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颈部血管损伤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枪伤、刺伤、切伤、爆炸伤和车祸,均可能造成颈动脉或合并颈静脉损伤。常见的损伤类型为侧壁伤、撕裂伤或断裂,亦可发生动静脉瘘。症状有伤口出血或脑神经功能障碍,局部可扪及血肿。颈部动脉横断伤,且伴有严重神经障碍体征者,即使手术修复动脉裂口,终会因脑缺血时间过长而神经功能不得恢复。因此,只有对未引起严重脑神经功能障碍的颈动脉损伤病例,经做动脉修复术后才能取得效果。有些学者提出,术中阻断颈总动脉血流后,可测定颈内动脉压力,如果收缩压在6.67kPa(50mmHg)以下者,说明同侧脑半球血流不足,应该使用颈动脉内或外转流法进行动脉修复。颈外动脉、椎动脉或颈内静脉损伤可做结扎术。如果颈内动脉挫伤缺损,可做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交叉吻合术。
  • -预防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颈部血管损伤是颈部损伤的并发伤。多见并发于颈部穿入伤。Flint统计颈部血管损伤患者146例,97.8%为穿入伤;Ruel统计,86%为穿入伤;又Rubio等总结72例颈动脉损伤的患者,除2例外,其余均为穿入伤。
    据统计,颈部血管损伤以颈总、颈内、颈外、锁骨下动脉,以及颈外、颈内静脉受伤的机会较多。
    根据Ruel的统计受伤年龄7岁至68岁。其中以20~30岁较为常见。在Sheely颈部穿入伤的632例中,男性为537例,女性为95例。年龄从2~70岁,平均年龄为31岁。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低速度的弹片与高速度的弹片穿入伤相比较,前者的损伤程度比较小,而高速度的弹片则对组织破坏性很大。
    其次,对于各种不同原因的穿入伤,组织受伤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如刀伤一般呈直线的方向进入,如刀的长度和外形及进入的方向,行凶人和受伤者的位置,伤口的部位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弹片伤一般不呈直线,慢速枪弹和弹片穿入组织所经过的平面可因颈椎及下颌骨而发生偏斜。又血管的结构如颈动脉鞘可使枪弹发生折转。弹片所致大血管损伤并不常见,除非弹片接近颈部血管通过。当颈部偏转或后仰时,血管被拉紧,枪弹也可直接击中血管。
    颈部动脉损伤的病理变化与病因有直接关系,大部分动脉系直接损伤,如裂伤、穿入伤,但钝挫伤也可造成动脉壁内的损伤。由于解剖关系,动脉常和静脉、神经伴行,因此血管损伤常伴有神经损伤。同时动脉损伤比静脉损伤严重得多。血管损伤可分为3类:
    1.血管壁损伤 血管受到暴力打击,管壁尚未破裂时,从表面看似乎完整,但实际上内膜层或肌层可能已经受损伤。这种损害虽然没有立刻出血的危险,但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在远端动脉形成栓塞、继发性出血、假性动脉瘤和动脉痉挛。
    2.损伤性动脉痉挛 动脉受到钝力打击后,弹片在动脉壁擦过或存留,或动脉壁受到骨折片的刺激等,虽未使管壁破裂,但可使之痉挛。一般仅限于直接受伤部位,有时可波及动脉的全部及其分支,严重者可阻止血流通过。大多数痉挛在24h内自行消失。一般可用温湿敷或1%~2%普鲁卡因湿敷,不需特殊治疗。如痉挛持久不消失,则应设法解除。可考虑使用节段性加压扩张术,使痉挛血管逐段扩张。
    3.血管破裂 致伤物造成血管壁全部或部分裂断时,按血管破坏的程度和性质,可分为3种:
    (1)切线破裂伤:仅动脉壁一侧破裂,因动脉壁的裂口被周围弹力纤维和平滑肌收缩所牵拉,裂口不但不能缩小,反而增大。故出血多而不易自行停止。
    (2)穿入破裂伤:多为弹片穿过动脉壁,动脉壁入口和出口两处穿破伤,其出血的危险与切线破裂伤相同。
    (3)完全横断:动脉完全断裂时,开始出血剧烈而量大。但由于动脉的两端发生蜷缩和损伤性血管痉挛,同时伴有出血后血压下降,易致血栓形成而使管腔闭塞,因此较小的动脉断裂,也不一定立即发生严重出血致死。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由于穿入伤的类型及颈部损伤的部位各异,因此症状不尽相同,尤其是合并有其他器官的损伤时,更使症状复杂化。
    1.出血 有大量出血或颈部周围组织内有迅速形成的巨大血肿时,由于急性失血可致休克。但有时小的盲管伤或穿入伤合并有大血管断裂或穿孔时,可仅有小量,甚至完全没有外出血的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 根据Rubio 25年来对72例颈动脉急性损伤的分析,其中25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昏迷、轻偏瘫、失语、单瘫、全偏瘫、截瘫、面瘫等,但以昏迷、轻偏瘫、单瘫及轻偏瘫加失语者较为常见。
    3.合并其他器官损伤 血管损伤合并其他器官的损伤,也比较常见。其中有气管、食管、心脏、胸膜、肺、胸淋巴导管、臂丛及喉等损伤。如系锁骨下动脉损伤,可在锁骨下动脉的部位出现血肿及臂丛的损害,同时失去外周的脉搏。
    4.呼吸困难 由于颈部血管出血及血肿的扩大,气管或喉本身的损伤,可发生呼吸困难。
    5.血肿 颈动脉和椎动脉的损伤,同时伴有或不伴有颈静脉损伤时,其搏动性血肿症状多在伤后第2天出现,有些在伤后第l~5天或更迟出现。动静脉血肿一般比单纯动脉血肿症状出现为早,有时在伤后几小时可听到杂音,而搏动的产生则在第3~4天后出现。
    当血肿和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相连通时,不仅在血肿部位可以听到收缩期杂音,且杂音常沿颈总动脉和其分支向中枢和外围传播。
    动脉血肿的特点是有明显的搏动,伴患侧头痛和放射性耳痛;颈内动脉血肿则有患侧视盘水肿和充血,静脉扩张,以及视力减退现象;椎动脉损伤时,则无这些症状。又颈内动脉血肿可向咽腔突出,如误诊为扁桃体周脓肿而作切开,患者可立即死亡。进食不慎也可使其穿破引起大量出血。血肿若不及时处理,则可引起继发感染,也可招致出血和脑部并发症。
    一侧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血肿,由于循环障碍可发生偏盲,或有患侧眼底静脉曲张,动脉收缩及视力减退的表现。动静脉血肿的杂音比较明显,不仅沿血管,而且可在远离损伤的部位听到双杂音,患者自己也可听到颈部有持续性杂音。这是由于颅骨、锁骨、肋骨的传导所致。此外在局部还可以摸到持续性震颤。有时可以发生脉搏减弱和缓脉的现象,有的病例有前庭功能紊乱及严重头痛。
    6.全身症状 出血严重者有心悸、气短、口渴、耳鸣、头昏、不安、惊慌、皮色苍白、脉搏快、血压低等症状。
  • +并发症
    并发症:
    血管损伤有下列各并发症:
    1.出血不止 不能止住的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2.血肿 血肿形成后可逐渐扩大,压迫呼吸道致发生呼吸困难。
    3.血栓形成 血栓常发生于血管修复移植术后。栓子脱落可引起大脑血液循环障碍,造成死亡或短暂性中枢神经系统的缺陷,如失语、偏瘫、视力减退或永久性失明。
    4.动静脉瘘 因并列的动静脉同时受伤所引起,在其上可听到收缩期连续杂音。
    5.假性动脉瘤 因血管壁部分裂伤或内膜层撕裂伤所致,血从动脉的缺损处流向周围组织的空隙而形成血肿。含血的空隙可能扩大破裂,或血块机化成为结缔组织的壁,而成为具有收缩期搏动的肿块(图4)。
    6.真性动脉瘤 血管受伤后,其软弱部位的动脉壁向外膨大,也具有收缩期搏动。但与假性动脉瘤不同点是血管壁并未破裂,只是向外逐渐膨胀而扩大。血管造影可以鉴别,假性动脉瘤充填后,排空延迟;而真性动脉瘤充填及排空比较快(图5)。
  • +实验室检查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经急救处理,一般情况稳定后,可作X线检查。
    1.颈部及胸部正、侧位X线摄片 了解骨折和弹片、异物的存留与大血管的关系。上纵隔和咽后间隙阴影加宽及气管移位等对诊断亦有帮助。
    2.血管造影 特别是对颅底及颈下段深处的血管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因为这些深部血管的损伤不会有外出血及向外扩张的血肿。血管造影一定要在患者情况稳定,血压正常,没有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下进行。对于颈部他处没有损伤体征而有高度怀疑时,也可进行血管造影。对于血管损伤的并发症(如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也是可靠的诊断方法,并发症有脑栓塞、脑神经麻痹及失明等。
    对血管损伤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 +诊断
    诊断:
    1.病史 有颈部外伤史。
    2.临床表现
    (1)颈部穿入伤可以找到入口及出口。盲管伤只有入口,没有出口。钝挫伤时颈部无伤口。
    (2)有外出血、休克等症状。
    (3)如有假性动脉瘤可听到收缩性杂音。
    3.辅助检查诊断。
    4.以探查术确定诊断 在Flint的146例、206根大血管损伤中,有45例(32%)无诊断性体征,但因穿入伤的部位接近大血管,因此进行了探查术,结果确定了诊断。
  • +鉴别诊断
  • +治疗
    治疗:
    1. 非手术治疗 颈动脉小内膜损伤不影响血流,可以采用保守治疗。钝性颈动脉损伤引起动脉夹层、血栓形成,采用抗凝治疗。早期全身肝素化,随后3~6个月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注意其他组织器官出血倾向。颈动脉夹层经保守治疗后有约62%病例恢复正常,29%发展成假性动脉瘤,少数病例后期颈动脉严重狭窄。采用彩超、SCTA、MRA或动脉造影长期随访。后期形成的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采用手术或腔内治疗。
    2. 腔内治疗 颈动脉造影诊断动脉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安全性逐步提高。临床表现结合CTA或MRA怀疑颈动脉损伤时,行颈动脉造影,发现异常,同时行腔内治疗。腔内治疗策略尤其适用于Ⅰ 区和Ⅲ区颈动脉损伤。该区传统手术损伤大、近远端血管不容易控制。通过股动脉置入带膜支架治疗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通过股动脉行颈动脉或颈静脉栓塞术治疗颅底出血。腔内治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复杂颈部血管损伤患者有时是挽救生命的最恰当策略。
    3.手术治疗 颈部分成三区:①I区:自胸骨角到锁骨头上1cm;②Ⅱ区:自锁骨头上1cm到下颌角;③ Ⅲ区:自下颌角到颅底。Ⅰ区和Ⅲ区颈动脉损伤处理困难。Ⅰ区颈动脉损伤常需劈开胸骨,Ⅲ区损伤暴露困难,常需分离二腹肌后腹、下颌关节半脱位或下颌支切除。
    快速增大的血肿压迫气管需紧急插管,以免血肿压迫气管引起插管困难。颅底出血、或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例,可用Fogarty取栓导管或Foley导尿管的球囊压迫止血。采用球囊等措施压迫止血。可以挽救生命,但有脑缺血可能。
    (1) Ⅰ区及主动脉弓大血管损伤:Ⅰ区颈动脉损伤单纯颈部切口不易控制近端血流,需加做胸部切口。胸骨劈开的正中切口适于暴露主动脉弓、无名动脉、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和双侧颈总动脉。也可暴露上腔静脉和头臂干静脉,但不适用暴露左锁骨下动脉。胸骨正中切口向上延伸至颈部纵切口或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能良好暴露右锁骨下动脉和颈总动脉远端。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在主动脉弓后方,常规胸骨正中切口不能充分暴露,近端阻断可通过左前胸第3或第4肋间。也可以选锁骨上方切口,从锁骨中点至颈中线,切断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暴露前斜角肌。将颈内静脉向内侧牵开,暴露锁骨下动脉。
    (2) Ⅱ区颈动脉损伤:采用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上下尽量超过损伤部位。暴露颈动脉鞘,游离损伤颈动脉的近远端并阻断,阻断近远端颈动脉前尽量不要打开血肿。紧急情况下可压迫出血点并快速游离颈动脉近远端,以阻断血流。血管修复除直接修复、补片血管成形术、间置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术外,还可把颈外动脉近端与颈内动脉远端吻合,结扎颈外动脉远端和颈内动脉近端。术中测颈动脉残端压,如颈内动脉残端压力大于40kPa(30mmHg),说明颅内侧支循环较充分,阻断一侧颈内动脉血流不至于造成脑缺血。如颈内动脉残端压力小于30mmHg,阻断一侧颈内动脉血流时,可能造成脑缺血,术中应用转流。颈动脉体在颈动脉分叉处,操作应轻柔,必要时在颈动脉体内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左侧颈根部解剖时,应避免损伤胸导管。胸导管在左侧颈根部汇入颈静脉角。
    (3) 颈Ⅲ区动脉损伤:颈Ⅲ区颈内动脉接近颅底,远端颈动脉血流不易控制。可在损伤近端的颈动脉上做小切口,插入Fogarty导管至损伤远端的颈内动脉,充起气囊,阻断远端动脉血流。3天后取出球囊,出血一般可以停止,避免术中发生灾难性的后果。该方法适于紧急情况,有脑缺血可能。
    (4) 椎动脉损伤:椎孔内的椎动脉损伤处理困难,虽有一些方法描述暴露椎动脉,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术中遇到快速、大量的椎动脉出血,不要试图费时、费力地暴露颈动脉,骨蜡填塞可能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吻合血管前,取出近远端血管内的血栓。颈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时,远端尽量不要进入颅内,以免引起严重颅内并发症。术中避免损伤神经。迷走神经在颈动脉鞘内;颈交感干在颈动脉鞘内后方;舌下神经横行于颈内、外动脉浅面,在颈内外动脉分叉上方1 ~2cm处;膈神经在前斜角肌表面从外上方走向内下方。颈部外伤时解剖结构紊乱,更应仔细辨认,避免误伤。
  • +预后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