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脑脊液胶体金试验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分类名称
    一级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二级分类:脑脊液检查
  • -英文名称
    colloidal gold test of cerebrospinal fluid
  • -别名
  • -概述
    概述:
    胶体金试验法,是检验中一种特殊检查方法,用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 +原理
    原理:
    脑脊液中抗核抗体与抗原片上抗原结合后,再以金标记SPA与抗原片上与抗原结合的抗核抗体IgG Fc部分结合。金标记SPA作为一种催化剂,经对苯二酚等还原剂作用,将银染色液中银离子还原成不溶性金属银沉淀在每个金颗粒的周围。银沉淀在光镜下清楚可见核区有棕黑色颗粒。
  • +试剂
    试剂:
    (1)pH7.4 0.02mol/L Tris-NaCl缓冲液(TBS)称取Tris 2.42g NaCl 8.75g,牛血清白蛋白(BSA)1.0g、NaN30.5g溶于双蒸水后,再加双蒸水至1000ml。用浓HCl调pH至7.4,再加Tween20和TritonX-100各0.1ml,混匀。
    (2)银染色液:分别取20.0g/L明胶6ml,pH3.5柠檬酸缓冲液(柠檬酸5.1g,柠檬酸钠4.7g加蒸馏水至20ml)1ml,57.0g/L对苯二酚溶液3ml与25.0g/L硝酸银溶液0.2ml,于用前依次混匀。
    (3)胶体金溶液:将氯金酸(HAuCl4)用抗坏血酸、鞣酸或柠檬酸钠等还原法制成一定直径的金溶胶颗粒(胶体金)。取10.0g/L氯金酸水溶液1ml加于双蒸水99ml中,煮沸后迅速加入2.45ml柠檬酸钠-鞣酸溶液(10.0g/L、柠檬酸钠2.0ml、10.0g/L鞣酸0.45ml)再煮5min,室温冷却后,补足双蒸水至1000ml,即成直径5nm的紫红色的胶体金溶液。
    (4)金标记SPA(SPA-G):胶体金标记SPA或抗体等可用于免疫转印技术与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①确定SPA最适用量:取10支试管各加入1ml胶体金溶液和0.1ml各稀释度的SPA(1.0g/L SPA系列稀释)混匀后放置5min。各管再加0.1ml 100.0g/L NaCl溶液,置室温2h后肉眼观察,使1ml胶体金保持稳定的紫红色不变的最小SPA量即为SPA最适用量(如80mg/L)。实际标记时SPA用量应再增加10%~20%。
    ②标记:取胶体金100ml调pH6.0,搅拌下加入SPA1.0mg,5min后加BSA使达10.0g/L浓度。装透析袋中埋入变色硅胶中浓缩,经SephadexG-200柱(1.2cm×30cm)层析,用TBS洗脱,收集清澈透明的深红色组分,加等量中性甘油混合后分装,4℃存贮。
  •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1)抗原片制备用鼠肝匀浆制抗原片。
    (2)免疫金银染色。
    ①将待测标本用TBS作1∶10稀释,均匀滴加干抗原片上放37℃湿室中30min。
    ②流水冲洗后再用TBS浸洗5min共3次。
    ③用16.0g/L BSA封闭15min后,倾去BSA用滤纸吸干。
    ④均匀滴加最适工作浓度(用方阵法滴定)的SPA-G,于37℃湿室中反应30min后,再重复②③步骤。
    ⑤均匀滴加银染色液,于室温避光10min,流水冲洗后,晾干,以高倍镜或油镜检查。
  • +正常值
    正常值:
    0001111000(符号代表;0为玫瑰红色与对照管相同、1为红带蓝色、2为淡紫色或紫色、3为蓝色、4为微蓝色、5为无色)。
  •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梅毒型:0123320000或0134321000,见于各种类型的脑梅毒、多发性硬化。
    (2)麻痹性:5555542100或5554321000,见于麻痹性痴呆、脊髓痨、多发性硬化。
    (3)脑膜炎型:0001224531或0011232210,见于各种球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 +附注
    附注:
    (1)此法具有分辨力高,定位精确的优点。
    (2)所用玻璃器皿应洁净,所用蒸馏水必须双蒸或三蒸。
    (3)配制胶体金溶液时,调整各试剂的比例可获直径不同的金颗粒。
    直径>10nm的金粒子不易穿透组织,故作细胞内抗原定位时,以配制直径5nm的金溶胶为宜。
    (4)硝酸银、对苯二酚溶液应避光保存并临用时现配。
    (5)被检血清中有其他自身抗体,如抗平滑肌抗体,抗心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其抗原片应根据专门试验的要求制备。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