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维生素E缺乏症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包括8种生育酚,其中作用最强的是D(右旋)α-生育酚(αtocopherol)。当各种原因引起血浆D(右旋)α生育酚水平低于正常时就引起维生素E缺乏症(vitamin E deficiency)。
  • -预防
  • +流行病学
  • +病因
  • +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至今未能将维生素E缺乏作为一个有明确定义的综合征来认识。成年人由于体内有维生素E储存,即使膳食缺乏或吸收不良,也需要数年才使血浆维生素E水平降至缺乏范围,且成年人已成熟的神经系统对维生素E缺乏的耐受力较强,常在5~10年后才出现神经方面异常。而在儿童则相反,如在婴儿期即有维生素E吸收不良者,很易发生重度维生素E缺乏,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迅速发生神经症状,主要影响脊髓后束和脊髓小脑束。表现为深层肌反射消失,本体感觉、振动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眼肌麻痹(眼移动障碍)、视野障碍、肌肉疲软。尤其在早产儿体内维生素E储存更少,肠道吸收能力低,生长速率快,更易发生缺乏。常出现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增多、脑室内出血、水肿、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和肺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危险增加。
    目前正在研究正常偏低的维生素E营养状态对动脉粥样硬化、癌、白内障生成以及涉及老龄化的其他退行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补充维生素E和抗氧化剂可能降低上述疾病的发生率。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 +其他辅助检查
  • +诊断
    诊断:
    除病史和临床表现外,血清维生素E的浓度测定是最常用的方法。正常血清维生素E平均值为1mg/L,0.5~0.7mg/L为不足,<0.5mg/L为缺乏。但在血清类脂水平高时,血清维生素E的水平会升高,即使在维生素E缺乏时也是这样。因此最好的方法是测定维生素E与血清类脂的比例,成年人比例<0.8mg/g,婴儿比例<0.6mg/g为缺乏。维生素E/胆固醇<2.8mg/g也有诊断价值。
    此外,红细胞溶血试验(red blood cell haemolysis assay)也可以用于临床诊断,将红细胞与2%~2.4% H2O2保温3小时后,如果溶血率>5%提示有维生素E缺乏。
  • +鉴别诊断
  • +治疗
    治疗:
    人类由于维生素E摄入不足引起缺乏症状是极为罕见的,因维生素E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其最丰富的来源是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和红花油等,在麦胚、坚果类及其他谷类和绿叶蔬菜中亦有。在肉类、鱼类、动物脂肪、乳类和多种水果中含量较少。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膳食维生素推荐摄入量见表1。由于多不饱和脂肪酸易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因此当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增高时,维生素E的需要量也增高。对成年人有人建议每克多不饱和脂肪酸约需要0.4mg的维生素E。
    表1 中国居民维生素E膳食参考摄入量
    人群维生素E(mg α-TE/d)
    AIUL
    0岁~3-
    1岁~6150
    注:AI:适宜摄入量;UL:最高摄入量
    维生素E治疗剂量差别很大,成人可耐受每日200~800mg,而不出现有害作用。严重吸收不良患者和β脂蛋白缺乏时需给予大剂量维生素E,每天200~600mg是适当的。一般认为大剂量维生素E是安全的,但也有报道每天800mg的剂量使脑出血的发病率有轻微增加,摄入1000mg时可有视觉模糊、恶心、胃肠胀气和腹泻。在早产儿维生素E大剂量静脉注射使早产儿患脓毒血症的危险增高,可能是抑制了中性粒细胞的杀伤力,当口服大剂量时易引起早产儿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预后
  •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