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附睾肿瘤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附睾肿瘤又称睾丸附件肿瘤,相比睾丸肿瘤较少见,其中大部分是良性肿瘤,但也有一部分是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阴囊内肿块,部分伴有阴囊隐痛或下坠感。良性肿瘤病变发展缓慢,病程长,恶性肿瘤生长迅速。附睾病变多数为单侧,左右侧无明显差异,也有文献报道左侧比右侧多。良性肿瘤多发生于附睾尾部,头部次之,有文献报道附睾尾部是头部的4倍。双侧病变多为平滑肌瘤。附睾良性肿瘤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实质感,质地坚硬,一般无压痛或压痛不明显。肿瘤直径一般在0.5~3.0cm之间。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往往已浸润整个附睾,故原发部位常难以辨认,表面不光滑呈结节状,界限不清,质硬,往往侵及周围组织。采用B超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术前对本病的诊断。术前超声检查,均可显示附睾实性肿物影像,以均匀强回声占多数,少数为中低回声肿物。
  • -预防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附睾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以20~50岁性功能活跃的青壮年多见。国内报道年龄最大80岁,年龄最小的2例附睾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分别为6岁及14个月。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良性附睾肿瘤主要有腺瘤样瘤、囊腺瘤、腺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纤维瘤、淋巴管瘤、血管平滑肌瘤和畸胎瘤等病理类型,除囊腺瘤是源于上皮组织外,其余大多数来源于间皮。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附睾腺瘤样瘤是最常见的睾丸旁良性肿瘤,通常累及附睾(也可发生于睾丸白膜或精索)。高发年龄为30~40岁之间,通过常规查体发现睾丸旁的无痛性小结节(0.5~5cm)是其最常见的症状。显微镜下这些肿瘤由圆柱形或立方形的上皮样细胞组成,瘤细胞有嗜酸胞质,排成实性条索,条索之间有大小不一的空隙,其间含有大小不一的空泡和纤维基质。
    附睾囊腺瘤属于上皮增生性良性病变,通常是多房囊性,囊壁内附着上皮样细胞乳头状结节。大约1/3病例发生于VHL综合征患者。病变多数较小,通过体检发现于年轻的成年男性。
    睾丸旁间皮瘤起源于睾丸鞘膜,来源于附睾鞘膜的间皮组织,通常表现为无痛的阴囊肿块,伴有鞘膜积液。最常发生于中老年男性,但也可能发生于其他任何年龄。良性和恶性间皮瘤均有报道,良恶性区分基于细胞异型程度,有丝分裂活性和侵袭性表现。恶性病例可能与石棉暴露相关。
    原发性附睾恶性肿瘤罕见,病理上主要分为肉瘤和癌,肉瘤主要包括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淋巴瘤等,癌主要包括恶性黑色素瘤、腺癌等。附睾淋巴瘤应视为全身淋巴瘤的局部表现。继发性附睾恶性肿瘤多由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所致,以胃肠道腺癌转移最多见。
    附睾肉瘤是成人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肉瘤。脂肪肉瘤是其中最多见的病理类型,其次是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肿瘤,以及纤维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是30岁以下年轻男性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睾丸原发的肉瘤非常罕见。
    附睾肉瘤最常见的症状是可触及的无痛性肿块(>5cm),超声表现为实质性占位(无法区分良恶性病变),因此,阴囊内的实性肿块只要累及鞘膜和白膜都建议通过腹股沟切口探查和活检。在腹股沟管内的精索脂肪肉瘤易被误认为是腹股沟疝或脂肪瘤,CT或MRI有助于区分这些病变。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 +其他辅助检查
  • +诊断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附睾良性肿瘤应与附睾结核、慢性附睾炎、附睾炎性假瘤、附睾精液囊肿等疾病鉴别。附睾恶性肿瘤具有生长迅速,质地坚硬有压痛,易侵及睾丸精索,界限不清,应与附睾结核、睾丸肿瘤等鉴别。
  • +治疗
    治疗:
    附睾良性肿瘤治疗上以腹股沟切口探查手术切除附睾肿瘤或联合患侧附睾切除(保留睾丸)的方式可治愈除间皮瘤外的大多数附睾良性肿瘤。如术前怀疑为恶性肿瘤,术中可行组织冷冻切片检查,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则应行经腹股沟切口精索高位结扎切断的根治性睾丸附睾切除术。根治性腹股沟切口睾丸高位切除是附睾间皮瘤的标准治疗方法。术后病理进一步确诊恶性间皮瘤的患者如果没有广泛远处转移,应接受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化疗在附睾恶性间皮瘤中的地位尚未确认。
    绝大多数睾丸旁肉瘤在诊断初期属于局限性病变。阴囊内肉瘤都应该通过腹股沟切口进行包括睾丸和精索在内的高位结扎和广切;如果初次切除不彻底,应该进行补充切除。后续应根据病理学分型以及区域或远处转移来指导进一步治疗。脂肪肉瘤极少发生远处转移,但是很容易局部复发。因此,尽管仍存在争议,对于手术切除不彻底的患者可以选择术后辅助放疗。存在腹膜后或远处除转移的病例应给予系统性化疗。除了脂肪肉瘤之外的其他类型肉瘤都应进一步接受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因附睾与睾丸的淋巴回流是相同的。附睾恶性肿其转移途径同睾丸肿瘤,可向腹膜后淋巴结、肺、肝、骨等转移。横纹肌肉瘤的恶性程度较高,按多形性、胚胎性和腺泡性的顺序恶性程度依次增高。横纹肌肉瘤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血道转移,文献报道区域淋巴转移率为15%~25%,血道转移率可超过50%,血道转移主要为肺转移,其次为骨、肝、胸膜和皮肤。术后如果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还应当给予进一步辅助化疗。目前,联合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附睾肉瘤的总体长期生存率约50%,如在开始治疗前无转移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接近80%。
  • +预后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