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早产儿视网膜病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种发生于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性疾病。于1942年首次报道,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引起普遍关注,当时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ROP发生率显著增加,许多早产儿因发生ROP导致失明或严重视力障碍。
  • -预防
    预防:
    针对ROP病因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综合预防措施,对降低ROP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1.加强对早产儿各种合并症的防治 早产儿合并症越多、病情越严重,ROP发生率越高。加强对早产儿各种合并症的治疗,使早产儿尽可能平稳度过危险期,减少吸氧机会,可以降低ROP发生率。
    2.规范吸氧 早产儿由于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生后常依靠吸氧才能维持生命。在吸氧时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尽可能降低吸氧浓度;②缩短吸氧时间;③减少动脉血氧分压的波动。
    研究显示,吸氧与ROP关系非常复杂,在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可产生多重作用或相反作用,许多环节还没有被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面对这些矛盾,在临床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尽可能使患儿病情保持稳定,使动脉血氧分压保持稳定,既要避免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又要避免发生严重缺氧,规范吸氧非常重要。
    3.其他 积极防治呼吸暂停,治疗代谢性酸中毒,预防贫血及减少输血,防治感染,防治PaCO2过低。
    ROP致病因素众多,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还没有单一的预防手段。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同时对高危病例进行规范的筛查,早期发现ROP病变,及时进行激光或手术治疗,避免失明。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991年,美国多中心ROP研究小组(CRYO-ROP)调查显示,出生体重<1251g早产儿ROP发生率65.8%(2699/4099),出生体重<1000g早产儿为81.6%(1815/2237)。2002年美国再次进行多中心研究(ETROP),出生体重<1251g早产儿ROP发生率68%(5541/6998),与1991年相似,严重ROP发生率有所上升。英国经过10年调查,出生体重<1250g早产儿,ROP发生率上升。因此,尽管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ROP仍然是早产儿的重要威胁。2000年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同样原因,ROP发生率开始明显增加。目前ROP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约占儿童致盲原因的6%~18%。2004年我国原卫生部将出生体重<2000g早产儿列为ROP高发对象,加强对ROP的防治非常重要。
  • +病因
    未发育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在高氧环境下可发生收缩、阻塞性改变,相对低氧时,血管扩张并产生新生血管性增殖,故接受过高氧治疗的早产儿可发生增殖性的视网膜病变。
  • +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本病几乎均发生在出生时体重不足1500g并在生后10天内接受过高浓度氧气治疗的早产儿。患儿双眼发病,两眼的病情可有差异。轻者仅见周边部视网膜血管轻度迂曲、扩张,晚期病变退行;重者病变范围广,病变边缘新生血管增殖,晚期形成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殖膜可充满晶状体后的玻璃体腔,表现为白瞳症。
  • +并发症
    并发症:
    当晶状体后血管膜过度增生,可使晶状体后囊破裂,形成白内障。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管关闭产生于过度吸氧时期。其后的活动增殖期最早的改变是: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出现毛细血管的内皮增殖小结,血管常呈小球状,其周围可有纺锤状间叶细胞增殖,以致神经纤维层变厚,有时可有小出血及水肿(图1)。随着病变发展,神经纤维层进一步增厚,新生的毛细血管芽穿破内界膜达视网膜表面,严重者可进一步进入玻璃体,可在其中继续生长成血管纤维膜,产生出血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到晚期,在晶体后可见不同程度的血管纤维膜形成,此膜与视网膜之间有许多纤维条索相连。轻者可没有视网膜脱离,重者可以全视网膜脱离并与晶体后纤维膜粘连在一起。此外还可出现虹膜周边前粘连、后粘连、瞳孔膜形成以及继发性青光眼之改变。在很晚期的病人,仅就组织切片已很难诊断是晶体后纤维增生症,常被误诊为假性胶质瘤、Coats病等。但如果在周边视网膜发现无毛细血管区,则可作为重要诊断依据。
  • +其他辅助检查
  • +诊断
    诊断:
    由于早产儿存在发生ROP的风险,早期诊断显得非常重要。1期和2期ROP为疾病早期,一般不需要立即治疗,需严密观察。而4期和5期ROP为晚期,治愈率很低,视力损害和致盲发生率均非常高。3期为治疗的关键,如发现3期病变即开始治疗,疗效比较好,大部分可以避免致盲。早期诊断ROP最好的办法是开展筛查。因此,建立筛查制度,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眼底检查,成为ROP早期诊断及防治的关键。
    1. 筛查对象和指征
    以最小的人力物力投入,最大限度地避免漏诊为原则,有效的筛查既要及时检测出阈值ROP,又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次数。由于ROP主要发生在较小的早产儿,国际上一般将出生体重小于1500g或胎龄小于32周的所有早产儿,不管是否吸过氧都列为筛查对象;对出生体重在1500~2000g或胎龄在32~34周的早产儿,如吸过氧或有严重合并症者,也列为筛查对象。
    我国各地医疗卫生水平差异较大,出生体重1500~2000g早产儿ROP发生率达5%,应将筛查对象范围适当扩大,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严重ROP的发生和避免出现不良后果。为此,原卫生部在2004年制定了现阶段《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确定ROP筛查对象是:①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所有早产儿;②出生体重>2000g早产儿,如病情危重曾经接受机械通气或CPAP辅助通气,吸氧时间较长者。该筛查指征比国际上多数国家都要高,增加了筛查工作量。但我国刚刚开展筛查,筛查制度还没有普遍建立,将筛查标准定得高一些,有利于减少漏诊和增强大家的筛查意识。
    2.筛查时间
    初次筛查时间最好同时考虑生后日龄和矫正胎龄,尤其是矫正胎龄与严重ROP出现的时间更相关,即出生时胎龄越小者发生ROP的时间相对越晚。出生体重<1251g早产儿中,矫正胎龄<43周者,60%发展为1期ROP,18%为3期;1期ROP平均出现于矫正胎龄34.3周,阈值前ROP出现于矫正胎龄35.7~36.6周,阈值ROP出现于矫正胎龄36.7~37.3周(平均36.9周),95%阈值ROP出现于矫正胎龄42周以前,但最早可在31周出现。目前,大多数国家将首次筛查时间定在生后第4周或矫正胎龄32周。美国儿科学会和眼科学会在2006年对孕周、日龄、矫正胎龄和ROP初筛的关系进行很好的总结(表1)。我国《指南》规定,首次筛查时间为生后4~6周。
    3.检查方法
    一般用间接眼底镜或眼底数码相机检查。
    表1 根据出生时的胎龄决定首次筛查的时机
    胎龄(周)首次检查的年龄(周)
    矫正胎龄(周)生后日龄(周)
    22319
    (1) 间接眼底镜:传统方法一般用间接眼底镜和屈光度25D或28D的透镜进行眼底检查,这是目前国际上主要的检查方法。检查前半小时用0.2%环喷托酯和1%去氧肾上腺素充分扩大瞳孔,检查时用1滴0.5%丙氧苯卡因先使眼球麻醉,然后用开睑器将眼睑分开,结合用巩膜压迫器以观察极周边视网膜的情况。检查结束后用普通抗生素眼药水消炎。整个检查过程应在护理人员、新生儿科医生和眼科医生的共同协作下完成,尤其是VLBW或ELBW以及病情尚不稳定者,应同时监测生命体征。为减少乳汁吸入,检查后30分钟至2小时方可进食,应监测血糖以防低血糖发生。但间接眼底镜检查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存在漏诊,需要检查者有较高的技术。
    (2) 眼底数码相机:近年国际上越来越多的NICU中心采用先进的眼底数码相机(RetCam)进行检查。扩瞳、表面麻醉和开睑方法同前。在数码摄像机镜头上挤适量凝胶,与眼球充分吻合,按正中位、上、下、左、右共5个方向对视网膜摄像,成像储存于电脑中,可打印,也可远程传输给有经验的眼科医生。此法的先进处在于:①检查者可以不必是有经验的眼科医生,技术员或护士经培训即可进行此操作,可以节约人力;②检查结果较客观,不同的眼科医生对结果判断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大大增加;③检查结果可保存,有利于病情随访,不容易错过手术时机,也有利于资料统计;④可减少由检查本身造成的眼球损伤。
    4.随访方法 根据第一次检查结果而定。如双眼无病变,可隔周复查1次,直到纠正胎龄42周,视网膜血管长到锯齿缘为止。如有1、2期病变,应每周复查1次,随访过程中若ROP程度下降,可每2周检查1次,直至病变完全退行。若出现3期病变,应考虑治疗,如达到阈值水平,应在诊断后72小时内进行激光或冷凝治疗。
    随访频度应根据上一次检查的结果,由眼科医生决定,直至矫正胎龄足月,视网膜完全血管化(表2)。
    表2 早产儿ROP眼底随访及处理措施
    眼底检查发现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无ROP病变隔周随访1次,直至矫正胎龄44周
    1期病变位于2~3区隔周随访1次,直至病变退行消失
    2期病变每周随访1次,直至病变退行消失
    3期阈值病变应在72小时内行激光或冷凝治疗
    患儿转院或出院后,仍应坚持眼科随访直至矫正胎龄44周。所以,在出院前需再次和家属强调ROP随访的重要性,应该以书面形式告知家属,让家属完全知晓该病的不良预后。只有通过医务人员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严格贯彻随访制度,才能达到无遗漏地全面筛查和全程随访。
    5.筛查管理 在具体筛查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协调解决,必须对筛查的过程和筛查的患儿进行有序管理,做到该查的必须查,该何时查必须何时查,不能遗漏。例如,对纳入筛查对象的早产儿,出生后即进行登记,建立登记表,记录出生后医疗及用氧情况,在生后规定时间开始第1次筛查,记录筛查结果。根据第1次筛查结果决定下次筛查时间,如果患儿尚在住院,床位医师必须记录筛查结果。如果患儿已出院,必须在出院医嘱上写清楚,让家长了解。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视网膜血管发育不良(RVH) 此病少见,由视网膜先天发育不良所致。患儿多为白人男孩,足月产,围生期正常,出生体重正常,双眼底改变对称性,无家族史。该病60%有玻璃体纤维条索,50%有视网膜脱离伴晶状体后纤维膜形成,最终视力极差。
    2.永存原始玻璃体增殖症(PHPV) 由于玻璃体血管未退净,导致视网膜增生、皱襞。患儿无早产史,多单眼发病,眼底无ROP的血管改变,晶状体后残存的原始玻璃体增生呈灰白色。
    3.遗传性疾病
    (1)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眼底改变与ROP类似,较难鉴别。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病变呈慢性过程,无早产、吸氧史。
    (2)色素失禁综合征:为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病,男性患儿不能存活,存活者均为女性。双眼发病,眼底改变与ROP类似,但病变程度不对称,35%伴眼部其他异常表现。该病还有皮疹、牙齿发育异常及神经系统异常,如癫痫、智力发育延迟、痉挛性瘫痪,无早产史。
    (3)Norries病:为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母亲为携带者,男婴患病。1/3者伴先天性盲、耳聋及智力异常。双眼发病,表现为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周边部纤维膜形成。该病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展极快。
    4.炎症性疾病
    (1)溶血尿毒综合征:眼部可出现广泛新生血管、渗出、视神经萎缩等改变,致永久性盲。但本病发生于正常人,且伴“三联征”——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尿毒症,可资鉴别。
    (2)其他:周边部葡萄膜炎、弓形虫病等。
    5.肿瘤
    (1)视网膜母细胞瘤:晚期亦出现白瞳症,较难鉴别。但患儿多无早产,有家族史,超声波及CT检查见钙化灶及肿块可资鉴别。
    (2)其他:视网膜和色素上皮联合的错构瘤、视网膜血管瘤等。
    6.先天性白内障 表现为白瞳症,但该病的混浊在晶状体内,而ROP混浊在晶状体后。
  • +治疗
    治疗:
    减少或采用间歇供氧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本病的发生率。对于高危婴儿必须常规定期检查眼底,首次检查时间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周,及时抓住合适的治疗时机。新生血管增殖可用激光和冷冻破坏病变区,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可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预后
  •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