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口腔灶性上皮增生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本病由Heck于1961年首先报道,1965年由Archard命名。其特点为口腔黏膜多发性高起性疣样损害,主要发生在印度、北美、南美和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常呈小范围局部流行,个别报道有家族倾向。
  • -预防
    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本症由Heck于1961年首先报道,又称Heck病,多见于美国印第安人,其他人种亦有发现,为一种少见的过度增生良性口腔黏膜疾病。常呈小范围局部流行。
  • +病因
    有些学者在皮损部位发现核内颗粒,其大小及形状与HPV相一致,且有人确定此病毒是HPV-1,但亦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现已确定本病的发生与HPV-13,32有关。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现已确定本病的发生与HPV-13,32有关,而且此类病毒仅感染口腔。感染阴道和皮肤的病毒同样可感染口腔,HPV-6,11,16亦曾发现于口腔疣样病灶。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口腔内可见有多发、柔软、白色、散在的丘疹、结节和疣样损害,直径2~4mm,皮疹亦可互相融合,好发于唇、舌、齿龈及颊部,病程慢性,常可自然缓解。
  • +并发症
    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为棘层肥厚,表皮突增厚及延长,整个上皮见有散在性细胞空泡化,染色淡的地区,这种空泡细胞在表皮上部明显,但亦可延伸到增宽的表皮突内,而基底细胞层无空泡形成,某些空泡形成,某些空泡化细胞见有双核。
  • +诊断
    诊断:
    根据其多发融合丘疹性损害、发生部位及慢性进展特点,诊断不难。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 +治疗
    治疗:
    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维A酸类局部或全身用药可能有效。个别增生较快的结节可用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 +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