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甘氨酸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分类名称
    一级分类:血液生化检查;二级分类:氨基酸、氮化物、有机酸测定
  • -英文名称
    glycine
  • -别名
  • -概述
    概述:
    甘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之一,除了脯氨基酸为亚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都是L-氨基酸,但近年内证实了它们可以异构为D-氨基酸,具体机制还未研究。根据R基团的不同,氨基酸可分为3大类:含有二羧基一氨基的氨基酸为酸性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有二羧基一羧基的氨基酸为碱性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含有一羧基一羧基的氨基酸为中性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苏氨酸和丝氨酸等。由于它们在同一pH环境中,各类氨基酸的带电状态不同,即它们具有不同的等电点(PI),这是电泳法和色谱法分离氨基酸的原理。氨基酸种类繁多,理化性质相似,并同时存在于各种生物样品中,因此检测各个氨基酸时必须先将它们分别检测。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离子交换树脂色谱分离法由Moore和Stein发明。20世纪50年代未他们又设计了自动装置,但分析一个样品需一周。20世纪60年代的仪器将分析时间缩短为一天。20世纪70年代再缩短为几小时和一小时左右。同时样品量也从mmol减少到nmol,使灵敏度提高千、万倍,并采用了自动化分析仪,使得各种生理体液,如血浆、血清、尿液、脑脊液、羊水、房水、精液、乃至细胞内液(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肌肉)的用量只需数十至数百微升,在2~4h内,即可得出甘氨酸的含量。
  • +原理
    原理:
    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
  • +试剂
    试剂:
    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
  •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
  • +正常值
    正常值:
    荧光测定法:(200.5±36.6)μmol/L。
  •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甘氨酸血症。甘氨酸血症以血、尿、脑脊液中甘氨酸浓度的显著上升为特征。其分为酮症和非酮症型。酮症型又分作丙酸血症和甲基二酸血症。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一种预后不良的疾病。
    非酮症型高甘氨酸血症的主要症状为智力障碍和惊厥,血及尿中甘氨酸增多不伴酮症,血中有机酸分解时,丙二酸及甲基丙二酸不增多。酮症型高甘氨酸血症,以周期性地出现酮症发作为特征,自生后不久的新生儿期发病。在酮症性酸中毒进展的同时,发生呕吐、嗜睡、肌弛缓、呼吸障碍惊厥等症状,多在乳儿期死亡。在乳儿期免于死亡者,可有精神、体格发育的迟缓,主要原因是有机酸代谢异常,血中甘氨酸继发升高。
    丙酸血症:在新生儿时期就出现酸中毒、显著的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等表现,血中丙酸显著升高。
    甲基丙二酸血症的血及尿中甲基丙二酸有显著的增高,其临床症状是从生后不久的新生儿期开始便出现酸中毒、呕吐、发育障碍、意识障碍,以感染为诱因反复出现酸中毒,血中甘氨酸升高。认为本病可能是由于控制甲基丙二酸辅酶A转变成琥珀酸辅酶A的过程中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脱氧腺苷钴胺素为辅酶)发生障碍引起的,而该酶是以活性维生素B12作为辅酶。本病分为维生素B12依赖型与维生素B12无反应型2种。前者给予大量维生素B12,可见甲基丙二酸排泄的减少,而将患者的细胞放在加入大量维生素B12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甲基丙二酸向琥珀酸的转化变为正常。从而可以推测,维生素B12转变为脱氧腺苷钴胺素的过程可能有障碍。后者即使给大量的维生素B12也不起反应,认为可能是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缺陷引起的。
  • +附注
    附注:
    (1)正常人血浆氨基酸浓度呈昼夜性波动,以早晨8~10时为高峰,午夜为低谷。抽血测定时,要避免食物消化吸收后的影响,应在清晨空腹采血为好。
    (2)若标本溶血不宜采用,否则可导致测定结果假性升高。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