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脑出血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又称为原发性脑出血(primary ICH)或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50% ~70%病例的病因是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大多数出血位于大脑半球深部;动静脉畸形(AVM)破裂是50岁以下年轻成人ICH的主要原因。
  • -预防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全球的脑出血年发病率为10~30/10万,ICH是最具致残性及致死性的卒中亚型之一,占所有卒中死因的10%~15%,估计30天的死亡率为30%~52%(Qureshi 2001,2009)。
  • +病因
    ICH的病因很多,诸如长期高血压病、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创伤、脑淀粉样血管病、原发性或转移性脑肿瘤、血管炎、抗凝疗法、抗血小板治疗、溶栓疗法、凝血异常,出血素质及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友病等,慢性肝肾脏疾病和药物滥用等(Ariesen 2003,Flaherty 2010)。颅内动脉瘤导致ICH或脑内血肿常因MCA、前交通动脉瘤复合体或ICA动脉瘤破裂所致,MCA动脉瘤常引起前颞叶或岛叶血肿,ACA远端动脉瘤引起胼胝体前上部血肿,ICA分叉部动脉瘤导致颞叶前部或颞角血肿。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机制涉及脑实质小穿通动脉,如豆纹动脉、丘脑纹状体动脉破裂,是长期高血压导致小动脉及深穿支动脉壁变性,即脂质透明变性的结果,通常伴纤维蛋白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血压持续升高使动脉壁疝出或内膜破裂,导致微动脉瘤或微夹层动脉瘤。血压骤然升高时血液自血管壁渗出或动脉瘤壁破裂,形成脑内血肿。高血压引起远端血管痉挛,导致小血管缺氧坏死、血栓形成、斑点状出血及脑水肿,可继发脑出血,是子痫时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能机制。此外,脑动脉壁中层肌细胞薄弱,外膜结缔组织少且缺乏外弹力层,豆纹动脉等穿支动脉自大脑中动脉近端呈直角分出,受高压血流冲击易发生粟粒状动脉瘤,使深穿支动脉成为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外侧豆纹动脉也称为出血动脉。许多患者无高血压病史,也缺乏高血压终末器官疾病(hypertensive end-organ disease)诸如左心室肥厚、视网膜病或肾病等,提示急性高血压也可引起脑出血。
    (2) 非高血压性脑出血:①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rtery amyloidosis,CAA)是老年人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见病因,好发于脑叶,易复发;可能血管内皮异常导致渗透性增加,血浆成分如蛋白酶侵入血管壁,形成纤维蛋白样坏死或变性,导致内膜透明样增厚,淀粉样蛋白沉积,血管中、外膜被淀粉样蛋白取代,弹性膜及中膜平滑肌消失,形成蜘蛛状微血管瘤扩张,情绪激动或活动诱发血压升高时血管瘤破裂引起出血。②血管畸形占所有ICH的4%~8%,动静脉畸形(AVM)出血风险最高,静脉血管瘤低,海绵状血管瘤居中。③血液病如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病等因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大片状脑出血(Flaherty2010);口服抗凝剂可使ICH风险增加8~11倍,患者表现神经功能缺失缓慢进展,提示向脑实质缓慢出血;抗凝剂相关性出血死亡率高达65%。④脑肿瘤,尤其高度恶性如胶质母细胞瘤或转移瘤内异常新生血管破裂,或侵蚀正常脑血管可导致脑出血,支气管癌、黑色素瘤、绒毛膜癌、肾细胞癌是最具出血倾向的转移瘤。⑤药物及毒素如苯丙胺、可卡因、海洛因、苯丙醇胺(phenylpropanolamine)、摇头丸等可因使血压升高,常引起斑点状脑叶出血;乙醇滥用增加出血风险,可能因导致凝血异常和收缩压升高。⑥结节性多动脉炎、病毒性和立克次体疾病可引起血管床炎症,导致坏死、破裂和出血。⑦需注意应用他汀类降脂治疗增加脑出血风险,可能与低胆固醇血症增加脑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膜通透性有关。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 原发性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通常在活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和突然用力时发病,也有病例在安静状态下起病,睡眠中发病少见。大多数病例出血前无预兆,少数病例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一过性运动障碍或言语含糊不清等前驱症状,可能与血压急骤升高有关,但常被忽略。自发性ICH最常见的部位是壳核、脑叶皮质下白质、丘脑、小脑、脑桥、尾状核与脑室。ICH的临床病程通常以非波动性或在数分钟至数小时逐渐加重为特征,患者的症状、体征可因ICH的部位、大小、扩展方向与进展速度而异(Fisher 1961)。
    2.半数的脑出血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取决于出血的部位与量。基底节、丘脑与内囊出血早期常见症状为轻偏瘫,癫痫发作在脑叶出血中常见,当出血扩展到蛛网膜下腔时可见脑膜刺激征。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出血。眼部体征对脑出血有定位意义,壳核出血常见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使头眼转向病灶侧;丘脑出血常见眼球向下偏离;脑桥出血眼球固定,瞳孔小如针尖样,但光反应可保留,小脑大量出血时双眼凝视病灶对侧并有眼球浮动。脑部静区少量出血患者可无症状体征。早期颅内压增高可见深沉带鼾声的呼吸或呈潮式呼吸,脉搏慢而有力,收缩压升高为主,面色潮红或苍白,全身大汗,尿便失禁等。重症患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若呼吸不规则,脉搏快速,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则病情危重,可在数小时至1 ~2日内死亡。
    3.原发性脑出血常见的类型
    (1) 壳核出血(putaminal hemorrhage):最常见,约占60%。多为大脑中动脉的外侧豆纹动脉破裂,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出血可扩展累及邻近结构,如内囊、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外囊、屏状核、颞叶,或破入脑室系统。
    典型临床表现是突发偏瘫、失语及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不能。大多数壳核出血局限于豆状核或向岛叶扩展,患者典型出现对侧轻偏瘫或偏瘫,向血肿侧共同凝视倾向(Hier 1977)。瞳孔通常不受累,可有对侧偏身感觉缺失,左侧壳核出血可引起失语症,右侧壳核出血可出现失用失认症、左侧的视野忽视及结构性失用症。右侧壳核出血患者可出现异处感觉(alloesthesia),在偏身感觉障碍侧的伤害性刺激却在另一侧(正常侧)相应区域被感受(延迟半秒钟),异处感觉常见于躯干与肢体近端,面部或肢体远端少见。发病时意识受损水平、脑积水、脑室内扩张与大的血肿体积经常是预后不良或死亡的预兆。Chung等在一项215例患者研究中,将壳核/纹状体内囊出血(putaminal/striatocapsular hemorrhages)分为五类局部型和一种巨大型(Chung 2000)。纹状体内囊区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内囊、外囊及脑岛下区(sub-insular area)。
    1) 前型(anterior type,11%):小血肿出现于Heubner动脉供血区,累及尾状核头和体。出血常破入侧脑室前角,出现剧烈头痛,短暂的轻偏瘫,意识模糊、意志丧失与持续动作等,转归通常很好。
    2) 中间型(middle type,7%):中等血肿见于内侧豆纹动脉供血区,累及苍白球及壳核内侧中部。不常破入脑室,可见向血肿侧短暂的共轭凝视麻痹,对侧偏身感觉及运动功能缺失,半数患者可恢复正常活动。
    3) 后内侧型(posteromedial type,4%):很小的血肿见于前脉络膜动脉供血区,累及内囊后肢前半部。出现构音障碍及对侧运动/感觉功能缺失,转归极佳。
    4) 后外侧型(posterolateral type,33%):中等或大血肿见于外侧豆纹动脉后内侧支供血区,累及壳核与内囊后肢后半部。出现意识损害,对侧轻偏瘫或偏身感觉缺失,语言障碍、忽视或病觉缺失。
    5) 外侧型(lateral type,21%):大血肿出现在外侧豆纹动脉外侧支供血区,累及外囊与岛叶皮质间区域。表现警醒度改变,两眼同向凝视麻痹,轻偏瘫,言语障碍,病觉缺失,预后通常很好。
    6) 巨大型(massive type,24%):极大的血肿占据整个纹状内囊区,尾状核及内囊前肢偶未累及。血肿常伴破入脑室,导致脑积水。常有意识不清,伴眼运动障碍,错位眼偏斜(wrong-way eye deviation),小脑幕疝体征,病死率高达81%。
    (2) 丘脑出血(thalamic hemorrhage):约占10%。多为高血压性,出血局限于丘脑或向外扩展至内囊,向内下损伤丘脑底部与中脑,向内可破入第三脑室。
    经典临床表现是对侧偏身全部感觉缺失,眼球运动异常包括垂直凝视受损或凝视鼻尖(Fisher1961)。内囊受累出现轻偏瘫;优势侧丘脑出血出现短暂性丘脑性失语,语音低沉缓慢,无自发语言或不流畅;右侧丘脑血肿可见视空间异常、病觉缺失与上肢漂浮感(arm levitation);丘脑中间腹侧核受累出现震颤或帕金森综合征,累及丘脑底核或纹状体可见舞蹈-手足徐动症;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受损导致意识水平下降及嗜睡症;向内下扩展引起垂直凝视受限、会聚-退缩眼震样运动(convergence-retraction nystagmoid movement)、瞳孔光反射-集合反射分离,两眼可强直偏离丘脑血肿,表现错位眼(wrong-way eyes)。曾报道少量丘脑出血(直径<8mm)时,出现短暂轻偏瘫及麻木感,或头痛伴视乳头水肿,最终均恢复;较大量出血(9~30mm)但脑室无血,也表现轻偏瘫;大量出血(>30mm)破入脑室,出现意识受损,轻偏瘫,头痛及瞳孔异常(出血侧瞳孔小),垂直凝视受损,大量出血患者均死亡。
    Chung等(1996)在一项175例患者研究中,将丘脑出血分为四种局部型与一种完全型:
    1) 前型(anterior type,7%):在丘脑结节动脉(tubero-thalamic arteries)供血区,血肿常破入侧脑室前角。主要表现急性行为异常,通常预后良好。
    2) 后内侧型(posteromedial type,14%):发生在丘脑-丘脑底部旁中线动脉供血区,血肿常破入第三脑室。引起明显脑积水,向内下方扩展累及中脑,预后不良。
    3) 后外侧型(posterolateral type,44%):位于丘脑膝状体动脉(thalamogeniculate arteries)供血区,大血肿破入侧脑室后角,常扩展至内囊后肢。表现明显的感觉及运动功能缺失,右侧血肿导致偏身忽视,左侧引起言语障碍。病死率高达35%,常遗留永久性后遗症。
    4) 背侧型(dorsal type,18%):发生在脉络膜后动脉供血区。常见感觉及运动功能缺失,最初常误诊为腔隙性梗死,预后极佳。
    5) 完全型(global type,18%):血肿占据整个丘脑。表现类似后外侧型,感觉及运动体征严重,可有昏睡或昏迷,去大脑姿势,向上凝视麻痹,反应性小瞳孔,伴脑积水,预后不良,病死率81%。
    (3) 脑叶出血(lobar hemorrhage):约占脑出血的10%,源于灰-白质交界处,延伸至邻近的白质,主要累及一个脑叶,也可发生多灶性脑出血。脑叶出血多因脑淀粉样血管病、动静脉畸形、动脉瘤、moyamoya病、瘤卒中、出血素质、凝血病及皮质或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等所致,高血压性脑出血少见。顶叶出血常见,其次是颞叶、枕叶和额叶,也可见多发性脑叶出血。脑叶出血的共同特点是:①多在活动状态下突然发病,出现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意识障碍;②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常见脑膜刺激征;③急性期可出现局灶性癫痫发作伴继发的泛化;④可突发精神行为异常,如淡漠、欣快或行为幼稚、错觉、幻觉等,老年人突发精神行为异常应考虑脑叶出血的可能。
    1) 顶叶出血:可有同侧颞部或耳上部疼痛。出现对侧偏身感觉缺失,对侧视野忽略,可有轻偏瘫,优势半球可见古兹曼(Gerstmann)综合征,左右辨别不能、手指失认、失算、失写等;非优势半球常见结构失用和穿衣失用等。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对侧同向性偏盲(Ropper 1980)。
    2) 额叶出血:可有头痛、呕吐、对侧轻偏瘫、Broca失语和双眼向血肿侧同向性偏斜。可见额叶释放征如摸索、吸吮和抓握反应等,前额叶受损导致精神行为异常,如淡漠、意志丧失、记忆减退、行为幼稚、衣着不整,随地便溺,不知羞耻等。
    3) 颞叶出血:可有同侧耳周疼痛或前头痛,出现对侧上象限盲或偏盲,优势侧可见流利性Wernicke失语,血肿影响左侧颞顶区产生传导性或完全性失语;偶有激越性谵妄,易激动、攻击、错觉、幻觉及梦样状态等。
    4)枕叶出血:可有同侧眶部疼痛,对侧同向性偏盲。
    (4) 小脑出血(cerebellar hemorrhage):约占自发性脑出血的10%,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多为齿状核动脉破裂,是坏死性高血压性动脉病(necrotizing hypertensive arteriopathy)导致小脑上动脉远端分支破裂;其次是动静脉畸形、血液病、肿瘤和淀粉样血管病等。临床表现可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St Louis1998)。临床表现因血肿部位、大小、进展速度、脑干受压等而不同。
    急性小脑出血患者突发枕部剧烈头痛,伴头晕或眩晕,频繁呕吐,典型表现无肢体瘫,可见肢体共济失调,周围性面部轻瘫,以及同侧凝视麻痹、小的反应性瞳孔、不全麻痹性眼震(paretic nystagmus)、眼球浮动(ocular bobbing)、眼球反向偏斜(skew deviation)及角膜反射减弱。较小的小脑血肿(<3cm)可仅出现呕吐,不伴头痛、步态不稳或肢体共济失调。暴发型大量出血常突发昏迷,病情迅速进展,出现小脑扁桃体疝或天幕裂孔上行疝,导致脑干受压征象,如两眼凝视病灶对侧、轻偏瘫及病理征等。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可引起颈强直及Kernig征,出血阻塞第四脑室可出现中枢性呼吸失调,预后不良。
    (5) 脑桥出血(pontine hemorrhage):脑桥出血约占自发性ICH的10%,通常多因长期动脉性高血压所致,血管畸形破裂是所见的病因(Chung 1992)。多由基底动脉的旁中线动脉(脑桥支)破裂所致,出血常发生在脑桥基底与被盖交界的脑桥中部水平。体征症状取决于病变大小、部位、有无脑室穿破或脑积水。
    Goto等(1980)曾将脑桥出血分为被盖出血及被盖基底出血:①脑桥被盖小量局限性出血(血肿直径<1cm),患者意识清醒,病前常无预兆或偶有头痛,突然发病,出现对侧轻偏瘫或共济失调性轻偏瘫,可伴同侧面神经及/或展神经麻痹,两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或有核间性眼肌麻,预后较好。②双侧被盖与基底部大量出血(血肿>5ml)累及整个脑桥,压迫第四脑室,引起梗阻性脑积水。患者昏迷,四肢瘫,双侧病理征,中枢性高热,双侧针尖样瞳孔(1~2cm),光反应可保留,角膜反射消失、眼水平运动消失。预后不良预兆包括昏迷、头眼反射消失、眼球浮动、去大脑强直、极高热、呕吐咖啡样物质、中枢性呼吸障碍或周期性呼吸等,患者可于数小时至1~2日死亡。
    原发性脑桥出血曾被分为三种临床类型(Kushner 1985):
    1) 经典型(classic type):占60%,脑桥病损严重,患者昏迷,四肢瘫,极高热,心动过速,常导致死亡。
    2) 偏侧脑桥综合征(hemi-pontine syndrome):占20%,血肿累及两侧脑桥基底与一侧被盖部。表现轻偏瘫,意识保留,眼球反向偏斜,一侧角膜反射消失,构音障碍,面神经麻痹,对侧肢体与同侧面部感觉缺失,功能多可恢复。
    3) 被盖背外侧综合征(dorsolateral tegmental syndrome):占20%,意识保留,运动正常,偶有肢体共济失调,凝视麻痹或同侧展神经麻痹,眼球反向偏斜,同侧角膜反射消失,同侧面神经麻痹,对侧肢体与同侧面部感觉缺失,功能多可恢复。
    Caplan等(1982)曾提出脑干外侧被盖出血(lateral tegmental brainstem hemorrhage),是指脑桥或中脑被盖外侧出血,表现反应性小瞳孔、同侧共轭凝视麻痹、同侧核间性眼肌麻痹、对侧轻偏瘫、对侧感觉缺失及同侧共济失调。还可出现垂直性凝视麻痹、眼球反侧偏斜、眼球浮动、听力减退、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同侧面部感觉减退或角膜反射消失,双侧眼睑下垂等。可罕见地出现一种交叉性口-足综合征(crossed oro-crural syndrome),是三叉神经脊束核嘴端与脊髓丘脑束外侧部受累所致(Combarros 1996)。
    (6) 中脑出血(mesencephalic hemorrhage):少见。大量出血出现头痛、呕吐,损伤网状结构导致深昏迷,瞳孔不等大,光反应消失,四肢弛缓性瘫,中脑导水管闭塞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和急性颅内压增高,可迅速死亡(Weisberg 1986)。小量背侧中脑出血可见垂直性凝视麻痹(Parinaud综合征)、眼球反侧偏斜(skew deviation)和双侧Horner综合征(一侧上丘出血),以及双侧滑车神经麻痹、一侧Horner综合征和共济失调(出血累及顶盖尾端),也可引起动眼神经交叉瘫(Weber综合征)。
    (7) 尾状核出血(caudate hemorrhage): 由Heubner动脉或内侧豆纹动脉分支破裂所致,是较少见的高血压性ICH。临床表现颇似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仅有头痛、呕吐及轻度颈强等脑膜刺激征,意识模糊,烦躁或兴奋等精神症状,短期记忆减退。可出现短暂的共轭凝视麻痹、对侧轻偏瘫、短暂的偏身感觉缺失(Stein 1984)。常因头痛在CT检查时偶然发现,临床常易忽略。
    (8) 内囊出血(internal capsular hemorrhage):内囊膝部或后肢的小灶出血可引起纯运动性轻偏瘫或感觉运动性卒中综合征(Kim 1994)。在罕见的情况下,曾有因累及双侧内囊后肢出血导致轻截瘫的报道(Takeya 2004)。
    (9) 延髓出血(medullary hemorrhage):原发性延髓出血极其罕见。常见表现为头痛,眩晕,感觉障碍,吞咽困难,腭无力,眼球震颤,舌下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及肢体无力(Barinagarrementería 1994)。
    (10) 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s):占脑出血的3%~5%。成人的原发性脑室内出血可因脑室或脉络丛附近动静脉畸形、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脑室内肿瘤如脉络丛乳头状瘤、出血素质、凝血病、烟雾病或血栓溶解剂所致,血液直接流入脑室。继发性脑室内出血临床多见,是脑实质如基底节或脑干血肿破入脑室。常见为小量脑室内出血,出现头痛、呕吐、颈强及Kernig征,意识一过性障碍或清楚,一般无局灶性神经症状,血性CSF,酷似蛛网膜下腔出血,CT可见部分脑室积血,可完全恢复,预后良好。大量脑室内出血起病急骤,血液充满整个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1~2小时陷入深昏迷,频繁呕吐,抽搐发作,可见针尖样瞳孔、两眼分离斜视或眼球浮动,四肢弛缓性瘫及双侧病理征,可出现去脑强直发作、呼吸深带鼾声、血压不稳及高热等,病情危笃,预后不良。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 常规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离子、肝肾功能、凝血相(PT、PTT、INR)等。
    2.脑脊液检查 目前已不用于脑出血诊断,仅在无条件作CT检查,病情不严重、无明显颅高压患者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可增高,呈洗肉水样均匀血性。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脑CT检查 是诊断脑出血的首选检查。脑出血急性期CT平扫可显示近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的新鲜血肿,边界清楚(图3-6-16),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低密度水肿带,脑室受压、脑组织移位等占位效应,以及梗阻性脑积水等。脑室大量积血呈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张。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可导致血肿周围缺血和水肿,常见环状低密度。出血后3~4小时血肿的高密度达高峰,随着血肿内血红蛋白分解,密度逐渐降低,小血肿约在3周左右变为等密度,大血肿需4~6周,血肿周围仍可见环形增强。CT动态监测发现,稳定型血肿形态规则,密度均一;活动型血肿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出血2~3个月后血肿吸收可逐渐形成卒中囊。需注意严重贫血的患者出血灶可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
    图3-6-16 CT显示脑出血的高密度病灶
    A.右侧壳核出血;B.右侧丘脑出血;C.左侧顶枕叶出血;D.脑桥出血;E.小脑出血;F.脑室内出血
    2.脑MRI检查 可发现CT不能确认的脑干或小脑的小灶出血,分辨病程4~5周后CT不能辨认的脑出血,区别陈旧性脑出血与脑梗死,结合MRA检查可发现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肿瘤等出血原因,显示血管畸形流空现象。MRI上显示的出血灶取决于血肿含血红蛋白量变化。①超急性期(<24小时):T1WI和T2WI弛豫时间长于脑组织,T1WI显示血肿为等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数小时后血肿周围出现轻中度脑水肿,表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②急性期(24小时~1周):血肿已凝为血块,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变为去氧血红蛋白,为顺磁性物质,影响血肿MRI信号强度,在T1WI血肿仍为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③亚急性期(2~4周):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④慢性期(4周后):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3. 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是无创性检查方法,适用于原因不明的脑出血,以及怀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及血管炎患者。如CTA上显示脑血肿内存在“斑点征”(spot sign),或CTA检查后CT平扫显示对比剂渗出是血肿增长的敏感性预报指征(Hallevi 2010)。对血压正常的年轻患者可考虑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查明病因。
    4. 病理 约80%的高血压性ICH是幕上的,20%为幕下,常好发于豆纹动脉(为壳核供血)、丘脑穿通动脉(为丘脑供血)、小脑上动脉(为小脑齿状核供血)和基底动脉旁中线支(为脑桥供血)(Aguilar 2010)。脑深穿支动脉可见小粟粒状动脉瘤,高血压性脑出血在壳核及内囊区约占60%,丘脑、脑叶、脑干及小脑齿状核各占约10%。壳核出血常累及内囊和破入侧脑室,使血液充满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丘脑出血常破入第三脑室或侧脑室,向外可损伤内囊;脑桥或小脑出血可直接破入到蛛网膜下腔或第四脑室。脑淀粉样血管病、动静脉畸形和moyamoya病等非高血压性脑出血多发生于皮质下。
    病理检查可见,出血侧半球肿胀、充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或破入脑室;出血灶形成不规则空腔,中心充满血液或紫色葡萄浆状血块,周围是坏死脑组织、瘀点状出血性软化带及明显的炎细胞浸润。血肿周围脑组织受压,水肿明显,较大血肿引起脑组织和脑室移位、变形和脑疝形成。幕上的半球出血,血肿向下挤压下丘脑和脑干,引起移位、变形和继发出血,导致小脑幕疝;下丘脑和脑干等中线结构下移形成中心疝,脑干和小脑大量出血可发生枕大孔疝,脑疝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直接死因。急性期后血块溶解,吞噬细胞清除含铁血黄素和坏死脑组织,胶质增生,小出血灶形成胶质瘢痕,大出血灶形成卒中囊。
    脑出血后6~8小时,由于缺血、血红蛋白和凝血酶等细胞毒性物质释出,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细胞内离子平衡破坏,钠大量聚集,引起细胞毒性水肿。出血后4~12小时血-脑屏障开始破坏,血浆成分进入细胞间液,引起血管源性水肿。出血后血肿降解形成的渗透性物质和缺血产生的代谢产物积聚,使组织间液渗透压增加,促进或加重脑水肿。脑水肿在24~48小时达到高峰,持续3 ~5日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
  • +诊断
    诊断: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血压显著升高,以及剧烈头痛、呕吐,或有意识障碍,常高度提示脑出血的可能,CT检查可以确诊。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 脑出血与其他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见表3-6-15。
    表3-6-15 脑出血与其他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
     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年龄60岁以上老年人多各年龄组均可见,老50~65岁中老年多青壮年多见
    常见病因脑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心脏病及大动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先天性动脉瘤、
    TIA史较多见少见少见
    偏瘫多见多见多见多无
    (2) 外伤性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膜下血肿,外伤史可提供诊断线索,CT可显示血肿外形不整。通常是闭合性脑外伤所致,发生于受冲击的颅骨下或对冲部位,常见于额极和颞极。
    (3) 患者的年龄是确定出血特殊病因的重要因素。动静脉畸形(AVM)是年轻人脑出血的首要病因,变性小血管病变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病因,脑淀粉样血管病是老年人脑叶出血的常见病因(表3-6-16)。
    表3-6-16 脑出血的年龄与出血特殊病因的联系
    年龄基底节、丘脑出血脑叶出血小脑、脑干出血
    <50岁●AVM●AVM●AVM
    50~69岁●脂质透明变性或微动脉瘤●脂质透明变性或微动脉瘤●脂质透明变性或微动脉瘤
    ≥70岁●脂质透明变性或微动脉瘤●脂质透明变性或微动脉瘤●脂质透明变性或微动脉瘤
    引自:神经疾病鉴别诊断(Neurologic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王维治、王化冰,等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 多发性脑出血(multipl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临床罕见。同时或间隔数日出血多发性脑出血提示脑淀粉样血管病。原发性颅内肿瘤或多数病灶的脑转移瘤出血可以是多发的。
  • +治疗
    治疗: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需要迅速治疗的急症,但由于缺乏大型随机性对照临床试验,美国心脏病学会(AHA)针对ICH(2007)指南仍无Ⅰ类A级特异性治疗推荐(Broderick 2007)。脑出血的基本治疗原则包括积极控制高血压,防止血肿扩大,减轻脑水肿,预防出血后脑缺血风险,挽救生命和减少神经功能残疾程度。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安静卧床,拒绝探视,因发病最初数小时内常有活动性出血或血肿扩大,应尽量减少搬运,就近治疗。重症患者须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和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氧,维持动脉血氧分压90%以上;鼓励勤翻身、拍背,咳嗽无力痰多可超声雾化吸入,呼吸困难、痰多经鼻抽吸困难可考虑气管切开。加强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治压疮。保持大便通畅,可用缓泻剂。意识障碍或消化道出血者宜禁食24~48小时,之后可留置胃管。头痛明显、烦躁不安患者适当应用镇静止痛剂。注意保证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液体输入量,每日可按前日尿量+500ml估算,高热、多汗、呕吐或腹泻还需适当增加入量,体温每增加1℃需增加液量300ml。防止低钠血症,以免加重脑水肿。
    2.急性血压管理 多项研究证实早期降血压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但脑出血急性期降压的靶目标存有争议。中国急性脑出血治疗指南推荐意见(2011)是,如脑出血急性期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应予以降压,可静脉使用短效药物,每隔5~15分钟监测血压1次,目标血压宜在160/90mmHg;急性脑出血患者将收缩压从150 ~200mmHg快速降至140mmHg通常是安全的,但平均动脉压下降不宜>40%,可增加缺血性卒中风险。
    INTERACT(急性脑出血强化降压试验)Ⅰ期随机对照研究(Anderson 2008)显示,早期强化降压(目标收缩压≤140mmHg)与标准降压(目标收缩压<180mmHg)相比,能显著减少血肿扩大,但不增加神经系统并发症,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ATACH(急性脑出血的抗高血压治疗)多中心研究发现,静脉给予尼卡地平强化降压(<140mmHg)安全有效,将收缩压控制在130~140mmHg水平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脑出血后血肿扩大(Qureshi 2007)。
    目前推荐的降压药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钙拮抗剂(CCB)和利尿剂等。降压药合理配伍原则是:有效的协同作用,降压达标,保护靶器官,减弱副作用,费用合理。优先推荐:ACEI+利尿剂;ARB+利尿剂;ACEI+CCB;ARB+CCB;CCB+β-受体阻滞剂等。临床上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心衰:可用ACEI或ARB+利尿剂或CCB;②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和心衰:可用ACEI或ARB+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③高血压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可用β-受体阻滞剂+长效钙拮抗剂,合并抑郁症或心脏传导阻滞不能用;④最佳配角药:双氢氯噻嗪6.25~12.5mg/d。目前有单药配伍制剂(single pill combination,SPC),诸如ARB+利尿剂(厄贝沙坦与噻嗪类、替米沙坦与噻嗪类),ARB+CCB(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等可以选用。
    3.控制颅内压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ICP)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昏迷患者监测ICP能控制病情恶化的风险。措施包括将头抬离床面30°、镇痛、镇静。注意控制可加重脑水肿的因素,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给氧,维持有效脑灌注,限制液体和盐入量等。药物治疗常用渗透性脱水药如20%甘露醇,在短时间内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间液水分向血管内转移,用药后20~30分钟起效,2~3小时作用达峰;常用剂量125~250ml,1次/6~8小时,疗程7~10日。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还可应用10%复方甘油、利尿药如呋塞米等或10%血浆白蛋白等。
    4. 止血治疗 防止血肿扩大可改善预后,急性脑出血凝血因子Ⅶ (rF Ⅶa)治疗(FAST)显示,应用rFⅦa治疗能明显减少血肿扩大,但远期疗效及预后尚不清楚(Mayer 2005,2008,2009)。
    5.抗凝逆转治疗 抗凝相关性脑出血(anticoagulant-associate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AICH)发病率因华法林应用而明显增高,血肿扩大、临床恶化及死亡率很高(Flaherty 2010)。潜在的AAICH指征是高龄、高血压、既往缺血性卒中史、脑白质疏松、应用华法林早期、较高强度的抗凝及合用抗血小板治疗等。患者需紧急接受强力抗凝逆转疗法,如华法林逆转推荐静脉输注维生素K或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s),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普通肝素逆转可静脉输注硫酸鱼精蛋白(protamine sulfate)。应用rFⅦa可快速将INR值纠正到1.4以下,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6. 防治并发症(Balami 2012)
    (1) 感染或发热:老年意识障碍患者易并发肺感染,吞咽障碍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尿潴留或导尿易合并尿路感染。脑出血患者体温超过38.5℃,应给予退热药和冰毯物理降温;有明确感染源时可根据经验、痰或尿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等选用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加强口腔和呼吸道护理,痰多不易咳出应及时气管切开,尿潴留可留置尿管,定时膀胱冲洗。
    (2) 高血糖:常使脑出血预后不良,脑出血急性期控制血糖能减少血肿扩大、周围水肿、ICP增高及痫性发作,应降低高血糖和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3) 应激性溃疡:丘脑、脑干出血患者常合并应激性溃疡和引起消化道出血,可能因出血影响边缘系统、下丘脑及下行自主神经系统,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胃酸分泌显著增加,黏液分泌减少及屏障功能削弱。常在出血后第2~14天突然发生,可反复呕血、黑便,出血量大时常见烦躁不安、口渴、皮肤苍白、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外周循环衰竭表现。可用H2受体阻滞剂如西咪替丁(cimetidine) 0.4~0.8g/d,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t;雷尼替丁(ranitidine)150mg口服,1~2次/天;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如奥美拉唑(洛赛克)20mg/d口服,1 ~2次/天,或40mg静脉注射。必要时可行胃镜直视下止血治疗,临床上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加冰盐水,云南白药治疗。
    (4) 心脏并发症:脑出血患者易引起脑源性心脏损害,表现心电图复极改变,如ST段升高或降低、QT间期延长、出现U波等,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血浆心肌酶谱活性增高等,多见于病后前3日,心电图复极改变常导致易损期延长,若在易损期出现期前收缩可能导致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可使脑出血患者发生猝死(sudden unexpected death)。心律失常影响心输出量,降低脑灌注压,可加重原发脑病变,影响预后。应注意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可试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维护心脏功能。
    (5) 肾功能障碍: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等导致肾脏代偿功能明显减低;脑出血累及丘脑或下丘脑,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兴奋肾脏交感神经,肾脏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下降,严重时导致肾小管缺血坏死;大量应用甘露醇等脱水剂促进肾小管坏死;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亦可引起肾功能障碍。脑出血患者应监测肾功能,控制甘露醇用量,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低血压,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等,钙拮抗剂和ACEI类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6) 癫痫:脑叶出血患者易合并癫痫发作,常见部分性发作或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GTCS频繁发生可导致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使病情加重。脑出血合并癫痫患者应给予抗癫痫药,频繁发作者可静脉缓慢推注安定10~20mg,用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
    (7) 中枢性高热:宜先行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可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3.75mg/d,逐渐加量至7.5~15.0mg/d,分次服用;或用硝苯呋海因0.8~2.0mg/kg,肌肉或静脉注射,1次/6~12小时。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卒中患者瘫痪下肢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进行性肿胀发硬,静脉血流图可确诊。勤翻身、被动活动或抬高瘫痪肢体可预防,可用肝素100mg静脉滴注,1次/天;或低分子肝素4000u皮下注射,2次/天。
    (9) 稀释性低钠血症:即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综合征,见于10%的脑出血患者,因ADH分泌减少,尿排钠增多,血钠降低,可加重脑水肿,应每日限制水摄入量800~1000ml,补钠9~12g;宜缓慢纠正,以免发生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脑耗盐综合征是心钠素分泌过高导致低钠血症,应输液补钠治疗。
    7.手术治疗 在选择的病例手术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然而,在STICH(幕上脑出血手术治疗)发现,与药物治疗相比,手术治疗总体疗效不显著(Mendelow 2005)。目前仅对幕下脑出血手术治疗原则达成了共识,小脑出血>3cm患者伴神经系统体征逐渐恶化或脑干受压和(或)脑室梗阻性脑积水应立即进行血肿清除手术(Broderick 2007)。手术方法包括开颅手术、无框立体定向穿刺、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内镜下手术效果较好。手术宜在发病后6~24小时内进行,预后直接与术前意识水平有关,昏迷患者通常手术效果不佳。在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中并未减少致残率或死亡率(Flaherty 2010)。
    8.康复治疗 脑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后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如患者出现抑郁情绪,可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
  • +预后
    高血压性脑出血多在30分钟,至多1小时内自行停止,但个别病例24小时后血肿仍扩大,多因活动性出血或早期再出血,多见于血压显著增高、饮酒史、肝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病后未卧床、长途搬运、甘露醇过度脱水等可为促发因素。预后与出血量、部位、病因及全身状况有关,脑干、丘脑及大量脑室出血预后差,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脑出血病死率较高,约半数病例死于病后2日内,部分患者可生活自理或恢复工作。如CT显示症状开始前数小时血肿仍在增大,常提示预后不良。再出血的风险取决于出血的病因,如脑淀粉样血管病导致脑叶出血,再出血风险较深部和基底节脑出血大。
  •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