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血清冷球蛋白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分类名称
    一级分类:血液生化检查;二级分类:蛋白质测定
  • -英文名称
    serum cryoglobulin
  • -别名
  • -概述
    概述:
    冷球蛋白(cryoglobulin,CG)是指血清中在4℃时不溶解,30℃易于聚合,而在37℃时溶解的一种病理性蛋白质。冷球蛋白可存在于许多临床疾病中。它能结合补体产生炎症反应。而类似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疾病。冷球蛋白可分为3型:其中Ⅰ型(占25%)。单克隆冷球蛋白由IgM、IgG、IgA或本-周氏蛋白组成;Ⅱ型(占25%),混合冷球蛋白,由单克隆Ig与自身IgG组成,分为IgM-IgG、IgG-IgG、IgA-IgG;Ⅲ型(占50%)。混合多克隆冷球蛋白。其组成为IgM-IgG、IgM-IgG-IgA。冷球蛋白的测定常用血细胞比容管法。
  • +原理
    原理:
    用在37℃预温的注射器抽取静脉血,置37℃水浴并分离血清,再用预温的细长毛细滴管吸取血清注入红细胞比积管至相应刻度处(为刻度10),其余血清移至尖底离心管中,均置4℃7天。取出后于4℃离心,观察红细胞比积管中冷沉淀物比容,作出报告。
  • +试剂
    试剂:
    无添加剂的全血 10ml
    EDTA抗凝血 5ml
    (若疑似冷纤维蛋白血症)
    样本处理可参照表1。
  •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冷球蛋白和(或)冷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方法:
    采用一支温氏管可鉴定冷沉淀的存在与否。冷球蛋白的测定是将血清加入温氏管内并保持37℃(表2);为测定冷球蛋白和冷纤维蛋白原,另取一支温氏管注满EDTA抗凝血浆,亦保持于37℃。
    Ⅰ型单克隆冷球蛋白和冷纤维蛋白原在4℃3~18h之内可沉淀出来,混合型冷球蛋白(Ⅰ型或Ⅲ型)常需72h以上。沉淀物可呈絮状、凝胶状或结晶状。
    冷球蛋白和冷纤维蛋白原在37℃能重新溶解。沉淀物在37℃不溶解,不能计入测定内。低温沉淀物的定量测定可以采用低温沉淀物比容或采用双缩脲方法测定经洗涤过的沉淀物蛋白的浓度。
    冷沉淀的鉴别:
    经离心弃去上清液的沉淀用0.9%氯化钠离心和重新悬浮洗涤三次,最后,此沉淀物溶于0.9%的加温氯化钠溶液或缓冲溶液中。经免疫固定电泳,采用特异抗血清如:抗人血清、抗Ig/κ、抗Ig/λ、抗Ig/α-链、抗Ig/μ链和抗Ig/γ-链将沉淀物成分予以鉴定。有一泳道不加抗血清,作为样本空白对照,以确保在冷凝胶的点样处不出现蛋白的沉淀。
  • +正常值
    正常值:
    Folin-Lowry法:<14mg/L (<1.4mg/dl)。
  •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大量冷球蛋白:冷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
    少量冷球蛋白: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黑热病、肾功能不全、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细菌性心内膜炎、淋巴肉瘤、疟疾、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血清冷球蛋白高值的病型及分类见表3。
  • +附注
    附注:
    为了防止或减少冷球蛋白丢失,采血时首先应预温注射器和试管,然后将血样在37℃放置2h,使血液凝固后再分离。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