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首页
资讯厅
展览厅
演播厅
测评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血尿素氮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分类名称
一级分类:血液生化检查;二级分类:氨基酸、氮化物、有机酸测定
-
英文名称
serum urea nitrogen
-
别名
血清尿素氮
-
概述
概述:
尿素氮为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产物,90%以上通过肾脏排泄,其余的则由肠道和皮肤排出。当肾脏发生各种病变,正常的排泄功能遭到破坏时,即引起血液尿素氮浓度升高。血液中尿素氮的含量是肾功能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
原理
原理:
尿素在脲酶催化下,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氨在α-酮戊二酸和还原型辅酶Ⅰ存在下,经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生成谷氨酸。同时,还原型辅酶Ⅰ被氧化成氧化型辅酶Ⅰ。还原型辅酶Ⅰ在340nm波长处有吸收峰,而氧化型辅酶Ⅰ几乎无吸收峰,其吸光度下降的速率与待测样品中尿素氮的含量成正比。其反应式如下:
+
试剂
试剂:
pH 8.0
Tris-琥珀酸缓冲液 150mmol/L
尿素酶 8000u/L
谷氨酸脱氢酶(GLDH) 700u/L
还原型辅酶Ⅰ(NADH) 0.3mmol/L
α-酮戊二酸 150mmol/L
ADP 1.5mmol/L
以上酶试剂可以自配或购买试剂盒。液体酶试剂在冰箱存放可稳定10天,室温(15~25℃)只能保存3天。
尿素氮标准应用液(17.85mmol/L)同二乙酰-肟法。
+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1)必须具备有恒温装置的分光光度计,或用自动分析仪,其参数为:温度30℃或37℃,波长340nm,平衡时间30s,读数时间30s。
(2)取试管四支,标明测定、质控、标准和空白,然后按表1操作。
以上各管依次逐管加入酶试剂,混匀后立即在分光光度计上监测其吸光度的变化(△A/min)。
+
正常值
正常值:
脐带: 7.5~14.3mmol/L (21~40mg/dl)
早产儿: 1.1~8.9mmol/L (3~25mg/dl)
婴儿、儿童:1.8~6.4mmol/L (5~18mg/dl)
成人: 2.5~6.4mmol/L (7~18mg/dl)
>60岁: 2.7~7.5mmol/L (8~21mg/dl)
+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升高:
①尿素排泄障碍:
A.肾功能不全(肾小球功能减低)。
B.脱水、浮肿、梗阻性尿路疾病。
C.利尿剂。
②尿素生成过剩:
A.高蛋白饮食。
B.组织坏死(异化亢进):绝食、发热、感染症、糖尿病、癌、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手术、使用类固醇激素等。
③消化道出血。
(2)降低:
①尿素生成减少:
A.肝功能不全(肝硬化、重症肝炎、中毒)。
B.低蛋白饮食。
C.妊娠后期、婴幼儿期。
D.合成代谢类固醇、生长激素。
②尿素排泄过剩:
A.多尿。
B.尿崩症。
+
附注
附注:
(1)在测定过程中,各种器材和蒸馏水应无氨离子污染,否则结果偏高。
(2)标本最好用血清。
(3)血氨升高可使尿素氮结果偏高。溶血标本对测定有干扰。
(4)食高蛋白饮食者较高。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