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楔状缺损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楔状缺损(wedge-shaped defect)是发生于牙齿唇、颊面颈部牙体硬组织缓慢消耗所致的牙本质暴露的缺损,常呈楔形。
  • -预防
  • +流行病学
  • +病因
  • +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典型楔状缺损是由两个平面相交呈V字楔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楔状缺损的损害形态分为4型:①月形:缺损的
    壁、颈壁与轴壁相交成半圆形曲面,交角大于90°;②碟形:缺损的
    壁和颈壁中有一壁为半圆形曲面,另一壁为斜形平面,与轴壁相交角小于90°,发生率最高,约占楔状缺损的50%;③三角形:缺损的
    壁、颈壁均为斜形平面,与轴壁相交角小于90°;④不规则
    形:不能纳入以上3型者。以上各型缺损均表现边缘整齐,边缘的牙釉质和缺损的牙本质表面坚硬而光滑,色泽正常(图1)。
    2.根据缺损的深度将其分为浅、中、深3型。浅型指缺损深度在0.1~0.5mm者;中型指缺损深度在0.6mm以上者;深型指缺损近髓或已穿髓者。临床上可出现对冷、热、酸、甜敏感的牙本质暴露过敏症状,累及牙髓可出现牙髓炎性疼痛甚至根尖病,严重者可出现牙颈部折断。必须指出,深度与临床症状不一定成正比关系,关键是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状况,这与个体差异以及缺损速度和患者年龄有关。一般情况是病损速度越慢,年龄越大,症状越不明显。
    3.好发于
    ,尤其是
    4.随着年龄增加,楔状缺损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同时年龄愈大,楔状缺损愈严重。50~60岁是楔状缺损的好发年龄。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X线摄片检查。
  • +诊断
    诊断:
    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可做出诊断。
  • +鉴别诊断
  • +治疗
    治疗:
    1.首先应改正刷牙方法,避免横刷,并选用较软的牙刷和磨料较细的牙膏。
    2.组织缺损少,且无牙本质过敏症者,不需作特别处理。
    3.有牙本质过敏症者。应用脱敏疗法。
    4.缺损较大者可用充填法,用玻璃离子粘固剂或复合树脂充填,洞深或有敏感症状者,充填前应先垫底。
    5.有牙髓感染或根尖周病时,可作牙髓病治疗或根管治疗术。
    6.如缺损已导致牙横折,可根据病情和条件,行根管治疗术后,予以桩核冠修复。无保留价值者则拔除。
  • +预后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