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妊娠期埃克病毒感染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埃可病毒(echo virus)及柯萨奇病毒引起的脑膜脑炎约占病毒性脑膜炎30%。该病毒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和散发。此外,埃可病毒尚可引起心肌炎,流行性肌痛,呼吸道疾病和出疹性疾病等。早孕期埃可病毒感染可累及胎儿。
  • -预防
    预防:
    加强预防、隔离,加强病房空气消毒,积极治疗医护人员隐匿性感染。第一孕季感染的孕妇应作系统检查,排除胎儿畸形。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感染。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人类为传染源。隐性感染者和健康带病毒者的数量约50~100倍于患者,因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病毒通过粪便和呼吸道排出体外,而以前者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个月以上。
    2.传播途径 粪到口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而拥挤的居住条件和密切的接触则可促进病毒的传播。缺乏特异性抗体的人易受感染,有些原来具有特异性抗体的可受到再感染。在家庭内传播率高,与原发病例排出病毒的持续时间较长有关。除直接传播之外,还可通过污水和苍蝇污染食物和饮用水而传播。
    空气飞沫传播已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在鼻分泌物中比咽分泌物的量多。
    3.易感性与免疫力 通过血清中和抗体的检测,可获知各年龄组人群的易感性,一般为年龄越小,易感性越高,免疫力随年龄而增长。各型特异性中和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经胎盘和母乳由母体被动转移至婴儿。肠道内的局部抗体亦有保护作用。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病毒侵入人体后繁殖复制,达一定程度后侵入血循环中,形成第1次(次要)病毒血症,此时患者可出现轻度不适或全无症状。病毒随血流进入各种靶组织,并在其中继续繁殖,导致组织细胞发生损害;同时再次侵入血循环(第2次或主要病毒血症),使各种靶组织又一次遭到病毒的侵袭。临床症状一般发生于组织细胞损害出现后及第2次病毒血症时。
    在潜伏期的后一阶段或前驱期,并在此后的1周左右,病毒可自咽洗液或咽拭中被分离出。自粪便或肛拭中分离出病毒的时期则较长,可达2周至1个月之久,少数病例甚至在病后70天仍呈阳性;患病后的第1周的阳性率最高,以后逐渐下降。病毒还可以从患者的脑脊液、血液、尿、胸腔积液、心包液、骨髓等处检出。在死亡者的各种脏器如心、脑、肝、脾、肾、睾丸、肌肉等中也可分离到病毒。
    病毒在体内的不断繁殖复制使人体产生一种具有抑制病毒复制的干扰素,当干扰素及特异性中和抗体在血中出现时,病毒即自血循环中消失。唾液及肠分泌物中的分泌型IgA是各种免疫球蛋白中最早出现者,有阻抑病毒自消化道侵入体内的作用。继而在血中出现IgM,自病程第1周起迅速上升,而于3~4周内下降或消失。IgG型中和抗体于感染后7~14天出现,3~4周内达高峰,并可维持多年。补体结合抗体与中和抗体同时出现,但仅维持2~3个月。
    部分病毒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仅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无病毒血症。病毒局限于呼吸道黏膜表面,并随着呼吸道分泌物而排出。粪便中无病毒。
    组织损伤主要通过病毒在细胞内复制产生抑制因子,抑制细胞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合成,而导致细胞破坏。但在某些肠道病毒中,免疫应答引起的组织损伤可能是疾病迁延的原因。如在心肌炎时早期组织损伤可能由病毒复制引起,后期病变则与免疫应答有关。
    埃可和柯萨奇病毒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与脊髓灰质炎病毒所引起的病变相似,但柯萨奇B组病毒则同时可引起灰质和白质的病变,在婴儿中,常累及脑干。病毒引起的心肌炎表现为间质的单核细胞浸润,伴有一定程度的水肿和心肌纤维坏死,左心室扩张及肥厚。部分病例有心包炎,偶可引起心内膜炎。心包炎通常为纤维素性,但也有渗出性的。心内膜肉眼可见心瓣膜游离,边缘有疣状突出,镜下为致密纤维组织及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此外,尚可观察到肝炎(局灶性细胞浸润)及胰腺炎等。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同型病毒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综合征,而不同型的病毒又可引起相似的临床表现。
    1.脑膜炎 潜伏期5~21天。有发热、头痛、呕吐,并有肠胃道和呼吸道症状如腹泻、腹痛、喉痛等。脑膜刺激征通常在起病1~2天内出现。皮疹呈淡红色,后成黑色,可出现在面、颈、胸、躯干及四肢。病程为5~10天,大都可以恢复。
    2.脑炎、类脊髓灰质炎 脑炎的临床表现与乙型脑炎相似,有发热、神志障碍、惊厥、昏迷等。埃可病毒2、4、6、7、9、11、30型可引起类脊髓灰质炎麻痹,但一般神经体征很快恢复,很少留有后遗症。
    3.埃可3、9、11型等尚可引起新生儿严重全身性感染,其症状与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者相似,有发热、青紫、呼吸困难、腹泻、嗜睡等症状。
  • +并发症
    并发症:
    严重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继发细菌感染。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病毒分离 取咽拭及粪便做病毒分离,疾病早期从脑脊液、血液及活检或尸解组织分离病毒。
    2.血清免疫学试验 取病程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型特异的抗体水平,可做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各项辅助检查。常规作X线、B超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作脑CT等检查。
  • +诊断
    诊断:
    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一家中多人发病等有诊断参考意义。有近期内本地区流行的资料在诊断上尤有价值。
    2.临床特征 一些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对协助诊断有价值。白细胞总数正常、双峰热等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3.确诊依据 ①从患者的各种体液或分泌物如脑脊液、血液、胸腔积液等,或尸检脏器如心、脑、肝、脾等中分离出病毒;②用双份血清作中和试验(或其他血清学检查),抗体效价上升4倍以上;③在患者中的病毒分离率远高于未接触患者的正常对照组;④无其他已知病原体能引起此类综合征,而从患者的咽洗液、咽拭、粪便、肛拭等之中却能重复分离到同一病毒,并从周围接触者中也检出相同的病毒。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与其他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性疾病相鉴别。
  • +治疗
    治疗:
    1.由于大便、口咽部分泌物为唯一的感染源,故应注意病人的消毒隔离,尤应防止婴幼儿受到感染。
    2.孕早期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很少发生畸形,故应慎重考虑是否终止妊娠。
    3.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急性期要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营养,呕吐腹泻者要注意纠正脱水和酸中毒;有惊厥及严重肌痛者给镇静剂和止痛剂;出现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时应及早给氧、快速洋地黄化和利尿等措施。
    4.继发性细菌感染的治疗 根据送检标本(如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 +预后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