直接导致机体各种器官功能紊乱、中枢神经功能抑制、脑水肿、肾功能不全、溶血、多系统损害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循环衰竭、呼吸肌麻痹致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或者猝死。
    2.许多继发或间接因素参与组织器官的损伤 包括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自由基损伤、微循环障碍、继发感染、内环境失调等。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夏秋季多见,起病急,常常同时有数人或数十人发病,症状相似。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常有发热。不同细菌所引起的中毒临床各有特点:
    1.沙门菌中毒 多由食肉或内脏引起,尤其是病死的家畜。潜伏期6~24h,最长可2~3天,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全身乏力,可伴皮疹,大便有脓血。病程1~3周,可死亡。
    2.葡萄球菌中毒 剩饭菜、污染的肉、奶、蛋类食后引起。潜伏期短,一般3h,表现吐、泻,以吐为主,发热不明显。
    3.嗜盐菌中毒 由食海产品或用盐腌渍的食物引起,潜伏期8~12h,有腹痛、腹泻伴呕吐,中度发热,大便呈洗肉水样或脓血便。
    4.肉毒杆菌中毒 肉毒杆菌为厌氧菌,多因食过期罐头、腊肠或密闭贮存食物引起,潜伏期1天至数天,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有头痛、眩晕瞳孔散大、软弱无力、眼睑下垂、复视、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吞咽和呼吸困难,失音,可因呼吸麻痹死亡。
    5.大肠埃希杆菌 潜伏期短,一般4~12h,症状轻,以腹泻为主,大便腥臭味,很少发热。
    6.真菌 一般先有胃肠道症状,而后出现肝、肾损害或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烦躁、惊厥、昏迷,有些真菌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板减少等。
  • +并发症
    并发症:
    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肉毒杆菌中毒可引起失明,吞咽和呼吸困难,因呼吸麻痹死亡。真菌可引起肝、肾损害,惊厥,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吐物或大便培养可有细菌或真菌。肉毒杆菌中毒时,将可疑食物的浸出液注射给小白鼠或豚鼠,如含肉毒杆菌的外毒素则动物迅速瘫痪而死亡;将食物浸出液加热100℃ 30min后做同样实验,动物不死,以此证明。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提供直接的中毒证据较少。
    1.X线检查 部分中毒可通过X线照片辅助诊断或了解中毒后的并发症。
    2.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 心电图、脑电图等辅助检查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 +诊断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有进食不洁食物史,同时进食者先后或同时发病,症状相似。
    2.胃肠道症状为主 表现恶心、呕吐、腹泻或腹痛,有时伴发热。
    3.大便呈稀便 可有黏液、脓血,有腥臭味。
    4.严重吐泻 可出现脱水、酸中毒。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毒物种类,首先找到毒源,对可疑食品要明确成分,尽可能对可疑食品做毒物分析,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胃内容物、分泌排泄物的毒物分析,尽快明确鉴别诊断。
  • +治疗
    治疗:
    以对症治疗为主。食入大量毒物在6~8h以内者可催吐、洗胃。选用针对肠道菌的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吡哌酸、庆大霉素口服、呋喃唑酮(痢特灵)、小檗碱(黄连素)等。
    肉毒杆菌可给多价肉毒血清5万U,肌内注射,每6小时1次,连用2~3天。先作皮内试验。要早用,超过48h后效果甚差。婴儿不主张应用。
    纠正脱水、酸中毒,吸氧,降温,有条件时应监护,以防病情发展。
  • +预后
    中毒发生的年龄、种类、剂量、时间长短、救治是否及时和合理等因素影响病情进展与预后。多数轻、中度中毒小儿在得到及时和合理救治后完全恢复。重症中毒可致死。广州市儿童医院5年住院的中毒病死率为7.97%。并发循环衰竭、呼吸衰竭、中枢神经衰竭的患儿病死率高,存活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后遗症或其他脏器功能残障。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