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脑膜炎奈瑟菌肺炎
-
-概述
概述: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主要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至于脑膜炎奈瑟菌肺炎,有不少人认为是继发于脑膜炎奈瑟菌败血症的一种少见的化脓性迁徙合并症。实际上,1907年首次报告后,已有许多资料表明脑膜炎奈瑟菌可作为原发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引起原发性脑膜炎奈瑟菌肺炎。该菌又称脑膜炎双球菌,为需氧革兰阴性球菌,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选择性培养基利于痰标本中脑膜炎奈瑟菌的分离和鉴定。根据菌体荚膜层的多糖,目前至少可分13种血清型。其中A.B.C.X.Y.Z和W-135型在临床上日趋重要。据统计资料分析,过去10余年中在普通人群及医院内人群中,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血清型为Y型和W-135型,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呼吸道感染了流感病毒或腺病毒的人群更具有易感性。其病理改变为渗出性化脓性炎症,沿肺泡或支气管肺泡分布,个别呈大叶浸润甚至肺组织坏死和脓肿形成。
-
-预防
预防:1.消除传染源 脑膜炎奈瑟菌主要经飞沫传播,故就地治疗隔离病人,消除传染源是非常必要的,通常至少在治疗的头24h应隔离可疑的病人。2.药物预防和疫苗预防 药物和疫苗预防对于降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是安全和有效的,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对带菌者或易感人群,可用青霉素、利福平、米诺环素进行药物预防,或应用含有A、C、Y、W-135血清型的四价疫苗接种进行免疫预防。但药物和疫苗预防能否保护易感者预防呼吸系统的原发感染,目前尚无这方面的资料,尚待观察研究。
- +流行病学
- +病因
- +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 +其他辅助检查
- +诊断
- +鉴别诊断
- +治疗
- +预后
请给以上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