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首页
资讯厅
展览厅
演播厅
测评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男性乳腺癌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
预防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约占乳腺癌病例中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报道占乳腺癌中1.29%。发病年龄高峰在50~60岁,略大于女性乳腺癌。
+
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睾丸功能减退或发育不全、长期应用外源性雌激素以及肝功能失常等有关。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病理类型与女性病例相似,但男性乳腺无小叶腺泡发育,因而病例中无小叶癌。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男性乳腺癌的主要症状是乳房内肿块。常发生在乳晕下或乳晕周围,质硬,由于男性乳房较小,因而肿瘤容易早期侵犯皮肤及胸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亦较早。男性乳房肿块同时伴乳头排液或溢血者常为恶性的征象。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
其他辅助检查
+
诊断
+
鉴别诊断
+
治疗
治疗:
治疗应早期手术,术后生存率与女性乳腺癌相似,但有淋巴结转移者其术后5年生存率较差,约30%~40%。晚期病例采用双侧睾丸切除术及其他内分泌治疗常有一定的姑息作用。
+
预后
男性乳腺癌病人具有年龄较高、病程长、预后差的特点。但如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治疗预后与女性趋于相同。影响男性乳腺癌预后的因素,主要是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方法及就诊时有无淋巴结转移。多数报道认为,治疗后总的5年生存率比较,男性5年、10年生存率均略低于女性。因此欲改善男性乳腺癌的预后亦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