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血清镁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分类名称
    一级分类:血液生化检查;二级分类:血液无机物测定
  • -英文名称
    serum magnesium
  • -别名
  • -概述
    概述:
    镁的代谢及功能与钙、磷代谢关系密切。人体内含镁量约为25g,骨骼的镁占总镁的50%,其余在细胞内,是细胞内重要的阳离子之一。镁与钙不同,不易从骨中动员出来,镁根据骨钙动员的情况置换骨中的钙。镁主要在回肠吸收,通过肾排泄。经肾小球滤过的镁大部分在肾小管(特别是髓袢)被重吸收,只有2%~5%随尿液排出。
  • +原理
    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样品中的镁离子与二甲苯胺蓝生成有色络合物,此产物在546nm波长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强度与血清中的镁的含量成正比,再通过与同样处理的标准镁,比计算可求出血清镁的含量。
  • +试剂
    试剂:
    (1)碱性缓冲(pH2.6):称取无水亚硫酸钠2.4g,叠氮钠0.1g,甘氨酸0.75g,EGTA[ethglene geylcol his(β-amino ethylether)-N,N,N'-tetraaceticacid,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0.095g于小烧杯中,加1mol/L氢氧化钠23.5ml使其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加去离子水至刻度。
    (2)显色剂:精确称取甲基百里香酚蓝(AR)0.036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0.60g于烧杯中,加1mol/L盐酸溶液10ml,使其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加去离子水至刻度,混匀,置棕色瓶中保存。
    (3)显色应用液(pH10.3):临用前将上述1液和2液等量混合即可。
    (4)镁标准液(Mg 0.823mmol/L、Ca 2.5mmol/L):精称硫酸镁((MgSO4·7H2O)
    0.2026g,用少量去离子水溶解后转入1L容量瓶中,再精称恒重的碳酸钙(CaCO3,AR)0.25g于小烧杯中,加去离子水40ml及1mol/L盐酸6ml,慢慢加温至60℃使其溶解,冷却后转入上述容量瓶中,然后加去离子水至刻度,盛入塑料瓶中可长期保存。
  •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为参考方法,临床常用分光光度法。
    按表1操作。
    混匀,置5min,用波长600nm或红色滤光板,光径1.0cm比色,以空白管调吸光度至0点,读取各管吸光度。
  • +正常值
    正常值:
    总镁测定:成人:0.80~1.20mmol/L(2~3mg/dl)。在出生时血清镁的浓度比成人血镁浓度低。
  •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低镁血症 见于①肾脏丢失: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肾小管酸中毒、糖尿病多尿、服用利尿剂(包括渗透性利尿,如使用甘露醇脱水剂)、高血钙时尿镁排出增加;②消化系统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可因镁的摄取不足、吸收障碍导致低镁血症。严重呕吐、慢性腹泻、持续性胃肠减压、肠瘘等都可造成镁的吸收减少或丢失过多;③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酸中毒用胰岛素治疗时(镁可向细胞内转移);④其他:急性胰腺炎、慢性酒精中毒、低蛋白血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代谢性酸中毒、术后输液期血清镁可暂时下降。低镁血症常伴有水和电解质紊乱,如可有低钙、低钠、低磷等同时存在。低镁血症和低钙血症症状相似,不易区分,故常对血镁、血钙同时测定;如血镁过低,虽然血钙正常,也可出现肌肉震颤、手足反射亢进、甚至谵妄等精神症状,此时应给以镁剂治疗,补钙无效,甚至可能加重症状。
    2.高镁血症 临床上少见。主要见于影响肾小球滤过的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衰竭的少尿和无尿期,由于肾清除功能降低,可使血清镁潴留而升高;另外,也可见于以下情况:多发性骨髓瘤、严重脱水、用含镁制剂治疗过量时、慢性感染、横纹肌溶解、严重脱水等。
  • +附注
    附注:
    1.样本 空腹采血,避免溶血(因细胞内镁比细胞外镁高10倍),不能使用柠檬酸盐、草酸盐和EDTA抗凝的血浆。尿镁测定应收集24小时尿。
    2.血清总镁浓度测定的局限性 尽管血清总镁浓度的测量可指示镁代谢的情况,但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近25%的镁离子和蛋白结合,总镁不能反映镁离子的生理活性;其次,镁主要存于细胞内,血清总镁的浓度不能完全反映细胞内镁的状态,甚至当组织和细胞内的镁消耗20%时,血清镁浓度仍可为正常,应加以注意。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