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麻风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麻风很少引起死亡,但可致畸、致残和毁容。
  • -预防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一) 传染源 为未经治疗的麻风患者,其中多菌型患者的皮损和鼻口腔黏膜处含有大量的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1.直接传播 多菌型患者的鼻黏膜是麻风杆菌排出的主要途径,当带菌者咳嗽或喷嚏时,麻风杆菌随着飞沫或悬滴通过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体内,这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当多菌型患者的皮损破损时,亦可排出大量活菌,健康人与这类患者近距离频繁接触时,麻风杆菌经健康者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而感染。
    2. 间接传播 健康人由于接触传染性麻风患者的衣物、用品和工具而被感染的可能性很小。以吮血昆虫为媒介传播麻风的可能性也待研究。
    (三) 人群易感性 人感染麻风菌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临床型别,取决于被感染者的免疫状态。绝大多数成年人对麻风杆菌有自然获得性特异免疫力,能迅速有效杀死进入体内的麻风杆菌而终止感染。仅有少数人(特别是儿童)对麻风杆菌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被感染后容易发病。研究提示对麻风杆菌的易感性和临床型别与人类白细胞抗原连锁基因有关。
    (四) 流行情况 2012年全球新发现麻风病患者232 857例,发病率为4.00/10万,继续呈现从2005年以来的态势。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非洲、中东国家、中南美洲和西太区。我国2010年度共发现新麻风病例1324例,至2010年底麻风现症病例6032例。目前,我国麻风病发病率为0.450/10万,属低流行水平,地区分布不均衡,重点流行地区为云、川、贵等西南省份,流动人口中新发现病人数增多,现症病人数远高于发现病人数。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麻风杆菌侵入人体后发病与否及发病后临床表现类型均取决于人体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力。结核样型肉芽肿由辅助T细胞组成;所产生的细胞因子为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具有良好的细胞免疫功能;皮损局限,一般查不到麻风杆菌,无传染性,疗效快,预后较好。瘤型肉芽肿由抑制T细胞组成;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为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5和白细胞介素-10,下调细胞免疫功能并增强抑制功能和产生抗体;皮损中麻风杆菌多,传染性强,损害广泛,预后不良。介于两极之间的为界限类型,故麻风在临床有五型“光谱”的表现。结核样型和瘤型为二个稳定的极型,不会变型;中间的界线类型为不稳定型,可以从结核样型端向瘤型端演变(降级),或从瘤型端向结核样型端演变(升级)。
    一、病理
    麻风杆菌检测可采用抗酸染色、Fite-Faraco染色或Wade染色。麻风的组织学特点与临床类型相关,神经受累是麻风的特征。
    (一) 结核样型麻风 表皮破坏;无“无浸润带”;真皮内有典型的结核样肉芽肿,可见较多朗格汉斯巨细胞,周围可见很多淋巴细胞;神经破坏,中央有干酪样变或纤维蛋白样变性,周围同心性纤维化,束膜完整;抗酸杆菌罕见。
    (二) 界限类偏结核样型麻风 表皮基底层完整,有狭窄的“无浸润带”;真皮内有结核样肉芽肿,朗格汉斯巨细胞少而散在,淋巴细胞少;神经有上皮样细胞和组织浸润;抗酸杆菌较多。
    (三) 中间界限类型麻风 兼有二极型表现。表皮基底层完整,有明显的“无浸润带”;真皮内麻风肉芽肿未充分形成,未见朗格汉斯巨细胞,淋巴细胞少;可见组织细胞和不典型泡沫细胞;神经破坏,束膜呈“洋葱样”变化;抗酸杆菌多。
    (四) 瘤型偏界限类型麻风 表皮萎缩,有明显的“无浸润带”;真皮内多数肉芽肿主要由泡沫组织细胞构成,肉芽肿内有弥散的淋巴细胞;神经受累伴淋巴细胞浸润;抗酸杆菌多。
    (五) 瘤型麻风 表皮萎缩,有明显的“无浸润带”;真皮内麻风肉芽肿主要由杆菌和典型的泡沫细胞所构成;神经破坏迟而轻,束膜正常;抗酸杆菌特多,且围成团(麻风球)。
    (六) 未定类麻风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细胞浸润,无肉芽肿。查抗酸杆菌大多呈阴性,少数病例可查到少量菌。如真皮神经膜细胞增生或抗酸染色阳性,则有诊断意义。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发病无种族和年龄差别,好发10~15岁和30~60岁。男女发病率相同,然瘤型麻风男女之比为2:1。潜伏期平均为4~10年,长者可达20年以上。麻风杆菌主要侵犯皮肤及周围神经,也可侵犯黏膜及淋巴结,晚期瘤型麻风患者的眼、睾丸、卵巢、骨、肝、脾等组织器官常被累及。
    麻风的皮肤损害形态多样,有斑疹、丘疹、结节、斑块、浸润、水疱、溃疡及萎缩等。皮肤附件如毛发、眉毛、毳毛可脱落,汗腺和皮脂腺可被破坏。麻风皮损的特点:①浅感觉(温度觉、触觉、痛觉)障碍;②出汗障碍;③可找到麻风杆菌。
    神经受累是麻风特征性的和独特的表现。如仅有周围神经症状而无皮损,称纯神经炎型麻风。受累的周围神经可呈梭状、结节状或均匀性粗大,有痛感或压痛。神经受累导致:①浅感觉障碍:出现早晚依次为温觉、痛觉、触觉;②运动障碍:常见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面神经等受累,产生所支配肌肉的运动障碍;③营养障碍:调节血管舒缩的自主神经受累,造成血供不足,皮肤干燥萎缩,易产生水疱或溃疡,指(趾)甲增厚失去光泽易破裂,肌肉萎缩,手足骨质疏松或吸收形成畸形;④循环障碍:如手足发绀、温度降低、肿胀等。
    当第7对脑神经受累时,可出现角膜糜烂、暴露性角膜炎和溃疡形成。当虹膜睫状体受累时,可产生虹膜麻风瘤、虹膜炎,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黏膜也可受累,特别是鼻、口、喉部的黏膜,出现黏膜充血、结节。晚期患者可发生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呈现鞍鼻和上切齿脱落。
    内脏弥漫性受累,但主要限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以淋巴结、骨髓、肝、脾和睾丸受累最为严重。
    现将各型麻风的临床表现分述如下:
    (一) 结核样型麻风(tuberculoid leprosy,TT) 皮损单发或较少(通常≤5处)。好发于面、四肢和躯干。分布不对称,常为色素减退或暗红色斑,浸润性,边缘微隆且清晰,皮损处浅感觉消失。神经粗大和(或)疼痛。神经功能障碍出现早而明显,导致所支配的肌群出现特征性改变。一般毛发不脱落。皮肤涂片查菌常阴性。
    (二)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orderline tuberculoid leprosy,BT) 皮损与结核样型类似,然数较多,为浸润性斑块,边界清楚,不对称,大斑块周围有卫星状损害具特征性。浅感觉消失。周围神经损害较多发但不对称,神经干肿大、常麻痹,畸形出现早而明显。一般毛发不脱落。黏膜、淋巴结、眼及内脏受累较少且较轻。皮肤涂片查菌可阴性,也可阳性(+)。
    (三) 界线类麻风(borderline leprosy,BB) 皮损多形性且多色性,大小不一,数较多,广泛分布,不对称。环状边缘欠清斑块为特征性皮损。浅感觉减退。神经损害多发,不对称,神经中度粗大,质较软。毛发常不对称脱落。可发生黏膜、淋巴结及内脏等损害。皮肤涂片查菌阳性(++)。
    (四)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orderline lepromatous leprosy,BL) 皮损多形性,有斑疹、斑块、结节和弥漫性浸润斑块等,呈淡红或棕褐色,边缘不清,广泛对称。浅感觉减退。周围神经损害多发,神经干均匀粗大、质软,有触痛。眉毛头发不对称脱落,也可脱落。鼻黏膜充血、肿胀。常有淋巴结、睾丸等内脏累及。皮损查菌阳性(+++)。
    (五) 瘤型麻风(lepromatous leprosy,LL) 皮损为斑疹、丘疹、结节、浸润斑块,呈淡红色或浅色,数量多,边缘模糊不清,分布对称。面部大片皮肤增厚起皱褶,与结节共同呈现特征性狮容。无明显浅感觉障碍。中、晚期可出现广泛而对称的神经干粗大、均匀、质软,神经功能障碍,可导致严重的残疾和畸形。常见毛发脱落,黏膜损害出现早而明显,中晚期常有淋巴结、睾丸、眼球及多脏器损害。皮损查菌阳性(++++)。
    (六) 未定类麻风(interminate leprosy,IL) 为宿主产生最终免疫反应前的早期表现。依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可自然消退,或发展成其他类型的麻风。临床可见单个或数个斑疹,大多为色素减退斑,边缘清楚或不清楚,有不同程度的浅感觉障碍。周围神经不粗大。毛发不脱落。皮损内通常找不到抗酸杆菌。
    麻风反应:为麻风的特征和重要的临床表现。在麻风的慢性病程中,因免疫状态的改变而突然发生的病情活跃或加剧,表现为原有皮损急剧红肿、增大,迅速出现许多新皮损,并伴剧烈的神经疼痛、虹膜睫状体炎、淋巴结炎、睾丸炎和发热等。麻风反应可发生在治疗前、中和后,如未及时处理,可导致畸形和残疾。
    麻风反应分两型:Ⅰ型为迟发性变态反应。主要见于界限类麻风。表现为原有皮损突然炎症加重,斑块肿胀,呈紫色或暗红色,有触痛。并有新皮损出现。受累神经干粗大、疼痛和触痛,伴功能丧失。Ⅱ型系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导致系统性小血管炎。主要见于瘤型麻风。皮损为特征性的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红斑不发生在原有皮损部位,疼痛、鲜红、隆起。通常伴有全身症状,常见发热、肌痛、关节肿痛和厌食,尚有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淋巴结炎、急性睾丸和附睾炎、肾小球肾炎等。神经干肿大并压痛。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一) 组织病理学检查 取皮损或受损神经的组织活检,做抗酸染色检查抗酸杆菌。也有学者采用S-100蛋白染色标记皮肤神经,以辨认病变的皮肤小神经纤维。
    (二) 皮肤切刮涂片 取自皮损部位,采用抗酸染色查找抗酸杆菌。
    (三) 其他 检测麻风杆菌特异性抗原酚糖脂抗原-1抗体、检测γ-干扰素、检测皮损和神经中麻风杆菌。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采用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手段检查周围神经的形态学改变,均有助于诊断。
  • +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细菌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综合分析后作出诊断。确诊依据:①皮损区或麻木区有浅感觉障碍及闭汗;②神经粗大;③皮损或组织切片内查到麻风杆菌;④病理组织中见到特异性病变。若具备2项或2项以上者可成立诊断。如有局限性感觉障碍,伴周围神经粗大,无皮损,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可考虑纯神经炎型麻风。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麻风皮疹形态多种多样,易与其他皮肤病相混淆,但麻风皮损有不同程度的浅感觉障碍和不出汗,周围神经粗大,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可资鉴别。早期瘤型皮损虽无明显浅感觉障碍,但细菌学检查常为阳性。缺乏皮损的麻风病例则须与其他神经疾病鉴别。
  • +治疗
    治疗:
    (一) 联合化疗 自1981年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对麻风患者给予利福平、氨苯砜和氯法齐明等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药物联合治疗(MDT)以来,推荐了三种方案:
    1.少菌型单皮损麻风(一块皮损)的少菌型病变可采用单剂治疗(ROM方案)利福平600mg+氧氟沙星400mg+米诺环素100mg。
    2.少菌型麻风(2~5块皮损,包括结核型或不明确者)氨苯砜每日100mg(自服)+利福平600mg每月1次(监督服用),疗程6个月。
    3.多菌型麻风(5块以上皮损,包括瘤型或边缘型)[氨苯砜每日100mg+氯法齐明每日50mg(自服)]+[利福平600mg+氯法齐明300mg,每月一次(监督服用)],常规疗程2年。
    从1998年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对多菌型麻风患者联合化疗1年,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对多菌型麻风实施1年的治疗方案,复发率低于1%。
    (二) 麻风反应的处理 一般不停用抗麻风药物,可维持或减少药物剂量。
    1.沙利度胺(thalidomide) 又名反应停。对Ⅱ型麻风反应的临床效果较好。开始剂量为每日口服200~400mg,分3次服,1~3日可控制症状,以后逐渐减至每日50mg维持量。
    2.糖皮质激素 对两型麻风反应均有效,对Ⅰ型反应推荐及时予泼尼松0.5~1.0mg/(kg·d)。应用时开始剂量宜大,以后渐减量。如果神经炎症对泼尼松不敏感,应以夹板固定感染肢体。神经疼痛可周围注射氢化可的松1ml(25mg)或0.5ml加入0.5%普鲁卡因10~20ml内(切勿注入神经内),每周2~3次,对神经炎有较好的效果。
    3.氯法齐明 与糖皮质激素同时应用,反应控制后,逐渐减激素,剂量及用法同前述。
    4.普鲁卡因静脉或局部封闭 以0.1%~0.25%普鲁卡因,每次50~300mg,每日静滴1次。神经痛患者可在疼痛的神经干周围作局部封闭,必要时可加氢化可的松或透明质酸酶1500U,以提高疗效。
    5.雷公藤 对Ⅰ型和Ⅱ型麻风反应均有明显疗效,一般用其生药20~30g煎服,每日1剂,或制成糖浆(每毫升含生药1g),每次10ml,日服3次。
    6.外科神经减压术 如疼痛性神经炎经口服大剂量皮质激素后不能很快出现效果,应在神经损伤尚处可逆时(发病后2~3周内)采用神经减压术,以减少神经损伤,疗效较好。
  • +预后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