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棘球蚴病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或称包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为棘球属(Echinococcus)虫种的幼虫感染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疾病。在我国,幼虫期能感染人的棘球绦虫主要有细粒棘球绦虫(Echincoccus granulosus,Eg)和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s,Em)两种,分别引起细粒棘球蚴病和泡状棘球蚴病,分别又称囊型棘球蚴病 (Cystic echinococcosis,CE)和泡型棘球蚴病 (Aleolar echinococcosis,AE)。
  • -预防
    预防:
    本病为人兽共患疾病,中间宿主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其预防不仅是生物学范畴内的一个复杂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
    (一) 加强流行区犬的处理和管制 犬为预防人体包虫感染的关键性一环。在包虫流行区野犬应一律灭绝,家犬严加限制,对必用的牧羊犬、猎犬或警犬等必须挂牌登记。定期驱绦虫应列为常规制度?
    (二)严格肉食卫生检疫 肉联厂或屠宰场要认真执行肉食的卫生检疫,病畜肝、肺等脏器感染包虫,必须妥善进行无活化处理,采用集中焚烧、挖坑深埋、药液消毒等法,切忌喂狗。
    (三) 强化健康教育和监测工作 教育方式可多样化,内容要简单通俗易懂、讲求实效。并要充分发动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本病呈全球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畜牧地区,中国人群包虫血清学阳性率约10%左右。全国有23个省(自治区)有病例报道,其中以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四川、陕西为多见。2016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包虫病共计发病人数4777例。
    (一) 传染源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狗。狼、狐、豺等虽也为终宿主,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在流行区的羊群中常有包虫病存在,而居民常以羊或其他家畜内脏喂狗,使狗有吞食棘球蚴的机会,感染常较严重,肠内寄生虫数可达数百至数千,其妊娠节片具有活动能力,可爬在皮毛上,并引起肛门发痒。当狗舔咬时把节片压碎,粪便中虫卵常污染全身皮毛,如与其密切接触,则甚易遭致感染。
    (二) 传播途径 直接感染主要由于与狗密切接触,其皮毛上虫卵污染手指后经口感染。若狗粪中虫卵污染蔬菜或水源,尤其人畜共饮同一水源,也可造成间接感染。在干旱多风地区,虫卵随风飘扬,也有经呼吸道感染的可能。
    (三) 易感性 人感染主要与环境卫生以及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患者以农民与牧民为多,兄弟民族远较汉族为多。因棘球蚴生长缓慢,一般在儿童期感染,至青壮年期才出现明显症状。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虫卵经口在胃及十二指肠消化,六钩蚴脱壳逸出,借小钩先吸附于肠黏膜,经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而到达门静脉系统。幼虫大多数被阻于肝脏,少数可通过肝静脉,经下腔静脉、右心而抵达肺部,极少数经肺入侵循环系统。故包虫寄生部位以肝脏占首位(75%~78%),肺次之(10%~15%),也可侵及肠系膜、网膜、脾、肌肉、乳腺、女性生殖系统、肾、膀胱、脑、胸腔、心、骨、眼眶、甲状腺等器官与组织,但较少见。
    六钩蚴脱壳逸出后,6~12小时到达肝脏,其周围有大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如不被单核细胞所破坏,则第4日即长成40μm的幼虫,第3周末幼虫直径为2mm,并转变为囊状体,即棘球蚴。感染后5个月其直径仅1cm。多数幼虫在5年左右死亡,但部分则继续生长形成巨大囊肿,容积从数百乃至数千毫升不等。囊肿分内外两囊,内囊为虫体本身,外囊为宿主组织形成的纤维包膜,两者间有轻度粘连,内有来自宿主的微血管供给营养。囊壁由角皮层和生发层(胚层)组成;前者具有弹性,状如粉皮,无细胞结构,由生发层分泌物组成,起保护生发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等作用。生发层具细胞核,实系寄生虫的本体,向囊腔芽生出成群的细胞,形成许多带小蒂的育囊(brood capsule)、子囊(脱落的育囊)和原头蚴(protoscolex)。游离于囊液中的育囊、原头蚴、子囊统称为棘球蚴砂(hydatid sand)。棘球蚴穿破而囊液溢出时,原头蚴可在邻近组织形成新囊肿。较大较老的包囊中,囊壁具相当厚度而与周围组织粘连,囊液亦具相当密度与张力,数百个子囊相互撞击或囊壁震动时可产生棘球蚴震颤。
    成人或动物中的包虫囊常见有子囊形成,但儿童中则90%以上的肝包虫囊不含子囊。肺包虫囊含子囊者不到10%。包虫囊在肝脏内逐渐增长时,肝内胆小管常受压,有时胆小管破入囊腔,使子囊染成黄色,并易招致继发细菌感染。肺包虫囊可破入支气管而咳出囊内容物,亦易合并细菌感染。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本病可在人体内数年至数十年不等。临床表现视其寄生部位、囊肿大小以及有无并发症而异。
    (一) 肝棘球蚴病 肝包虫囊极度肿大时右上腹出现肿块,患者有饱胀感,并可有压迫症状。囊肿大多位于右叶,且多位于表面,位于左叶者仅1/4。囊肿位于右叶中心部时肝脏呈弥漫性肿大,向上发展压迫胸腔可引起反应性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向下向前发展则向腹腔鼓出。大多数患者体检时发现肝脏极度肿大,局部有圆形表面平滑囊肿感。少数病例叩打囊肿后可触及震颤。
    通常由细粒棘球蚴所致称为囊型棘球蚴病,又称单房型包虫病;而由多房棘球蚴所致的称为泡型棘球蚴病,又称多房型包虫病,简称泡球蚴病(alveococcosis)。包虫增殖方式呈浸润性,酷似恶性肿瘤。肝泡球蚴尚可通过淋巴或血路转移。继发肺、脑泡型包虫病。故有恶性包虫病之称。肝质地变硬,表面不平。
    (二) 肺棘球蚴病 肺组织较为松弛,故包虫囊生长较快,常有干咳、咯血等症状。2/3患者病变位于右肺,且以下叶居多。在无并发症的病例胸部X线检查可见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多环形、边缘清晰而光滑的肿块(有继发感染时边缘模糊)。囊肿随呼吸而变形,罕见钙化,大小不一,最大者可占一侧肺野。囊肿穿破,囊液完全排出,在X线上呈空洞型;囊肿破入胸腔时可发生严重液气胸。约半数患者的囊肿破入支气管,囊液咳出而自愈。偶可因囊液大量溢出而引起窒息。
    (三)脑棘球蚴病 发病率低(1%~2%),多见于儿童,以顶叶为常见,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与颅内压增高症状。包囊多为单个,多数位于皮质下,病变广泛者,可累及侧脑室,并可压迫、侵蚀颅骨,出现颅骨隆凸。
    (四) 骨骼棘球蚴病 较为罕见,国外报道占全身包虫病的1%~2%,国内报道远低于国外,仅占0.2%左右。以骨盆和脊椎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四肢长骨、颅骨、肩胛骨、肋骨等。细粒棘球蚴侵入长骨后,感染通常从骨端开始,疏松海绵骨首先受侵。由于骨皮质坚硬、骨髓腔狭小呈管状,限制包虫的发展,故病程进展缓慢,晚期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骨髓炎或肢体功能障碍。
    此外,心包、肾、脾、肌肉、胰腺等包虫病均属少见,其症状似良性肿瘤。
    人感染本病后,常因少量抗原的吸收而致敏,如囊肿穿破或手术时囊液溢出可致皮疹、发热、气急、腹痛、腹泻、昏厥、谵妄、昏迷等过敏反应,重者可死于过敏性休克。
  • +并发症
    并发症:
    并发症常为患者就诊时的首发病症。主要并发症为:①囊肿穿破:肝包虫囊可因外伤或穿刺而破裂。破入腹腔时可误诊为急腹症,有剧烈腹痛伴休克,继而出现过敏症状,因此,肝穿刺在肝棘球蚴病患者应视为严格的禁忌证。包虫囊腔内压力甚高,穿刺后不仅发生囊液外漏、过敏性休克,且可使原头蚴种植于腹腔内而产生继发性包虫囊。囊肿破入肝内胆管,破碎囊皮引起胆管阻塞,导致胆绞痛与黄疸。②感染:1/5~1/4肝包虫囊有继发感染,感染多来自胆道。肺包虫囊并发感染者亦颇常见。感染可促使包虫死?,但亦明显加重病情。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一) 血常规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半数病例,一般不超过10%,偶可达70%。包虫囊肿破裂或手术后,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每有显著增高现象。
    (二) 皮内试验
    又称Casoni试验。以囊液抗原0.1ml注射于前臂内侧,15~20分钟后观察反应,阳性者局部出现红色丘疹,可有伪足(即刻反应),2~2.5小时后开始消退,12~24小时继以出现红肿和硬结(延迟反应)。当患者血液内有足量抗体时,延迟反应常不出现。在单纯性病例,即刻反应和延迟反应均呈阳性。在穿刺、手术或感染后即刻反应仍为阳性,但延迟反应常被抑制。皮内试验阳性率为80%~90%。囊虫病、结核病、肝癌等患者可出现假阳性。棘球蚴皮试操作简便,广泛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诊断的参考。
    (三) 血清试验
    血清免疫试验用以检测患者血清抗体,试验方法多种,但以间接血凝试验(IHA)和ELISA最为常用。阳性率90%左右,亦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反应,与囊虫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率可高达20%~30%。近年来为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的ABC-ELISA方法,利用亲和素和生物素的高亲和力,可使敏感性提高3~80倍;McAb-ELISA方法以单克隆抗体代替多克隆抗体,可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其他尚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蛋白印迹试验(WB)和沉淀反应试验等,可视具体情况选用。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CT和磁共振检查等,上述检查虽均为诊断棘球蚴病的重要手段,但在判断结果时,应相互结合并进行全面分析才有助于诊断。如胸部X线片有助于肺棘球蚴病的定位。肝棘球蚴病者在肝CT上显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囊肿内或囊壁可出现钙化,低密度影边缘部分显示大小不等的车轮状圆形囊肿影,提示囊内存在着多个子囊。B超检查有助于流行区人群棘球蚴病的普及、手术前棘球蚴囊肿的定位以及手术后的动态观察。
  • +诊断
    诊断:
    (一) 流行病学资料
    本病见于畜牧区,患者大多与狗、羊等有密切接触史。
    (二) 临床征象
    上述患者如有缓起的腹部无痛性肿块(坚韧、光滑、囊样)或咳嗽、咯血等症状应疑及本病,并进一步作X线片、超声检查、CT和磁共振等检查以助确立诊断。
    (三) 实验室检查
    皮内试验的灵敏性强而特异性差。血清学检查中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但各种免疫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除其本身特征外,更受到所有抗原、操作方法、阳性反应标准、皮内试验对血清反应的影响,以及患者棘球蚴囊肿所在位置、感染期限与手术后时间和个体免疫应答性等因素的影响。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肝脏非寄生虫性良性囊肿、肝脓肿、肠系膜囊肿、巨型肾积水、肺脓肿、肺结核球、脑瘤、骨肿瘤等鉴别,根据各种疾病自身的特点一般不难作出诊断。
  • +治疗
    治疗:
    (一) 囊型棘球蚴病的治疗
    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为根治本病的首选方法,应争取在压迫症状或并发症发生前施行。术时先用细针将囊液抽去(慎防囊液外溢),然后将内囊摘除。内囊与外囊仅有轻度粘连,极易剥离,常可完整取出。肺、脑、骨等部位的包虫病亦应行摘除手术。目前主张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推荐术前联合用药3个月,并且术后继续药物治疗至少1个月。
    在手术摘除棘球蚴内囊之前,向包虫囊内注入1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以助杀死原头蚴,由于本品对肺组织具有刺激性和偶有的中毒副作用,故尤其不适用于破裂性肺或肝棘球蚴囊肿。国外有人采用西曲溴胺(cetrimide)杀原头蚴,并认为是毒性低、效果好的理想杀原头蚴剂,用于人体包虫囊摘除术前,分2次注入囊内适量的0.1%西曲溴胺,每次历时5分钟。一组10年期间通过378例的手术时应用和手术后观察报告表明,无1例包虫复发,而未用西曲溴胺以前,术后包虫复发率为10%。
    微创治疗:包括PAIR术和腹腔镜手术。PAIR (Puncture,Aspiration,Injection,Re-aspiration)术即棘球蚴囊肿的穿刺、引流、局部杀棘球蚴药物的注射以及再穿刺。荟萃分析显示,联合阿苯达唑或甲苯达唑(甲苯咪唑)的PAIR术较常规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更为安全有效,具有住院时间短,发病率、病死率及复发率低的优点。腹腔镜手术: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由于棘球蚴病的治疗仍然存在着术中播散、术后复发等严重并发症以及复杂部位的病例选择等问题。因此,目前多与有效的抗棘球蚴药物联合应用。国内报道肝棘球蚴腹腔镜术前服用阿苯达唑3~6个月,待棘球蚴头节杀灭后再手术,有助于防止棘球蚴种植和复发。
    抗棘球蚴药物治疗: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近年来国内外重点研究的抗棘球蚴药物,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试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意见,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均列为抗棘球蚴的首选药物。阿苯达唑问世后,在治疗棘球蚴病方面有取代甲苯达唑的趋势,阿苯达唑吸收较好,其血清浓度比甲苯达唑高100倍。棘球蚴囊液中浓度比甲苯达唑高60倍。在治疗囊型棘球蚴病时,国际上推荐的剂量与疗程为每日8 ~15mg/kg连续4周,停药2周,可反复治疗3~4个疗程。目前我国研制出的阿苯达唑乳剂,在动物实验和患者治疗中均证实较阿苯达唑片剂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阿苯达唑乳剂10~12. 5mg/(kg·d)连续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1~4个疗程后随访2~4年的远期治愈率为74.1%,而阿苯达唑片剂仅为36%,且乳剂的不良反应轻微。
    (二) 泡型棘球蚴病的治疗
    首先应以根治性切除为主,辅以抗棘球蚴药物化疗,主要目的在于预防术后复发。而对于大部分无法根治切除的病例,有效的化疗则可抑制寄生虫的生长,从而使临床症状缓解及病灶缩小等,进而提高存活率。泡型棘球蚴病较为罕见,由于其近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临床可根治性切除率极低。因此,国外对于病灶仅局限于肝脏而无远隔脏器转移的病例多采用肝脏移植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对于药物治疗,国内有人建议采用长期较大剂量的阿苯达唑治疗泡型棘球蚴病,每日剂量为20mg/kg,疗程可从17~66个月(平均为36个月)不等。经长期的随访,发现CT扫描显示明显进步,大部分病例原病变区域全部钙化而获痊愈,有效率达91.7%。也可以考虑应用阿苯达唑乳剂。一般患者对长期治疗均能耐受,未见严重的毒副作用,但治疗过程中宜随访肝、肾功能与血常规。孕妇忌用。
  • +预后
    本病的预后取决于棘球蚴囊的部位、大小以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脑及其他重要器官的包虫病预后较差。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