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子宫平滑肌瘤的超声诊断技术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分类名称
    一级分类:超声检查;二级分类:妇科超声检查
  • -英文名称
  • -别名
  • -概述
  • +原理
  • +试剂
  •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1.妇科超声常用的检查技术
    (1)经腹超声检查扫查方法:检查前应使膀胱适度充盈。
    ①患者常规取平卧位。
    ②探头一般采用凸阵探头或其他类型的探头。
    ③纵向扫查自腹正中线分别向左右两侧移动探头,纵切图上子宫的形态较清楚,可以显示子宫真正长径,测量宫颈内口至宫底长度及内膜厚度。
    ④横向扫查自耻骨联合上平行移动探头,可观察子宫、卵巢和肿块的相互位置关系。对附件疾病的探测,应在宫体两侧作对称的比较观察,以了解其方位关系。
    (2)经阴道超声检查
    ①检查前毋需充盈膀胱。
    ②检查方法:
    A.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B.使用阴道探头。
    C.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及双侧卵巢形态、大小和卵泡。对子宫、卵巢血流的研究,尤其对子宫动脉的探测比腹部探测更容易、更清晰。
    2.特殊检查技术
    (1)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
    (2)经宫腔超声探测。
    检查内容
    (1)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它是由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实性肿瘤。根据肌瘤生长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和阔韧带肌瘤。临床上以40岁以上的妇女多见。
    ①检查子宫的形态、位置和大小。单发的小肌瘤位于肌壁层内,子宫形态和大小可正常,若小肌瘤位于子宫表面或有多个肌瘤时,子宫形态失常,且宫体增大。
    ②宫腔线清晰度,宫腔是否分离,位置有无偏移。宫腔线可因肌瘤的压迫变形、移位,黏膜下肌瘤宫腔线可不规则甚至分离,宫腔内见中等或低回声病灶。
    ③观察子宫肌壁间及腔内病灶的个数、具体部位、大小和回声特征。子宫肌瘤声像图以低回声为主,根据肌瘤细胞及纤维组织的排列,其回声分布各异。较大的肌瘤内呈漩涡状回声,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衰减。直径>4cm的肌瘤,发生变性或坏死时,肌瘤内相应部位出现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边界不规则,后壁回声可增强。若肌瘤有钙化时,可见肌瘤周围钙化部分呈强回声带,后方伴声影。子宫前壁较大的肌瘤,特别是浆膜下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膀胱变形移位和尿潴留。子宫后壁较大的肌瘤向后突起可压迫肠道。
    ④有条件者可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血供。富血管型肌瘤外周或(和)内部有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且多分布至肌瘤病灶的周围,呈环状或半环状血流特征。
  • +正常值
    正常值:
    生育年龄段妇女子宫正常参考值:宫体长径为5.0~7.0cm,横径为4.0~6.0cm,前后径为3.0~5.0cm。宫颈长度参考值为2.5~3.5cm。
  •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子宫肌瘤的声像图表现多样,与其发生部位、体积和是否合并变性有关。多数子宫肌瘤的内部呈低回声,边界清晰,呈类圆形(图15-3-5),CDFI:以周边“假包膜”部位环绕型血流为主。
    当合并肌瘤变性时,子宫肌瘤内部回声可发生变化:玻璃样变性时,肌瘤回声不均匀,并可伴有无回声区;发生坏死、囊性变时,肌瘤内部出现无回声区;肌瘤伴钙化时,内部可见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多发生于绝经后的老年患者);妊娠期可能出现肌瘤红色样变性,表现为以低回声为主、间以不规则无回声的混合回声区,为囊实性包块。
    体积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可使子宫体积增大,宫腔内膜面积增大,当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部分突出时,宫腔线可因肌瘤受压移位、变形;较大肌瘤及多发肌瘤常向子宫表面突出,使子宫形态失常,表面凹凸不平(图15-3-5)。黏膜下肌瘤的超声特点是宫腔内见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区,边界清晰,呈类圆形,宫腔内膜回声受压移位,超声应提示肌瘤突向宫腔部分的比例,为手术决策提供参考(图15-3-5)。带蒂浆膜下肌瘤有时容易被漏诊,因为肌瘤与子宫之间可能相隔甚远,部分病例可以通过仔细扫查发现肌瘤与子宫相连的蒂部,且CDFI可显示肌瘤的血供来自子宫。
    图15-3-5 子宫肌瘤图像
    A.浆膜下子宫肌瘤,内部呈漩涡状低回声;B. 多发子宫肌瘤,使得子宫浆膜面形态失常;C.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少量积液
    BL:膀胱;M:肿物;EN:子宫内膜
    如果子宫肌瘤体积迅速增大、而且血流异常丰富时,应警惕肌瘤恶性变或子宫肉瘤的可能。
    【鉴别诊断】
    (1) 子宫腺肌瘤:二者在多数情况下比较容易鉴别(表15-3-2)。有时二者不易鉴别。有时二者合并存在,更为鉴别诊断带来困难。
    表15-3-2 子宫平滑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比较
     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腺肌瘤
    边界多数清晰多数不清晰
    (2) 卵巢肿瘤:带蒂浆膜下肌瘤应与卵巢实性肿物相鉴别。鉴别要点是肿物的血供来源,如找到浆膜下肌瘤与子宫相连的蒂以及蒂内的血管,则可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另外,显示同侧正常结构的卵巢也是除外卵巢肿物的要点。
    (3)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需与子宫内膜息肉相鉴别。黏膜下肌瘤多为低回声区,而内膜息肉的回声多为中高回声。肌瘤多为类圆形,而息肉为卵圆形。CDFI:息肉内可见滋养血管自蒂部伸入病灶中央部位,而黏膜下肌瘤则以周边环绕血流为主。
    (4) 子宫畸形:见相关章节。
  • +附注
    附注:
    【临床资料】
    患者33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3个月就诊。
    【超声检查资料】
    经阴道超声显示子宫宫腔内见类圆形低回声1.5cm×1.4c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局部宫腔线向子宫前壁方向移位。CDFI:低回声周边可见条状环绕血流信号。
    经阴道超声检查图像如图15-4-2所示。
    图15-4-2 经阴道超声检查图像
    A.经阴道超声显示子宫纵切面;B.经阴道超声子宫纵切面CDFI图像
    【提问与思考】
    1.通过超声检查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本病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诊断思路分析】
    声像图低回声的表现提示子宫肌瘤的可能性大;由于局部宫腔线向子宫前壁方向移位,可以判断肌瘤部分位于黏膜下(占肌瘤的1/2~2/3)。CDFI:血流周边半环状分布特点也支持子宫肌瘤的诊断。
    鉴别疾病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
    【确诊结果】
    子宫黏膜下肌瘤。
  •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