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肾结石的超声诊断技术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分类名称
    一级分类:超声检查;二级分类:泌尿系超声检查
  • -英文名称
  • -别名
  • -概述
  • +原理
  • +试剂
  •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1. 肾脏
    (1) 检查方法:通过调整受检者的体位、控制呼吸的深浅、鼓腹动作等,同时调整探头方向和角度,去除肠气和肋骨的干扰,以多切面(冠状面、矢状面、横切面及斜切面中,至少两个切面)完整显示肾脏。必须强调以下几点。
    1) 经侧腹部、探头尾侧向腹侧抬高(约30°),可获得略向头侧倾斜的冠状切面,在此切面上肾上下极和肾门得以同时显示,这是双侧肾脏的“标准”切面。
    2) 右肾上极还可经右肋弓下斜横切和经右肋间肝窗扫查,而右肾下极容易受肠气干扰,则可将探头后移经右后侧腹部扫查。
    3) 左肾中上极还可经左肋间脾窗扫查。
    (2) 测量规范
    1) 肾脏大小:在上述冠状切面上测量肾脏长径,即肾脏上下极之间的距离;测量横径,即肾门至肾外侧缘之间垂直于长径的距离(图13-1-1)。在侧前腹部经肾门的横切面上测量厚径,即肾前缘至后缘之间的距离,也可测得横径(图13-1-2)。如果不能获得满意的冠状切面,则可采取俯卧位经背侧纵切面测量长径。
    图13-1-1 正常肾脏冠状切面(经肾门)
    在同时显示肾上下极和肾门的冠状切面上,测量长径和横径
    图13-1-2 正常肾横切面(经肾门)
    在经肾门的横切面上,测量前后径和横径
    2) 肾实质、肾皮质:肾实质厚度是测量肾外侧缘至肾窦回声外侧缘的距离,肾皮质厚度是测量肾外侧缘至肾锥体外侧缘的距离。
    2. 输尿管
    (1) 检查方法:超声检查难以观察到正常的输尿管,而扩张的输尿管若避开肠气就可以观察到。
    1) 经肾脏冠状切面行前后侧动扫查,以肾门或积水的肾盂为解剖标志,显示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第一狭窄部),沿着其长轴向下追踪,显示输尿管上段(腹段),或在俯卧位经背侧扫查,显示积水的肾盂后,向下追踪肾盂输尿管移行部和输尿管上段(腹段),直至髂嵴及其声影遮挡为止。
    2) 经腹纵向扫查,右输尿管在下腔静脉外侧,左输尿管在腹主动脉外侧,寻找扩张的输尿管上段(腹段),并向下追踪其在髂总动脉前方越过(第二狭窄部)形成的输尿管中段(盆段),此途径应适当加压以推开或压缩前方的肠管。
    3) 经下腹扫查,以膀胱为声窗,在膀胱三角区显示双侧输尿管下段(壁内段,第三狭窄部)及其开口,向上逆行追踪检查输尿管中段(盆段)。
    (2) CDFI检查:有助于区别扩张的输尿管与血管,利用彩色快闪伪像识别小结石,利用输尿管开口尿流喷射现象确认其开口部位,并观察病变部位血流分布等情况。
  • +正常值
  •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 重点观察(图13-3-9,图13-3-10)
    图13-3-9 肾输尿管移行部多发结石伴轻度肾积水声像图
    LK:左肾;H:肾积水;箭头所示:肾结石
    图13-3-10 鹿角状肾结石声像图
    LK:左肾;箭头所示:肾结石
    (1) 部位: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移行部。
    (2) 数目:单发或多发。
    (3) 大小:小如点状(2mm左右),大到可充满肾盂肾盏内。
    (4) 形态:点状、圆形、椭圆形、斑块状、团块状或铸形(鹿角状、珊瑚状)等。
    (5) 回声:多数呈强回声,少数呈等或弱回声。
    (6) 声影:多数伴有声影,但较小的结石可不伴声影或声影不明显。
    (7) 伴或不伴肾积水。
    2.结石特征 与结石的密度、成分及周围介质相关。
    (1) 含钙结石:约占90%,超声透过性差,仅显示结石前方界面,多呈新月形或弧带状强回声,后方声影明显。此类结石包括草酸钙、磷酸钙及碳酸钙结石,X线易显示,故称不透光结石。
    (2) 不含钙结石:约占10%,超声透过性好,常呈团块状,隐约可见内部结构,后方声影不明显或无声影,易与肾窦回声混淆。此类包括尿酸、胱氨酸及黄嘌呤结石,X线不易显示,故称透光结石。
    【鉴别诊断】
    肾钙质沉着症(如海绵肾、痛风肾、高血钙症等):超声表现为双侧肾脏肾锥体回声增高无声影,呈放射状围绕肾窦,肾脏大小形态正常,有助于鉴别。
  • +附注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