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首页
资讯厅
展览厅
演播厅
测评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尿透明度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分类名称
一级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二级分类:尿液检查
-
英文名称
urine transparency
-
别名
-
概述
概述:
根据尿液的透明、混浊、极混浊等情况,经特定方法处理后,可区分尿中含有盐类、脂肪、乳糜等。
+
原理
原理:
同目测法。
+
试剂
试剂:
同目测法。
+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同目测法。
+
正常值
正常值:
正常人新鲜尿液,呈清晰透明样。当新鲜尿液在体外放置后,可见少量混浊或微量絮状沉淀,女性尿液更为明显。
+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极度清晰透明: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多尿者。洗肉水样混浊:见于血尿;灰白色云雾状有沉淀:见于脓尿;云雾状但无沉淀:见于菌尿;白色混浊:见于脂肪尿或乳糜尿。
+
附注
附注:
(1)尿液标本放置后发生浑浊,最常见的是尿中结晶析出,结晶尿的形成与尿的酸碱度、温度有关。混浊尿加热,混浊消失为尿酸盐;加醋酸后,混浊消失,为磷酸盐;若有气泡发生,为碳酸盐;加盐酸后,使混浊消失,为草酸盐。通常由结晶盐造成的尿混浊,无病理意义。
(2)干扰正常尿液透明度的因素还有:精液、前列腺液混入尿液;阴道分泌物、月经等混入尿液;粪便、消毒剂等污染尿液标本。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