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尿蛋白质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分类名称
    一级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二级分类:尿液检查
  • -英文名称
    urine protein
  • -别名
  • -概述
    概述:
    正常人尿内仅有少量蛋白质,当尿内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或常规定性方法阳性时,称为蛋白尿。蛋白尿可见于生理性和病理性的情况。
  • +原理
    原理:
    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加稀醋酸使接近白蛋白等电点,促使蛋白质沉淀。同时,加酸还可以溶解碱性盐类。
  • +试剂
    试剂:
    5%(V/V)醋酸溶液。
  •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1)取大试管1支,加入尿液至2/3试管高度处。
    (2)斜持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待上部尿液煮沸。
    (3)滴加5%醋酸液2~3滴,轻摇,再加热至沸,立即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结果。
  • +正常值
    正常值:
    定性:阴性。
  •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尿中若持续含有蛋白质,则应视为病理现象。常见于急、慢性肾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肾结核),其他情况有发热性疾病、心脏功能不全、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肾血管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败血症、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先兆子痫,以及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后等情况。
  • +附注
    附注:
    (l)正常人尿中含微量蛋白质,为20~80mg/24h,这些蛋白质是由尿道黏液分泌和脱屑所致,用一般方法无法测出。
    (2)生理性蛋白尿见于发热、寒冷、高温、剧烈运动或劳动后以及体位性蛋白尿,通常为一过性阳性。一般不会超过“+”。
    (3)在尿检前禁用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药物和高蛋白质饮食,尿检时需静坐一会。
    (4)尿蛋白定性试验的结果在化验单上表达方法及其与蛋白量的关系如下:
    “-” 无蛋白质;
    “±” 极少量,0.1g/L以下;
    “+” 少量,0.1~0.5g/L;
    “++” 中等量,1.0g/L;
    “+++” 多量,2~3g/L;
    “++++”极多量,5.0g/L以上。
    (5)如果尿道中混入生殖系的分泌物、大量红细胞或白细胞时,尿蛋白定性亦可呈阳性反应。此时,可将尿液离心沉淀,将上清液再作蛋白定性试验,即可除外假性蛋白尿。
    (6)摄入药物(如奎宁)、磷酸盐等,当尿pH大于8时,可以出现假阳性;应用大量青霉素,尿pH小于4时,则可出现假阴性。
    (7)尿蛋白检测可用于初步判断肾脏的功能,协助诊断或作疗效判断与病程的动态观察,要准确的反映肾功能状况,还需作其他有关的肾功能试验,综合判断。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