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小儿颚口线虫病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颚口线虫属于泡翼总科(Physalopteroidea),颚口科(Gnathostomatidae),颚口属(Gnathostoma)。本属目前已被认定的有12种,其中在我国已发现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Owen,1836)、刚棘颚口线虫(G.hispidium,Fedtchenko,1872)和杜氏颚口线虫(G.doloresi,Tubangui,1925)3种,本节主要阐述前2种。颚口线虫成虫通常寄生于哺乳类动物的胃、食管、肝脏和肾脏,幼虫也可侵入人体,导致颚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s)。
  • -预防
    预防:
    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鱼、鸡、鸭和猪肉类是预防本病的首要措施。鱼体内的颚口线虫在70℃下5分钟或在浓醋中浸渍5.5小时可被杀死,故烹饪时可采用相应措施保证食用安全。此外,还应防止切鱼所用的刀具、砧板、餐具以及手等的污染,以免感染。
    由于幼虫可穿透皮肤进入体内,因此在流行区经常处理各种肉类的人员,建议戴橡皮手套进行作业。在流行区未经处理的水,特别是取自浅井或地表蓄水池的水,有机会受到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尸体崩解后释出的活虫污染,因此饮水卫生也十分重要。在发现淡水鱼自然感染本虫的地区,还应加强对犬、猫、猪等的普查和管理。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分布与危害
    人体病例见于日本、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和我国,以日本、泰国最为严重,可能与有食生鱼的嗜好有关。墨西哥和喀麦隆也有此虫或疑似此虫寄生人体病例。人的感染也可由于生食猪肉或鸡、鸭所致。我国江苏洪泽湖区淡水鱼感染严重,当地居民又有“快炒乌鱼片”的饮食习惯,曾对该地区398头猪进行解剖,发现平均感染率为34.9%。我国目前已报道约36例颚口线虫病,其中1例由刚棘颚口线虫引起,其余35例由棘颚口线虫引起,感染的趋势是女性多于男性。
    2.流行环节
    (1)传染源:棘颚口线虫的终宿主(猫、狗等)以及转续宿主(蛙、蛇、鸭、猪等)都是传染源。刚棘颚口线虫的终宿主(猪和野猪)和转续宿主(鱼类、蛙和啮齿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被颚口线虫蚴感染的人为转续宿主,不会再感染他人,故人不是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人体感染棘颚口线虫主要途径是经口感染,其方式为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早期第三期幼虫的鱼、鸡肉,也有生食鸭肉、猪肉和泥鳅而致。除经口感染外,也有从皮肤侵入或经胎盘感染的病例报告。泰国已报道2例婴儿皮肤颚口线虫病,其中l例是刚出生3天的婴儿,在胸部皮肤取出1条颚口线虫幼虫;另1例是1个月的婴儿从脐部皮肤取出1条颚口线虫幼虫,表明人体颚口线虫病可通过胎盘途径传播。刚棘颚口线虫与棘颚口线虫类似。
    (3)易感人群:人群对颚口线虫病普遍易感,与年龄、性别无显著关系。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人不是颚口线虫的适宜宿主,除个别病例外,可见的虫体多为第三期幼虫或未成熟的早期成虫。虫体的机械损伤及其分泌的毒性物质是主要致病因素。棘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在胃中经消化脱囊释出后,穿过胃壁移行至肝脏与其他组织内。幼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只能在人体内长期游走而造成组织损害和病变,可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损害部位极为广泛。感染的幼虫多为1条,但亦有数条者。病理变化为寄生虫性肉芽肿,由嗜酸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与巨噬细胞组成。幼虫在组织中游走时,除产生机械性损伤外,还能分泌、排泄一些对人体有毒性作用的物质,诱发机体产生中毒与变态反应,从而加重病理损害。该毒性物质是由食管分泌的,其成分含有类乙酰胆碱、透明质酸酶和蛋白水解酶等物质。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患者于感染24~48h后可出现低热,全身乏力,荨麻疹,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寄生后所引起的病变主要是在移行时对全身各处,特别是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的损害,致病部位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身各处。按照引起的病变部位可分为皮肤型和内脏型。
    1.皮肤型
    颚口线虫侵入人体后可在人体各处皮下游走,可使人体多处发生肿块。由于虫体有游移的特性,在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间或皮下组织内形成隧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周身可间歇地出现移行性肿块,并伴有轻度发红、水肿、疼痛和痒感。虫体如近于体表,则发生皮肤硬结、匐行疹,伴有剧痛。皮肤颚口线虫病患儿健康状况正常,但血液检查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在10%~75%范围之间。
    2.内脏型
    由幼虫在人体各脏器间游走所致。此型病例在各脏器均有报告,包括肺、气管、胃肠道、尿道、子宫、阴茎、眼、耳、脑和脊髓等。其临床表现随寄生部位而异,除可出现间歇性移行性肿块和局部水肿疼痛外,损害部位常出现急性和慢性炎症,并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也常有并发出血、组织坏死和纤维化形成等,甚至在结肠壁上形成类似恶性肿瘤的包块。幼虫进入眼、脑的比例相当高,后果较严重。可有严重的神经根痛、四肢麻痹或突然从昏睡到深度昏迷导致死亡。
    (1)肝脏病变:幼虫移行至肝脏可引起右上腹隐痛或胀痛,肝大。常伴食欲减退、恶心、疲乏等症状。
    (2)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以神经根-脊髓炎、脑膜脑炎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较为多见。若幼虫移行至脊髓腔,则可刺激神经根,引起剧烈疼痛伴烧灼感。数日后出现肢体瘫痪或轻瘫。瘫痪以截瘫为主,伴尿潴留。若幼虫钻入头颅内,可引起脑膜、脑组织病变,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脑神经瘫痪或肢体瘫痪。幼虫钻入蛛网膜下腔易造成出血,患者表现为突然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血性而含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本病病变常较广州管圆线虫病重,病死率亦较高,后遗症亦较常见。
    (3)肺部病变:常于皮肤颚口线虫病持续数月或数年后发生,出现咳嗽、胸痛、气促与咯血,可致胸腔积液或积血。偶尔虫体可随痰被咳出。
    (4)眼部病变:可引起外眼病变与眼内病变。前者表现为眼眶周围炎,出现眼痛、流泪、怕光、眼球周围红肿等。后者则表现为虹膜炎、前房或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剥离等,严重者可致失明。用眼裂隙灯检查可在结膜下、前房或玻璃体中发现棘颚口线虫蚴。
    (5)胃肠病变:幼虫寄生于肠壁中,形成肠壁肿块,可致不完全性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便血、呕吐等症状,偶可在腹部扪及包块。
    (6)泌尿道病变:较少见,幼虫偶可穿过膀胱组织,随尿液排出。此时可出现血尿,排尿异物感。
  • +并发症
    并发症:
    棘颚口线虫蚴穿破皮肤可继发细菌感染,幼虫寄生于肠可致不完全性肠梗阻,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致癫痫、肢体瘫痪和脑疝等,进入眼球可发生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剥离和失明等。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查
    皮肤型可经外科手术取得虫体并进行鉴定。我国的3种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的肠道上皮细胞核数目有明显不同,棘颚口线虫肠上皮细胞3~7个核,刚棘颚口线虫大多有1个明显的核,杜氏颚口线虫有2个核。此方法在临床诊断和鉴定虫种上具有重要意义。
    2.免疫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可以确诊颚口线虫病,但不是所有的皮肤型颚口线虫病患儿都能取出虫体,而内脏型颚口线虫病患儿更难获取虫体,因此免疫学检查技术为颚口线虫病实验诊断的重要手段。
    (1)皮内试验:使用0.05ml的1:50000棘颚口线虫幼虫或成虫抗原的生理盐水溶液作皮内试验,15分钟后观察反应,丘疹直径超过10mm以上,外周有红晕者为阳性。
    (2)沉淀反应:血清沉淀反应和尿沉淀反应能早期发现患者,并在摘除虫体后迅速转阴,有考核疗效的价值。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儿血清中抗颚口线虫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其他免疫学检测方法。棘颚口线虫的大部分特异性抗原成分存在于体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中,为去糖基化蛋白,分子量在29kDa以下,因此应用此抗原可提高试验的特异性。
    (4)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用幼虫虫体或幼虫的表皮、食管、肌肉细胞等组织制成切片,检测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中的特异性抗体,可获得较好的结果。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用眼裂隙灯检查可在结膜下、前房或玻璃体中发现棘颚口线虫蚴。
    根据临床需要作X线检查、B超检查、心电图和CT等检查。
  • +诊断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病前患者有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蛙、鸡等肉类史。
    2.临床表现 皮肤颚口线虫病患者出现游走性皮下肿块,可伴发热、荨麻疹、瘙痒等。内脏棘颚口线虫蚴病患者则出现肺、眼、脑、肝等器官病变的相应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者可同时存在皮肤颚口线虫病与内脏颚口线虫病。
    3.实验室检查资料 外周血液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常明显升高。皮下肿块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为嗜酸性肉芽肿。若能发现棘颚口线虫蚴则可明确诊断。以棘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作为抗原,用ELISA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有助于本病诊断。然而,免疫学研究已发现棘颚口线虫蚴与广州管圆线虫蚴有部分交叉免疫原性。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作鉴别诊断。
    1.广州管圆线虫病 发病前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螺史,较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常以持续性头痛、全身酸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剧烈而脑膜刺激征则常较轻。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皮疹、局部皮肤痛觉过敏、胸痛,以及表情淡漠、肢体瘫痪、病理反射、视力减退、脑神经损害征、嗜睡与昏迷等脑膜脑炎表现。眼底检查可出现视盘水肿、视网膜静脉扩张。多无皮下游走性肿块。外周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中抗广州管圆线虫蚴IgG及IgM抗体阳性。
    2.猪囊尾蚴病 发病前有进食生蔬菜史,较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常以持续性头痛、癫痫、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可同时出现多发性皮下结节。头颅影像学检查可见脑组织中有囊性占位性病变。皮下结节活检可发现猪囊尾蚴。外周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中抗猪囊尾蚴IgG及IgM抗体阳性。
    3.曼氏裂头蚴病 发病前患者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虾、蟹、鱼肉史,较常出现发热、皮疹,多有皮下游走性肿块。皮下结节活检可发现曼氏裂头蚴。外周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中抗曼氏裂头蚴IgG及IgM抗体阳性。
    4.斯氏狸殖吸虫蚴病 发病前患者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虾、蟹、鱼肉史,较常出现发热、皮疹、咳嗽、胸痛、吐血丝痰,少有皮下游走性肿块。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有片状或条索状病变。外周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中抗斯氏狸殖吸虫蚴IgG及IgM抗体阳性。
    5.犬弓首线虫蚴病 发病前患者常有与狗密切接触史,较常出现发热、皮疹、胃纳减退、疲乏、右上腹隐痛等,少有皮下游走性肿块。发热多为37.5~39℃常呈间歇热型。超声诊断仪检查可发现肝内有片状或条索状实质性病变。数日后肝内病变的部位可发生移动。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血清中抗犬弓首线虫蚴IgG及IgM抗体阳性。
  • +治疗
    治疗:
    1.皮肤型颚口线虫病治疗
    皮肤型颚口线虫病患儿,采用外科手术摘除病灶内幼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出现移行症的患者,可切除虫体移行终端针尖般大小的丘疹以达到治愈目的。有的病例在切除肿块时虽未能除去虫体,但事后发现虫体会自动由伤口逸出。
    2.内脏型颚口线虫病治疗
    对于内脏型颚口线虫病,特别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患儿,需要在虫体严重损伤器官或死亡前,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化疗。对于严重病例,如脑颚口线虫病患儿,应采取支持和对症治疗。
    3.眼颚口线虫病治疗
    以手术摘除棘颚口线虫虫体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可加重病情,甚至可导致失明。由于眼颚口线虫病患儿的其他组织常同时存在棘颚口线虫,因此在手术摘除眼内棘颚口线虫虫体后仍宜应用药物治疗。
    4.药物治疗
    人体颚口线虫病目前尚未有理想的治疗药物,阿苯达唑有一定疗效,7mg/(kg·d),分2次服用,疗程7~14天。棘颚口线虫虫体受药物刺激而兴奋、挣扎,有时可钻出皮肤,但亦有加重病情的可能性。个别反复出现匐行疹、移行肿块或脑、肺部实质脏器病变者可重复数疗程。复方甲苯达唑对本病也有一定疗效。4岁以上儿童剂量每天200mg,疗程为7~14天。
  • +预后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