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肝棘球蚴病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肝包虫病,又名肝棘球蚴病,是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肝包虫病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由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感染所致较常见的囊型包虫病;另一种是由多房棘球绦虫的虫卵感染所致的泡型包虫病。
  • -预防
    预防:
    在畜牧地区应广泛开展有关棘球蚴病知识的宣传。养成与家畜接触后和饭前洗手的习惯,不食未经洗净煮熟的食物,不喝生水。加强对家畜的管理和检疫、免疫工作,防止犬粪污染饮水、食物。不可用生的家畜内脏,特别是受感染家畜的内脏喂狗。病死家畜尸体应深埋或焚毁,切勿随地弃置,以免狗食后感染。组织牧区人群普查,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我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相继有包虫病病例的报道,流行区包括西藏、青海、四川、云南、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和陕西等地。
    1.传染源:
    家犬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狼、狐狸和猫。
    2.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人通过触摸感染犬的皮毛黏附虫卵,这些虫卵可随食物经口进入体内而感染包虫病。人不参与病原循环链。羊等家畜及鼠类,是食入了虫卵污染的草和水所致。
    3.高危人群:
    牧民、农民、饲养犬者、狩猎者和皮毛加工者。与犬接触密切的农牧民的感染机会较高。一般在儿童期感染,成年期表现出症状。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 肝囊型包虫病
    1.1 肝囊型包虫病病理学形态结构与生物学特性
    肝囊型包虫病病理学形态结构可分为外囊和内囊。外囊是在内囊周围形成的一层纤维包膜,病程长时外囊肥厚,厚度为1~2cm。内囊为包虫的本体,由两层构成,内层为生发层,外层为多层角质层。囊内容物有囊液、育囊、原头节、生发囊和子囊。囊液无色透明,囊壁破裂可使囊内容物外溢导致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亦可在腹腔内播散种植生成新的包虫囊。
    肝囊型包虫病的包虫囊呈膨胀性生长,对周围肝组织和主要管道产生压迫。直径每年增长1~4cm,其增长速度与寄生部位、患者年龄及病程长短等因素有关。因此,包虫生长病程分为3期:早期为生长旺盛期,中期为生长缓慢期,晚期为生长停滞期。
    推荐1:基于病理学形态结构中外囊是在内囊周围形成的一层纤维包膜,囊液外溢导致过敏反应,亦可在腹腔内播散种植等特点,应将包虫外囊完整切除达到根治。手术过程必须轻柔,避免过度挤压包虫囊致破裂,造成严重后果。术中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100mg氢化可的松。
    1.2 肝囊型包虫病分型
    建立一种大多数包虫病专家达成共识的肝包虫病标准化分型,对于包虫病的诊断、社区普查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手术、药物、穿刺介入)和疗效评价都是极其重要的。2001年,土耳其第二十届包虫病国际大会上通过专家组讨论,由世界卫生组织包虫病专家工作组(WHO/IWGE)在1981年Gharbi超声分型基础上,统一并简化其他各类囊型包虫病分型,制订出基本达到共识的分型方案。WHO/IWGE将囊型包虫病分为6型(简称WHO分型),列入《WHO包虫病诊断治疗纲要》并推荐应用。
    CL:囊型病灶(单房囊性占位,内容物回声均匀,B超检查结果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
    CE1:单囊型(包虫囊内充满水样囊液,呈现圆形或卵圆形的液性暗区。包虫囊壁与肝组织密度差别较大,而呈现界限分明的囊壁。本病的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为内、外囊壁间有潜在的间隙界面,可出现“双壁征”。B超检查示包虫囊后壁呈明显增强效应,用探头震动包虫囊时,在暗区内可见浮动的小光点,称为“囊沙”)。
    CE2:多子囊型(在母囊暗区内可呈现多个较小的球形暗影及光环,形成“囊中囊”的影像学特征性。B超或CT检查呈花瓣形分隔的“车轮征”或者“蜂房征”)。
    CE3:内囊塌陷型(肝包虫破裂后,囊液进入内、外囊壁间,出现“套囊征”;若部分囊壁由外囊壁脱落,则显示“天幕征”,继之囊壁塌瘪,收缩内陷,卷曲皱折,漂游于囊液中,出现“飘带征”)。
    CE4:实变型(包虫逐渐退化衰亡,囊液吸收,囊壁折叠收缩,继之坏死溶解呈干酪样变,B超检查示密度强弱相间的“脑回征”)。
    CE5:钙化型(包虫病程长,外囊肥厚粗糙并有钙盐沉着,甚至完全钙化。B超检查示包虫囊密度增高而不均匀,囊壁呈絮状肥厚,并伴宽大声影及侧壁声影)。
    WHO分型还将包虫的大小分为3类:直径<5cm,称为小包虫,记为S;直径为5~10cm,称为中等大小包虫,记为M;直径>10cm称为大包虫,记为L。生物学特征分为:有活性(1组:CE1型和CE2型),过渡型(2组:CE3型)或无活性(3组:CE4型和CE5型)。
    鉴于临床更关注包虫囊的大小和其主要并发症,2002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虫病临床研究所(XJHCRI)提出TDC临床分型(表1)。其主要特点是:T0~5(Type)代表相应的WHO分型外,用D(Mean Diameter)表示包虫囊平均直径(最大囊直径+最小囊直径)/2,C(Complication)表示伴有并发症。具有更多临床信息的TDC分型可以满足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需要。
    推荐2:WHO分型除超声形态和结构分型外,还包括了包虫囊肿的大小和生物学特征,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TDC临床分型提供WHO分型与临床表现相关的包虫囊平均直径和并发症等临床信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2 肝泡型包虫病
    2.1 肝泡型包虫病病理学形态结构与生物学特性
    肝脏是泡球蚴感染的主要寄生器官,病理学形态结构是无数直径为0.1~1.0cm的小囊泡集合而成,大体观一般呈单个巨块型,为淡黄色或白色的囊泡状团块,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肝泡型包虫病以出芽的方式或浸润方式增殖,不断产生新囊泡,深入组织,类似肿瘤,不仅可以直接侵犯邻近的组织结构,还可以经淋巴道和血管转移到腹膜后和远隔器官如脑、肺等部位,故有“虫癌”之称。发生肝外转移灶最多的部位是脑,其次为肺和腹膜后,心脏等部位罕见。一旦肝泡型包虫病发生肝外转移,则表明其预后不良,治疗不能单靠手术。
    推荐1:肝泡型包虫病浸润性生长方式决定了肝切除术是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有脑、肺转移特点,需要临床医师重视全身检查。
    2.2 肝泡型包虫病的分期和分型
    基于肝泡型包虫病的基本病理组织学和生物学病程发展演变过程可归纳总结为3期:(1)病灶浸润期。(2)病灶钙化期。(3)病灶液化空洞期。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泡型包虫病在肝内侵犯范围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可在临床上将肝泡型包虫病分为早、中、晚3期:(1)早期病灶局限于1个肝段。(2)中期病灶侵犯2个及其以上肝段。(3)晚期并发梗阻性黄疸、门静脉高压症、腹腔积液、肺或脑转移,出现消瘦、器官衰竭等。
    按照肝泡型包虫病病灶超声声像图的表现分为3种类型:(1)浸润增殖型。(2)纤维钙化型。(3)液化空洞型。
    依据CT检查表现可以将肝泡型包虫病分为3种类型:(1)实体性。(2)假囊肿型。(3)混合型。
    临床上肝泡型包虫病根据大体形态分为4种类型:(1)巨块型。(2)结节型。(3)空洞型。(4)混合型。
    2001年,德国Kern教授作为WHO/IWGE协作组负责人对肝泡型包虫病分型拟出PNM分型,这是目前WHO/IWGE共识的标准化分型。2002年,中国温浩教授根据临床需求并结合临床经验提出PIVM分型将肝泡型包虫病病灶范围、直接浸润和远处转移方向得到较全面明确的表述,对医师拟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见表3。
    推荐2:肝泡型包虫病超声分型简便,PNM分型是目前WHO/IWGE制订的标准化分型,而PIVM分型更贴近临床外科评判,易于统计研究,但较复杂。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肝包虫囊肿在临床症状上表现不一,随囊肿大小、部位和有无并发症而定。单纯性包虫囊肿早期,甚至当囊肿长到较大时可无明显症状,常在B超检查中被偶然发现,或偶有上腹部肿块始引起注意。当囊肿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上腹部胀满感、肝区隐痛,或压迫邻近器官而引起相应症状,如肿块压迫胃肠道时,可有上腹饱胀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压迫胆管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压迫门静脉可引起脾肿大和腹水。位于肝膈顶部的囊肿可使膈肌抬高,出现肩部放射痛,巨大者可压迫肺而影响呼吸。多数患者的病程中往往有过敏史,如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腹部检查时,常可见右肋缘略鼓出或上腹部局限性隆起;扪诊为圆形肿块,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有一定韧性或弹性,一般无压痛;叩诊肿块呈实音,有时可触及波动感或震颤(以手指叩囊肿:能扪出囊液冲击震颤感,称之为“包虫震颤”)。囊肿如位于肝上部,叩诊可发现肝上界上移,肋缘下可扪及被向下推移的肝脏。
    肝泡状棘球蚴病早期也无自觉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往往为期已晚。多数患者有明显的腹部体征,可扪及坚硬的肝脏实质性肿块,酷似肝癌。由于病程长,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消瘦。晚期病变累及整个肝脏,可出现黄疸、发热、腹水等症状。肝泡状棘球蚴病发生肺部或脑部栓塞者并不少见。
  • +并发症
    并发症:
    肝包虫囊肿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继发感染和囊肿破裂,两者常互为因果。
    1.继发感染 约10%~30%的肝包虫囊肿会继发细菌性感染。致病菌主要来自于胆管系统。囊肿在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压迫周围肝组织形成纤维性包膜。肝内小胆管常受压迫并被包入纤维包膜中。这些小胆管可破入囊腔。一般认为约80%的肝包虫囊肿与肝内胆管存在显性或隐性交通瘘,致病菌随胆汁经瘘口入侵囊肿而发生感染。肝包虫囊肿继发感染后的典型三联征包括寒战、高热、肝区持续胀痛和囊肿短期内迅速增大。囊肿的迅速增大使得原来对周围脏器的压迫症状更加明显,如受外力挤压、局部震动或行不正确的穿刺,容易发生破裂。实验室检查表现为白细胞升高,可伴有贫血;B超显示囊壁增厚、囊内回声不均,可见不规则强回声团块;CT扫描时囊液CT密度值升高,囊内可出现气体,并可伴有囊周组织水肿的表现。临床上应注意与肝脓肿相鉴别。
    2.囊肿破裂 肝包虫囊肿因各种原因发生破裂的机会,国内文献报道为12.9%。囊肿可自发破裂,尤其是继发感染后,由于炎性刺激使得囊液急剧增加,囊内压升高,破裂机会更大。某些外伤因素(如穿刺、挤压等)均可造成囊肿破裂。不同位置的囊肿可破入不同的部位,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1)破入胆道: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约5%~10%,可破入肝外胆管和胆囊,但多数破入肝内胆管。破入胆管的主要因素是囊肿压迫胆管壁造成后者的局部坏死。囊肿破入胆道时有胆绞痛、黄疸和荨麻疹3个主要症状,应与胆石症相鉴别。囊内容物阻塞胆管,特别是囊肿原已感染者,可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2)破入腹腔:位于肝表面的包虫囊肿易破入腹腔。破裂后囊内容物(包括囊液、子囊和原头蚴)进入腹腔,引起突发性腹痛和过敏性休克,而腹部肿块可骤然缩小或消失。囊液进入腹腔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症状,如囊肿原与胆管相通,胆汁流入腹腔可引起严重的胆汁性腹膜炎。已感染的囊肿破入腹腔则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内炎症很明显时可使原头蚴死亡,留下肉芽肿,但更为多见的是原头蚴存活下来,若干年后发育成多个囊肿,称为腹腔继发性棘球蚴病。肝包虫囊肿破入腹腔引起的急腹症应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急腹症相鉴别。
    (3)破入胸腔:位于肝膈顶部的包虫囊肿,尤其在继发感染后,可穿透膈肌破入胸腔,引起急性胸腔积液和过敏反应,以右侧胸腔多见。囊肿破入胸腔时常伴有阵发性剧烈咳嗽和刀割样胸痛。由于炎症使囊肿-膈肌-肺产生粘连,囊肿可直接破入支气管,形成囊肿-支气管瘘,如囊肿已与胆管相通,则形成胆管-支气管瘘。初时有咳血性泡沫痰,以后咳出带胆汁的痰和囊液、子囊、内囊碎屑等内容物,少数患者可发生窒息。
    (4)穿破腹壁:肝包虫囊肿继发感染后,可与腹壁粘连并穿破腹壁自溃,向体外流出囊液和囊内容物,形成经久不愈的腹壁窦道。
    (5)破入心包腔:位于肝左叶的包虫囊肿可穿透膈肌破入心包腔造成急性心包填塞。
    (6)破入肝静脉:少数肝包虫囊肿可破入肝静脉,进入肝静脉的囊内容物可造成肺动脉栓塞。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补体结合试验
    一般以羊或人的包虫囊液作为抗原。棘球蚴仍有活力的包虫囊肿患者阳性率可达70%~90%;包虫囊肿破裂或行包虫囊肿手术后短期内,由于人体吸收了较多的抗原,其阳性率更高。此法诊断价值不如Casoni试验,但对判断疗效有帮助。切除囊肿2~6个月后,补体结合试验转为阴性,如手术1年后仍呈阳性,提示体内仍有包虫囊肿存在。
    2.嗜酸粒细胞计数
    正常值小于6%,平均为2%。患肝棘球蚴病时升高,通常在4%~10%,少数可达20%~30%。嗜酸粒细胞显著升高常见于囊肿破裂病例,尤其是腹腔内破裂。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
    这两种试验均为酶免疫检测方法,患者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8%,假阳性率分别为1.9%和1.3%。个别肝癌患者可呈假阳性反应。
    4.包虫皮内试验(Casoni试验)
    其方法是采用手术中获得的透明的包虫囊液,滤去原头蚴,高压灭菌后作为抗原,用生理盐水稀释(1∶100~1∶4)后,取0.2ml作皮内注射,形成约0.3cm直径的皮丘,15min后观察结果。阳性标准为皮丘扩大或红晕直径超过2cm。如在注射后6~24h呈阳性反应,称为迟发反应,仍有诊断价值。肝包虫囊肿的阳性率可达90%,肝泡状棘球蚴病的阳性率更高。患肺结核、黑热病或其他绦虫病的患者可有假阳性反应。包虫囊肿坏死或感染化脓后可呈阴性反应。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见诊断
  • +诊断
    诊断:
    肝囊型包虫病影像学诊断:
    肝囊型包虫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目前,影像学检查对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较其他手段更可靠而直观,是肝囊型包虫病诊断的理想选择。
    超声检查(US):
    肝囊型包虫病具有典型的超声表现,肝内圆形无回声病灶,在暗区内可见浮动的小光点,出现“囊沙征”;囊壁光滑完整,仔细观察可见双层结构,出现“双壁征”;囊壁粗糙肥厚或周边钙化呈强回声,出现“弧形钙化”;内囊壁塌陷呈“水上浮莲征”;多子囊呈“蜂窝征”等。超声检查在肝囊型包虫病诊断及分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术后随访和不宜手术而行药物或穿刺治疗者疗效的判定,超声检查简单、快速、无创、无辐射、重复性好,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计算机断层成像(CT):
    CT检查不仅局限于对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CT血管成像(CTA)检查能够准确显示两型包虫病灶累及血管时的血管受压变窄、移位情况,CT胆管成像(CTC)检查可清晰直观地显示包虫病灶与胆管的关系,明确有无包虫囊破入胆管等情况,对术前准备、手术规划和术中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磁共振成像(MRI):
    MRI检查具有多参数、高清晰度等优点,对合并感染、破裂等继发性变化的复杂不典型肝囊型包虫病,应用磁共振水成像可清楚显示囊型包虫的细微结构从而帮助定性;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能非常清晰地显示包虫破入胆管以及是否合并有胆管的梗阻、破坏及邻近胆管的受压移位等信息,有助于临床制订手术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
    胆道造影检查: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是准确诊断肝囊型包虫病胆道并发症的方法,不但可以看到包虫囊与胆管的交通口、增粗的胆管内包虫内囊和(或)子囊碎片,还能够取出胆道包虫内容物及对胆道有效减压,又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单从诊断角度,MRCP检查基本上取代了有创性ERCP检查。术中胆道造影检查可准确定位肝囊型包虫病的包虫囊与胆管的交通口,为精准缝合胆管漏口提供依据。
    肝囊型包虫病免疫学诊断:
    肝囊型包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研究由来已久,其意义在于:
    (1)佐证影像学诊断或临床诊断。
    (2)无明显特征囊性影像学表现或无症状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3)对经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患者疗效随访评价以及对流行地区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亦具有重要价值。传统的卡松尼皮内试验(Casoni试验)由于假阳性率高(18%~67%)且主动致敏所致免疫干扰严重影响治疗后随访,故《WHO包虫病诊断治疗指南2001版》中对其予以废止。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法(IHA)、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法(DIGFA)等。XJHCRI研制的4种抗原组合胶体全快速诊断试剂盒,具有简便、高效、低耗及较好的灵敏度(>85%)和特异度(>85%)等优点,是流行病学调查和筛查以及基层医院诊断的首选方法。
    肝泡型包虫病影像学诊断: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肝泡型包虫病首选方法,尤其在临床随访中具有经济、无创、肝血流分析等优势。肝泡型包虫病在超声检查中呈强回声,外形极不规则,与周围肝实质界限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有多数点状、粒状及小环状钙化,后方伴有明显声衰减及声影。肝泡型包虫病的声缘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临床上较少见,有很高的检查依赖性和仪器依赖性,有一定的误诊率。近年来,血流连续性好的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和超声造影技术大大提高了超声检查临床应用价值,这两种检查方式可应用于肝癌与本病的鉴别诊断。
    (2)CT检查:
    肝泡型包虫病的CT检查图像为 不均质的实质性包块,增强后因为周围肝脏实质的明显强化而显示更清楚;病灶内部见小囊泡和钙化,以及中心可见液化坏死,共同构成“地图征”样外观;病灶邻近的肝实质边缘收缩凹陷以及健侧肝叶或段的代偿扩大有别于其他肿瘤。多排螺旋ACT重建技术可多方位和立体的显示病灶的位置,能够准确评价血管和胆道并发症。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中运用三维容积重建(VR)图像切割技术并结合阈值技术分别获得肝脏血管及肝泡型包虫病病灶的3D图像,加以不同颜色的伪彩一同显示。这种方法立体感强,病灶与邻近血管的空间关系显示较好。3D重组图像的优势除为手术医师提供更为直观立体的影像信息,除评价血管、胆管受侵犯情况外,还可用于肝切除剩余肝脏体积测定,进行手术方式的设计,预想手术进程。但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任何后处理过程中只会损失信息而不会增加信息。因此,临床医师应以原始图像为基础结合3D重组图像进行阅片。
    (3)MRI检查:
    MRI检查显示肝泡型包虫病为不规则实性病灶,浸润性生长,边缘欠清晰;病灶在T11、T21上均以低信号为主,尤其是在T21上的低信号为其特征性表现,但是小囊泡在T21上信号偏高;病灶内可发生液化坏死,表现为“熔岩征”或“地图征”;增强后病灶不发生强化,但因正常组织强化而使病灶的境界显示更清晰。MRCP检查可清楚显示肝泡型包虫病小囊泡,并显示病灶与胆道的关系。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可显示病灶与血管的关系。
    (4)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近年来迅速发展及推广的高新技术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技术显像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图像清晰。PET/CT检查的出现使包虫病影像学诊断与治疗技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使动态的定量评价正常组织或器官及病灶细胞代谢活动的生理、生化改变,获得分子水平的信息成为可能;实现了医学影像学从反映病灶及周围肝组织结构变化向其功能代谢变化的转变。所以对包虫病患者治疗前分期和分级诊断是否准确,全身是否有转移,可否行根治性手术,随访病灶是否复发或进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搭建了一个重要技术平台。
    (5)介入检查:
    介入血管及胆道造影技术虽然极少用于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但该技术可以精确地显示病灶与血管和胆道的关系。对于复杂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尤其术前需要胆道减压、选择性门静脉栓塞的患者,采用介入技术可以达到诊断同时治疗的目的。
    肝泡型包虫病免疫学诊断: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法(IHA),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法(DIGFA)等。
    部分纯化自然抗原Em2和自然加人工合成抗原Em2+对泡型包虫病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Em2抗原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98.0%。Em2-ELSA已被WHO确定为泡型包虫病免疫学诊断的参照指标,但手术切除或药物治疗后稳定期患者仍可出现高滴度阳性结果。鉴于采用单一的抗原诊断结果有部分假阴性,假阳性外有两型包虫的交叉反应性。温浩团队研制出了包虫组合抗原免疫学诊断新方法,对泡型包虫病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7.2%,提高了诊断和鉴别诊断准确率,既可用于临床诊断,更宜于大规模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近年来Ito和Craig认为天然Em18抗原对泡型包虫病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5%,交叉反应率低,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鉴别活动和非活动性病灶,是目前较好的一种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和病程随访意义的诊断抗原,但Em18抗原试剂盒价格昂贵,多应用于实验研究。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肝囊型包虫病鉴别诊断:先天性肝囊肿需要与单囊型肝囊型包虫病鉴别。先天性肝囊肿无流行病学史,囊壁较薄且光滑,无钙化,囊液均匀,无“囊沙征”、“双层壁”及“弧形钙化”等典型影像学特征,免疫学诊断多呈阴性反应。
    细菌性肝脓肿:需要与合并感染的肝囊型包虫病鉴别。肝囊型包虫病合并感染常是因包虫囊与胆道相通引起,外囊是无血管的一层纤维包膜,所以全身中毒症状轻,但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胆管炎表现。细菌性肝脓肿无流行病学史,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影像学检查示病灶囊壁及内部的分隔可见条状或点状血流信号或强化,亦可借助包虫免疫试验加以鉴别。
    肝泡型包虫病:液化空洞型肝泡型包虫病需要与单囊型肝囊型包虫病鉴别,钙化型肝泡型包虫病需要与实变型和钙化型肝囊型包虫病鉴别。两种类型包虫病从致病原、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免疫应用学、治疗原则及预后都不尽相同,其主要鉴别要点见表2。
    推荐5:流行病学史、典型影像学特征和免疫学诊断在肝囊型包虫病与其他疾病鉴别中起重要作用。
    肝泡型包虫病切除可行性评估
    肝泡型包虫病手术切除可行性的术前评估内容应包括病灶大小,数目,部位,与大血管或胆管关系,此外,患者的总体状态和肝脏储备功能及是否形成肝外转移病灶均是重要影响因素。
    (1)病灶的肝叶段定位是能否切除及判断手术困难程度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发展的CTA技术可重建至第6支门静脉分支,并以第3分支门静脉为标志三维、直观的彩色显像各肝段,并可以规划病灶切除的肝段范围。
    (2)肝泡型包虫病病灶的数目和大小:紧贴肝门大血管的单一病灶只要未侵犯,一般可以切除;多个病灶或巨大病灶只要在同侧肝三叶内,对侧肝有代偿性增大,一般可以切除;多个病灶位于肝左右叶,评估肝段精准切除后剩余功能性肝体积大于等于患者的必需功能性肝体积,可以一次性切除,如小于患者的必需功能性肝体积,可以分期切除。
    (3)肝泡型包虫病病灶与血管和胆管的关系是手术切除可行性评估关键。不能切除的重要原因是肝泡型包虫病较早就侵犯肝门重要血管及胆管,无法手术重建。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如MR连续动脉增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新一代螺旋三维重建成像(3D-DCT)等检查除了观察病灶部位、范围和边界外还可以清晰观察肝内血管、胆管和受侵犯情况。只要肝门血管胆管与病灶压迫推移关系或同一侧血管和胆管受侵者可以行半肝或扩大半肝切除,甚至部分同时侵犯对侧肝门血管及胆管者,也能在术前准确设计重建范围、评估难度,通过半立体肝切除或自体肝移植方式切除病灶。
    (4)肝外转移转移病灶的评估:肝泡型包虫病类似肝癌可逐步浸润扩增,还可增殖芽脱落,进入血流可继发远处(肺、脑)转移。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了解肝外转移情况,如限于一个肺段、叶内可选肺段或肺叶切除后行肝切除术或肝移植。脑转移患者一般认为失去了手术时机,药物则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但肝泡型包虫病出现并发症或通过药物治疗脑部病灶稳定者也可以考虑行肝切除术。
    (5)手术难度分析:肝泡型包虫病病灶巨大并有周围广泛浸润会带来术中难以预料的困难。因为病灶巨大、质地坚硬、周围浸润粘连使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狭小,分离时有可能损伤大血管或分破膈肌,手术创面大且时间冗长。一般术前充分准备调整患者状态,经多学科术前讨论制订贴近实际的手术方案和多种预案手术计划,由有经验的手术团队进行谨慎细致手术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6)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价:对肝泡型包虫病如病灶较大,需要大面积肝切除,尤其术前患者有长期化疗史,有黄疸、门静脉高压症等并发症者,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价非常重要。肝脏储备功能主要有功能肝细胞总数、血肝物质交换量及肝细胞的微粒体功能决定。虽然传统的Child-Pugh分级方法简单,但有时难以准确反映肝脏储备功能。肝脏吲哚菁绿排泄试验是目前应用最多,具有极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肝脏储备功能检测指标;肝细胞代谢消除功能测定利多卡因试验及半乳糖排泄试验是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便,诊断符合率高,是目前国外常用的方法;CT及MR三维成像技术不仅能测量出肝脏解剖学体积,还能测出实质性肝脏切除比例及剩余肝脏体积,两者均为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提供能正确估计肝切除量的有效方法。但无论哪一种检查方法都不能全面反映肝脏储备功能,且有部分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所以有不少学者把反映肝功能不同方面的指标综合起来分析评价,达到更准确、更全面地评估肝脏储备功能。
    推荐6:目前通过现代影像学技术,在术前通过多角度“透视”肝脏的解剖结构、病灶及其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根据三维立体重建图像预先制订出手术方案,进行计算机虚拟肝切除,并对切除的结果进行评价。对于肝泡型包虫病肝切除术首先应根据其部位及所在叶段确定解剖性切除的范围,并计算出相应拟切除范围的肝脏体积;其次需要通过计算机测定具备良好动脉和门静脉血供以及回流途径的功能性剩余肝体积;最后,再根据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患者是否可以耐受手术。
    剩余肝功能的保护
    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虽然健侧肝脏代偿性增生,但往往合并梗阻性黄疸、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等并发症,况且根治性切除涉及到健侧肝脏的脉管系统,所以要重视剩余肝功能的保护。
    (1)术前控制感染:对于液化空洞型肝泡型包虫合并感染或合并胆道侵犯引起胆管炎肝泡型需要介入穿刺引流合并感染的病灶液化腔、减压胆道、抗炎控制感染。尤其是对年龄大、胆红素水平高、感染持续时间长、长期抗炎治疗效果不佳、体能和营养状况差、手术肝切除范围大(切除肝叶体积>60%全肝体积)同时可能涉及肝门血管和胆道重建的患者术前控制感染可以有效降低术后严重感染、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术期病死率。常规行引流胆汁和液化腔液细菌培养有利于指导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
    (2)术前胆道减压:对于合并梗阻性黄疸时间长或伴有胆管炎、营养不良、血清TBil>200μmol/L且需要行大范围肝切除术(切除肝叶体积>60%全肝体积)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术前胆道引流减轻黄疸是必要的。术前胆道引流可降低胆红素或缓解胆管炎,提高剩余肝脏的储备功能,纠正严重的营养不良和凝血功能异常;通过胆道引流导管进行胆道造影检查,有助于术前准确评估胆管树的受累程度。因为梗阻性黄疸不利于肝脏再生,故选择性门静脉栓塞之前也需行拟保留侧肝叶胆道引流。胆道与液化空洞型肝泡型包虫液化腔相通者胆道引流的同时也要穿刺液化腔引流。胆道引流首先行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PTC)方法。
    (3)术前选择性门静脉栓塞(PVE):对于侵犯一侧肝门脉管的肝中叶泡型包虫病如果预留侧肝脏体积<30%全肝体积的患者,术前应选择对拟切除肝叶行PVE,可以诱导拟切除侧肝叶萎缩,待预留肝脏的体积和功能恢复后再行大范围肝叶切除术,可以有效提高切除率和降低术后肝衰竭的发生率。如有预留侧肝胆管有梗阻行PVE治疗前需先行预留侧肝叶的胆道引流以利于预留肝脏再生。
    (4)术中应尽可能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一般应避免采用Pringle全肝血流阻断。为减少术中出血,可采用仅阻断将要切除区域的部分入肝血流,将中心静脉压控制在≤5cmH2O(1cmH2O=0.098kPa)。而肝实质的离断可用超声吸引刀仔细分离,并必须仔细暴露和确切处理好每一处肝内管道结构,可采用电凝、钛夹和缝扎等不同方法处理不同管径的肝内管道结构,以保证手术创面没有出血和胆汁漏,切忌为片面追求速度而采用大块组织结扎的方法。
    (5)术后预防肝脏再损伤:术后保持术区及胆道充分引流、控制炎症、营养支持、保肝治疗提供肝细胞膜性结构成分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提供肝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物质以减轻肝脏负担;补充肝脏合成代谢物质以部分替代肝脏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纠正肝脏缺血缺氧状态,以利肝细胞修复和功能发挥;以血浆和Alb为主的机械人工肝疗法,既是一种替代疗法,也是广义的保肝治疗。
    推荐7:对剩余肝功能的保护贯穿于术前准备、影像学评估和手术规划、术中肝血流控制和肝实质分离以及剩余肝脏的处理、保护术后治疗等诊断与治疗全过程。
  • +治疗
    治疗:
    WHO包虫病指导纲要建议肝囊型包虫病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辅助治疗方法。
    彻底清除和杀灭包虫虫体而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手术方式有:(1)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术。(2)肝囊型包虫病外囊完整剥除术。(3)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4)肝囊型包虫病肝部分切除术。(5)肝囊型包虫病经皮穿刺引流囊液术。(6)腹腔镜肝囊型包虫病摘除术。
    适应证:(1)包虫囊平均直径>5cm的单囊型、多子囊型和内囊塌陷型肝囊型包虫病。(2)包虫囊平均直径<5cm,但位于肝脏第一、第二肝门,很可能带来严重并发症(如梗阻性黄疸、门静脉高压症、布加综合征等)的各种分型的肝囊型包虫病。(3)合并并发症的各种分型肝囊型包虫病。(4)包虫囊平均直径<5cm的单囊型、多子囊型和内囊塌陷型肝囊型包虫病,药物不良反应大,无法坚持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半年以上病灶继续变大的肝表面囊型包虫病。
    (1)肝囊型包虫病外囊完整剥除术:1965年法国医师提出完整切除包虫外囊的“根治性手术”的概念。后来,俄国Napalkoff提出外囊切除并列入手术规范(即Napalkoff Procedure)。近10年来,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个中心共计2168例患者的临床实践证实:肝囊型包虫病外囊剥除术(紧贴包虫外囊壁完整剥除外囊,或者减压后剥除外囊,称之为肝囊型包虫病外囊完整剥除术),可更好地解决术后复发、胆瘘、合并感染等难题。该手术方式可称为肝囊型包虫病的“根治术”,是根治性治疗肝囊型包虫病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适应证:理论上,手术史、包虫囊大小、形态、分型、数目不应作为肝囊型包虫病外囊完整剥除术的禁忌证指标,但包虫囊巨大,手术操作空间窄小,或包虫囊肿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无法游离,不能充分显露手术视野;包虫囊与周围肝组织间难以找到“潜在间隙”;包虫囊囊壁较薄易破裂者,建议改用其他手术方式。
    注意事项:①术前应常规行B超、CT或MRI检查,确认包虫囊的位置以及与周围重要血管和胆管的关系。②充分游离肝脏暴露包虫囊部位便于手术,操作要求动作轻柔。③外囊剥离过程中,把握解剖层次找出外囊与肝实质之间的“潜在间隙”是手术的关键。④靠近肝门及重要脉管的肝囊型包虫病在剥离外囊壁时,应注意避免损伤主要胆管或血管,粘连较紧时不要强行分离。⑤检查剥离面,有无胆汁漏,如见胆汁漏给予结扎修补。
    (2)肝囊型包虫病肝部分切除术:肝囊型包虫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外囊残腔存在。早在1965年法国医师已采用肝切除术达到根治肝囊型包虫病目的。尤其近年来随着肝切除技术的进步,该手术方式已成为根治肝囊型包虫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适应证:①多发包虫囊局限在一个肝段或叶内。②复发的厚壁包虫囊合并囊内感染或血性肉芽肿。③外囊残腔内胆汁漏长期带管或反复清创不愈。
    (3)肝囊型包虫病外囊次全切除术:肝囊型包虫病外囊完整剥除术虽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根治性手术方式,但对术者技术和器械条件的要求较高。强行剥除靠近肝门及重要脉管的肝囊型包虫病很可能损伤主要胆管或血管,带来严重并发症。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是在内囊摘除术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切除了外囊壁,使大部分包虫术后残腔变成“壁”,从而大大降低了术后因存在残腔带来的感染或胆瘘等并发症。另外,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对于紧贴肝门或周围解剖层次不清的外囊壁予以保留,降低了手术风险,缩短了手术时间。
    适应证:多次手术、病灶大操作空间狭小、病灶与周围粘连紧密、难以剥离者,囊壁较薄易破裂的单囊型,间隙难以找到的钙化型包虫囊、尤其在包虫囊肿紧贴肝门主要血管胆管,而分离困难者。
    注意事项:①术前应行CTA检查以定性、定位、定数、定量(大小),确定包虫囊部位与肝脏各管道的关系,估计手术剥除难度,规划手术路径;术中行B超检查确定与外囊关系密切的肝内重要管道的走形、接触范围及深度。②先常规行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术,然后于肝包虫外囊剥除并对于贴近重要血管及肝门重要结构的外囊壁则予以片切保留。③该手术方式因打开了外囊,理论上有复发和腹腔种植可能,但在囊周严密保护下先穿刺吸出囊液,摘除内囊,严格用高渗盐水处理残腔,同时通过外囊剥除切除大部分外囊,可以将复发率降到最低。
    (4)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术: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术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最常用的传统手术方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但该手术方式却存在着术后复发或播散种植、胆瘘及残腔感染等难治性并发症(10.8%~65.8%)的风险。其主要原因是术中囊肿破裂或穿刺时囊液外溢、头节或子囊播散种植腹腔,子囊黏附在残腔内壁亦可能造成原位复发。且一旦合并胆汁漏更易继发残腔感染,部分患者术后甚至需带管长达数年,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术中预防囊液外溢、原头节播散,处理胆瘘口和残腔是关键。
    适应证:符合上述手术适应证,全身情况能耐受麻醉和手术的原发性或复发性的所有类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
    注意事项:①切口部位和长度要以充分显露囊肿为原则。②术中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100mg氢化可的松,准备抢救过敏性休克,甚至心跳呼吸骤停等严重事件。③预防囊液外溢和原头节播散措施。
    局部杀虫剂规范化应用:①种类选择:多年来致力于包虫病研究的学者不断改进手术方式及操作方法以减少包虫病的复发及其并发症,并在此过程中发现术中辅以局部灭活剂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包虫病的复发,由此产生了福尔马林、甲醛、无水乙醇、双氧水等多种包虫病局部灭活剂,这些灭活剂杀灭原头蚴的同时对人体不良反应也较大,已基本被弃用。10%的高渗盐水借助其高渗作用使原头蚴脱水而死亡,是目前公认的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的头节局部杀灭剂,在预防腹腔内包虫种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②囊腔内注10%的高渗盐水必须保留10min以上,方能达到有效杀死原头节目的。
    (5)肝囊型包虫病腹腔镜包虫摘除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其在治疗肝囊型包虫病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减少术后疼痛、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等优点。手术方式包括完整包虫外囊切除术、内囊摘除术和肝叶切除术。考虑到包虫病囊液外溢播散种植的生物学特点,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首选完整包虫外囊切除术和肝叶切除术。
    适应证:①位于肝Ⅲ、Ⅳ、Ⅴ、Ⅵ段的单发肝囊型包虫病囊肿。②外囊壁要有一定厚度,一般>3mm。③靠近边沿的局限在一个肝段或叶内多发性肝囊型包虫病囊肿。④心肺功能好,能耐受腹腔镜手术。
    注意事项:①术中应采取严密措施保护囊肿周围组织或器官,防止包虫囊液流出污染周围组织及腹腔发生腹腔种植。②术前注射地塞米松,防止囊液外流发生过敏反应。③标本袋应确保无破损,以免囊液外漏造成术后腹腔种植,如取出困难可行扩大切口取出。④仔细检查剥离面,确认有无胆汁漏,如遇见胆汁漏应给予结扎或缝合修补,放置引流管。
    (6)肝囊型包虫病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1985年Mueller等首次通过B超引导穿刺抽吸囊液,后用10%高渗盐水反复冲洗囊腔,称其为PAIR(percutaneous aspiration and drainage)法,认为此法适用于不能耐受开腹手术患者。此方法主要用于单囊型肝囊型包虫病。对于多子囊型肝囊型包虫病的穿刺治疗,难以将多个子囊分别穿刺灭活,并且无论是10%高渗盐水或无水乙醇均不能有效破坏子囊壁,因此,穿刺治疗后原位复发率高达40%。该方法是1996年和2002年WHO/IWGE制订的关于《包虫病诊断和治疗纲要》(简称《WHO包虫病诊治纲要》)所推荐的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的具有诊断意义的介入治疗方法。
    适应证:主要用于不能耐受开腹手术的有包虫病手术史,客观上已造成肝表面与腹壁粘连的患者,或者不能确诊包虫复发或是残腔的患者,是单囊型肝囊型包虫《WHO包虫病诊治纲要》推荐的首选方法。
    注意事项:①穿刺点应避开其他器官和较大血管,同时,为防止穿刺处渗漏,应尽可能通过一定厚度肝组织。②穿刺时嘱患者屏气,进针要快,以防因呼吸动作而划破肝脏。穿刺成功后,要保证超声显示器始终显示针尖,针尖始终位于囊腔低位,以防因囊壁塌陷而使针尖脱离囊腔或损伤周围组织。③对于较大囊腔,可在穿刺冲洗后留置引流管5~7d,每天用高渗盐水反复冲洗4~5次,每天抽液量<10mL时可予拔管。④除术前应用抗过敏药物外,穿刺时还应注意,当穿刺进入囊腔后,应快速减压,避免囊液外溢引起过敏。⑤如抽出的囊液呈澄清的黄色或绿色,提示囊腔与胆管相通,此时禁用乙醇,以免引起胆管黏膜损伤,宜用无菌高渗盐水或选择开放性手术治疗。⑥硬化剂的注入量宁多勿少。为防止针道种植转移,在退针时,可滑针道注入少量硬化剂。另一方面,在术前和术后使用阿苯达唑亦可减少和预防复发。
    推荐6: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方式的选择要遵循根治性肝囊型包虫病外囊完整剥除术或肝部分切除术首选,肝囊型包虫病外囊次全切除术次选,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术再选的原则。腹腔镜肝囊型包虫病包虫摘除术和肝囊型包虫病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适应证要严格把握。
    药物治疗:包虫病的药物治疗已经成为主要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
    抗包虫药主要包括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中甲苯咪唑、阿苯达唑最为常用。阿苯达唑则是《WHO包虫病诊治纲要》推荐的首选有效抗包虫病药物。
    (1)药物治疗适应证:①全身状况无法耐受手术的包虫囊平均直径>5cm的单囊型、多子囊型、内囊塌陷型肝囊型包虫病。②包虫囊平均直径>5cm,但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单囊型、多子囊型、内囊塌陷型肝囊型包虫病。③包虫囊平均直径<5cm的单囊型、多子囊型、内囊塌陷型肝囊型包虫病。④手术及介入治疗前后辅助治疗。
    (2)药物剂型:阿苯达唑片剂、阿苯达唑乳剂。
    (3)药物剂量:阿苯达唑为10~15mg/(kg·d),早晚餐后两次服用。
    (4)药物疗程分为3类。
    术前预防用药:服用3~7d。
    术后预防用药:①根治性切除者(包括外囊完整剥除和肝叶切除)无需口服抗包虫药,定期随访(3~6个月)复查B超或CT,随访时间2年以上。②内囊摘除者术后预防性用药时间根据分型制订,囊肿实变型和钙化型定期随访,无需口服抗包虫药,而单囊型、多子囊型和内囊塌陷型服用3~12个月。
    治疗性用药:建议长期口服药物治疗,随访期间定期复查B超或CT,以判定疗效和用药时间。
    (5)包虫病药物疗效判定:基于对包虫病临床分型的研究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将影像学改变作为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评价标准如下: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缓解、继续加重,包虫直径增大等。
    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缓解或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影像学检查示包虫囊无明显增大,包虫囊直径缩小≥2cm或多个病灶减少>2个,内囊分离征象;囊内容物中回声增强,光点增强增多。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影像学检查示包虫囊消失或实变及钙化。
    (6)药物治疗注意事项:①如出现过敏或不良反应者短期停用或者改用药物剂型或者其他药物种类。②随访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如出现肝肾功能损害需停药,经治疗恢复后,可继续服用。③有妊娠计划的夫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妇忌用。
    推荐7:阿苯达唑片是国内外学者认为有效首 选抗包虫病药物。
    肝泡型包虫病治疗
    1 手术治疗:(1)肝泡型包虫病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性肝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泡型包虫病的首选方法,其原理是依照“无瘤手术操作”和“精准肝脏外科”的原理彻底清除包虫病灶,切除范围要求超过病灶边缘1cm的正常肝组织,以消除病灶增生活跃的“浸润带”,确保剩余肝脏结构完整和功能代偿。因泡型包虫病在肝内生长较慢,正常肝脏多有代偿性增大,其肝储备功能一般均良好,受累的大血管及胆道进行切除并修复和重建,对晚期泡球蚴带来大范围肝切除达到根治的可能。血管切除范围较大者行自体血管或人造血管移植。对病灶严重侵犯胆道,造成胆道梗阻者,可于梗阻段以上行胆肠吻合来重建胆道通路。对肝泡型包虫病位置较高侵犯膈肌者,完整切除病灶及受侵膈肌后,对其行修补术,对膈肌缺损较大者,可放置人工补片。
    适应证:①病灶局限于肝段、半肝或同侧三叶范围内,对侧肝有足够的代偿增大,肝脏储备功能一般均良好者。②有远处转移者,有肺转移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在切除肺部包虫后,仍可考虑行扩大性手术,其效果良好。而有脑转移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则由于脑部病变预后不佳而失去肝内病灶完整切除的机会。
    注意事项:术中避免过度牵拉造成巨块肝泡型包虫病病灶中心部坏死膜破裂外溢,造成局部感染。
    (2)姑息性手术:对晚期无法根治性切除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主要选择减少或预防黄疸、坏死液化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对机体和肝脏的损害,并延长生命或为肝移植争取时间为目的的治疗方法。治疗包括病灶姑息性肝切除术和介入外引流术。病灶姑息性肝切除术虽然创伤小但存在遗留活性病灶和胆汁漏长期带管的弊端,并且给以后肝移植带来诸多的困难。目前被各类介入治疗手段替代,尤其近5年活体肝移植及自体肝移植应用到晚期泡型包虫后基本废弃。介入外引流术包括PTC胆道内外引流,坏死液化腔引流等。
    (3)肝移植:肝移植已被公认为是终末期肝脏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实践认为肝移植可以作为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治疗选择。但由于肝移植费用高、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以及仍存在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等问题,故被视为外科手术治疗中的最后选择。根据患者条件不同主要有原位肝移植、活体肝移植、自体肝移植等。
    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肝泡型包虫病肝移植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国内外尚有争议。Bresson-Hadni等认为:对于无法手术治疗的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均应列入肝移植等待名单。Bresson-Hadni等和Koch等发现在45例肝泡型包虫病接受肝移植患者中,3例脑转移者术后均死亡;而7例肺转移者中,5例死亡,但其死亡原因均与肺转移无直接关系。因此,他们认为术前有脑转移者应列为手术禁忌证。而肺转移者则可不列为禁忌证。温浩认为对于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若无任何临床症状则暂不考虑肝移植。这是由于肝泡型包虫病生长相对缓慢,此类患者若坚持长期服用阿苯达唑等抗包虫药物可有效抑制蚴虫生长,在相当长时间内得以维持现状。一旦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如肝功能不全或肝衰竭)再考虑移植也不晚。脑、肺转移者经严格抗包虫药物治疗使病灶稳定后,仍适合肝移植治疗,尤其是自体肝移植,术后无需使用免疫抑制剂,避免了病灶的继续快速增长。
    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使用“三联法”免疫抑制剂治疗(环孢霉素A、硫唑嘌呤、泼尼松龙),环孢霉素A剂量依据全血中药物浓度而调节。同其他肝移植明显差别点在于肝泡型包虫病终末期往往合并严重的肝脏感染,故免疫抑制的使用与抗感染的平衡有一定难度。此外,长期服用抗包虫病药物(阿苯达唑、甲苯咪唑)是必需的,根据《WHO包虫病诊断治疗指导细则》推荐至少服药1年以上。
    (4)自体肝移植:体外肝切除+自体剩余肝脏移植是对患者因外科常规技术不能切除的病变部分进行切除,将剩余肝脏进行修整之后,再植入原来肝部位。该手术方式利用了肝移植中的低温灌注和静脉转流术,克服了肝缺血损伤和病变特殊部位的限制,兼有现代肝切除和肝移植两大技术特征,被认为是突破中央型肝病灶侵犯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常规手术无法根治这一禁忌的重大创新手术方式。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供肝来源紧缺和移植后排斥反应。而自体肝移植,既无须立即寻找肝源,亦不需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临床缓解供肝短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也解决了同种异体肝脏移植衍生出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一次移植,终生服药”。患者终生要靠药物控制排斥反应;不仅移植的费用高昂,药物维持的费用也很高;有些患者接受移植后,排斥反应严重,危及生命。肝泡型包虫病的病理学特点是慢性浸润性生长过程中,健侧肝脏往往代偿性增大,有足够质量体积的健侧肝脏修整后有再移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肝脏外科的手术指征,扩大了肝移植手术适应证,为肝泡型包虫病的根治性手术切除开辟了新的前景。
    (1)药物治疗适应证:①全身状况无法耐受手术者。②已失去根治性切除及肝移植机会的晚期多器官泡型包虫病。③等待肝移植患者。④手术前后辅助治疗。
    (2)药物剂型:阿苯达唑脂质体(医师指导下作为医院制剂使用)、阿苯达唑片剂、阿苯达唑乳剂。
    (3)药物剂量:阿苯达唑为10~15mg/(kg·d),早晚餐后两次服用。阿苯达唑脂质体药物含量10mg/mL,剂量为10mg/(kg·d),即1mL/(mg·d),2次/d。
    (4)药物疗程分为2类:①术前预防用药:服用7~30d。②术后预防用药:A.根治性切除或肝移植者需服用至少2年以上的抗包虫药物,用药疗程应根据B超、CT或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而定;B.姑息性手术者或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者则需终生服用抗包虫药物。
    (5)包虫病药物疗效判定:①治愈:泡型包虫病病灶消失;病灶完全钙化。②有效:泡型包虫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或B超检查具有以下特征之一者:病灶缩小;病灶未增大,回声增强。③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缓解,且B超检查示病灶无任何变化或进行性增大。
    (6)注意事项:①如出现过敏或不良反应者短期停用或者改用药物剂型或者其他药物种类。②随访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如出现肝肾功能损害需停药,经治疗恢复后,可继续服用。③有妊娠计划的夫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孕妇忌用。
    推荐9:阿苯达唑是国内外学者认为有效首选抗包虫病药物。
    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按循证医学的证据或结论进行疾病治疗已成为现代医学的显著标志,个体化治疗与循证医学是统一的。循证医学与个体化医疗的关系是宏观与微观,群体证据与个体应用的关系,两者实际上是一致的。一方面,临床医师在制订肝泡型包虫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时必须掌握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在循证医学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可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循证医学也不排除个体化治疗明确指出在应用证据时应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患者自身意愿选择适宜的方案,循证医学绝不是菜单式治疗,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应仔细观察不同个体的差异,结合临床经验和最佳证据,为患者制订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随着肝移植技术的发展,对大部分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能够做到根治性治疗的目的,但因肝泡型包虫病合并多器官转移失去肝移植机会、肝泡型包虫病合并严重胆道感染和(或)病灶感染不能及时行自体肝移植或肝切除、缺少肝移植肝源等目前仍是根治性治疗的最大难题,需要部分患者进行个体化药物、介入、多次手术等综合治疗达到最终的根治。
    推荐10:晚期合并严重并发症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进行个体化药物、介入、多次手术等综合治疗。
  • +预后
    单纯的包虫囊肿经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一般不致造成死亡。根据国内资料,本病手术死亡率为1.2%~4%,死亡原因为肝功能衰竭、合并感染、囊肿破裂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等。手术后复发率约为12%,主要原因是手术时不慎误将头节或子囊遗留在腹腔内或因术中囊肿破裂、穿刺时囊液外溢,使头节或子囊污染腹腔,引起继发性的囊肿形成。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