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百病防治

7个月宝宝的120天肛周脓肿治疗之路

  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简文杨 李饶尧

肛瘘的前身——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它不仅是成人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小儿发病率也相对较高。一个饱受小儿肛周脓肿煎熬、才刚满7个月的宝宝,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任东林教授的妙手下,终于解除了反复不愈的病痛。

多处求医,7个月宝宝因肛周脓肿饱受煎熬

经历了近10次多方求医,3次切排,120多天的煎熬,在听到任东林教授说“好了,不用再涂药了,可以正常打预防针和饮食了”的那一刻,“小豆丁”的妈妈和家人心里悬了4个多月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原本,“小豆丁”还未满3个月大时,宝妈突然发现他肛门两侧长出了有点发红、触感发硬的东西。起初,家里觉得宝宝只是普通的生疮,便前往皮防站治疗,在那里初次听到了“肛周脓肿”的诊断。

由于“小豆丁”一家从来没听过这个病,只当是并无大碍的小儿病症。可没想到,接下来几经辗转,在数家医院经历了漫长的反复涂药清洗、吃药等待、脓熟切排过程,期间“病急乱投医”,受到网上所谓“科普自查”的误导、身边亲友所谓“经验”的误判,结果在两个月中前后切排了3次,“小硬疮”仍然反复不愈,年幼的宝宝夜夜哭得撕心裂肺,父母更是心如刀绞,度日如年。

“善医”妙手,10分钟顺利解除宝宝痛苦

“小豆丁”家人辗转多方,在打听到任东林教授在肛瘘治疗领域颇有建树后,一家人抱着最后的希望前来求诊。还没等打完招呼,任东林教授便微笑着起身轻轻地把宝宝搂在怀里:“小帅哥,你好!”宝宝也心有灵犀般,止住了长久的哭闹。经过详细检查,任东林教授建议手术治疗,并由他主刀。

这是清早的第一台手术,宝宝前几次切排时撕心裂肺的哭泣仿佛还回荡在“小豆丁”妈妈耳边,使她止不住心中的紧张焦虑。但这次的手术很顺利,在任东林教授驾轻就熟的温柔操作下,手术切口仅约3厘米,全程不过10多分钟,宝宝便已平安回到妈妈的怀中,没有了以往切排过程中要家属帮忙紧紧按住宝宝手脚的狼狈和痛心。

考虑到宝宝当时只有6个月大,中山六院专门为宝宝安排了独立病房,给予其相对安静的休养环境,并且预防交叉感染。在住院的8天里,温暖的鼓励和帮助围绕着“小豆丁”,一同守护宝宝天真烂漫的笑脸。

患病120余天,术后1月彻底康复

“小豆丁”术后恢复良好,第4天开始就重新拥有了踏实的睡眠,半夜来袭的疼痛不适不再复返。遵照医嘱,早晚及便后清洁,保持干爽,然后喷药,也不需要中药坐浴,全家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住院8天后,“小豆丁”一家喜迎出院日。术后13天,切口已基本痊愈。回望这段历程,足足120多天,其中的忙累和焦虑,消融在宝宝一天一天的变化和笑容中,这次真的是彻底痊愈了!

专家提醒,肛周脓肿应及时治疗

任东林教授介绍,肛瘘及其前身——肛周脓肿,因男性雄性激素高、肛窦深、肛腺发达,男性婴儿2-3个月、成年男性20-40多岁均为高发期。小儿腹泻、便秘、红臀等很容易引发感染,而成年男性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吃香喝辣、熬夜玩手机、缺乏体育锻炼等都是诱因。

他还强调,很多成年男性感觉肛门疼,以为是小事,能忍则忍,又不便与他人说,殊不知往往就此发展为复杂或者高位肛瘘,导致需要手术根治术治疗。而小儿发病,一般浅显,父母紧张重视,及早发现正确治疗,便可把病痛影响减至最低。

小贴士

● 肛周脓肿,小病大麻烦,早看早好,更要找对大夫——肛肠专科医生。

● 求诊于正规公立医院的相应专科医生,不要过度依赖“熟人”,以免拖延病情。

● 幼儿发病,要遵守医嘱,切勿自行服用头孢类药物,以免引起腹泻,加重病情。

● 成年男性发现肛门疼、流脓,不要以为是小事,请及时到肛肠专科就诊。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