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婴儿型全身性GM1神经节苷脂病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 -预防
  • +流行病学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GM1神经节苷脂存在于脑灰质、白质及周围神经组织中。GM1神经节苷脂病生化异常是溶酶体内β-半乳糖苷酶缺陷,使GM1神经节苷脂分子末端位的半乳糖不能被水解脱落,使GM1神经节苷脂在内脏、神经元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节细胞内蓄积。肝、脾及肾小球细胞可有硫酸角质素和半乳糖苷脂沉积,骨骼变化类似黏多糖贮积病Hurler型。本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分为三型:婴儿型(Ⅰ型)、少年型(Ⅱ型)、成年型(Ⅲ型)。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患儿出生时即可起病,表现觉醒障碍,出生后数日至数周表现反应低下,3 ~6个月后可有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或停止,最初肌张力减低,以后变为肌张力增高,伴腱反射亢进和锥体束征,常见痫性发作。
    2.新生儿面部有特征性异常表现,类似黏多糖贮积病(mucopolysaccharidosis,MPS),如宽的塌鼻梁、前额凸出、内眦赘皮、眼距宽、眼睑水肿、上唇长、齿龈增生、巨舌和耳位低等。由于这些表现及骨骼改变,称为假Hurler病,因Hurler病表现骨骼改变及与之不同的外貌异常(见本章第四节儿童早期遗传代谢性疾病,十、黏多糖贮积病)。
    3. 骨骼畸形可见肘关节和膝关节假性屈曲痉挛,脊柱后侧凸,头形大小不等,小颅畸形较巨颅畸形常见。眼部症状可见视力障碍、粗大眼震、斜视和眼底樱桃红斑等,见于约半数病例。肝大,有时脾大也是重要体征,可有四肢及阴囊水肿,脐疝、斜疝和严重皮疹等,多在3 ~4岁前死亡。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0%~80%的病例外周血淋巴细胞空泡样变,尿沉渣有泡沫细胞。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放射学检查可见骨膜下骨形成,长骨中段管径加宽及矿物质脱失,胸腰段脊柱发育不良及骨刺形成。
  • +诊断
    诊断:
    诊断可根据新生儿面部特征性异常,骨骼畸形,以及视力障碍、眼震、斜视及眼底樱桃红斑等眼部症状,肝、脾大,早期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等。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须注意与Hurler病鉴别,因后者也有外貌异常及骨骼改变。
  • +治疗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只能进行对症处理。
  • +预后
    本病(Ⅰ型)病程相对于Ⅱ、Ⅲ型进展较快,预后相对不良。儿童晚期后发病(Ⅱ、Ⅲ型)以肌张力异常、肌阵挛、抽搐发作、视力障碍及眼底樱桃红斑为特征性表现,进展缓慢,可存活成年,相对良性。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