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无汗症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无汗症(Anhidrosis)是指皮肤表面少汗或完全无汗。亦称汗闭,可分为限局性汗闭或全身汗闭,属中医“癃闭”范围。
  • -预防
    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汗腺的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损害,其他疾患引起汗腺功能障碍,导致人体皮肤表面少汗或完全无汗。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患者全身皮肤或某一部位终年无明显汗液。全身性无汗的患者常感全身不适,极度疲劳,在运动时最明显。在天热季节中,体温往往升高,心率加快,全身皮肤潮红,甚至出现虚脱、中暑等症状。
    2.局限性皮肤干燥、粗糙,或在某些皮肤病皮损上出现,一般症状轻微。
    3.发汗实验可确定。
  • +并发症
    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 +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的特征性即可诊断。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 +治疗
    治疗:
    1.积极治疗引起无汗症的各种疾患。
    2.口服或注射毛果芸香碱,可以刺激汗腺的分泌。可内服维生素A和甲状腺粉(片)。
    3.对全身性无汗引起体温升高的患者可采取物理降温,局限性无汗症引起的皮肤干燥、粗糙可搽一些无刺激软膏,以润泽保护皮肤。夏天可人工湿润皮肤,帮助调节体温。
    4.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所引起者,无法治疗。
    5.中医治疗 如有大汗、失血、呕吐以及高烧灼津引起少汗或无汗,宜增补精液或清热养阴或益气生津,如增液汤,冬地三黄汤、生脉散之类。
    如先天性汗腺功能障碍及其他疾病引起皮肤发汗不畅而引起烦躁,口苦咽干等可用升麻葛根汤解毒发汗。如表现口淡无味、心慌、气短、小便不利、大便不畅,可用健脾化湿,可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胃苓汤等。
  • +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