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百病防治

消化不良,到底是不是病?

  来源:通讯员:黄月星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赖晓波 副主任医师

都市生活紧张、节奏快,很多人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会出现餐后腹胀、早饱、上腹痛、上腹部或胸部烧灼感等症状。到医院进行检查时,做胃镜检查仅仅提示慢性胃炎,B超检查无明显异常,医生常常将这类患者诊断为消化不良。那么,消化不良到底是不是病呢?作为为生活忙碌的都市人,怎样避免和预防其发作?又该怎样治疗呢?

什么是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Ⅳ标准根据症状与进餐的关系,将这种症候群分为餐后不适综合症和上腹痛综合症。餐后不适综合症的特点是进餐诱发消化不良症状,而上腹痛综合症是指上腹痛或上腹部烧灼可以发生在餐后,空腹状态或进餐后可缓解。常规胃镜检查必须排除器质性疾病。

我们消化食物的方式分为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食物通过口腔内咀嚼和胃肠蠕动的过程称为机械性消化,食物内的营养物质经过各种消化酶消化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则称为化学性消化。当出现胃肠动力障碍时,则出现机械性消化不良;当消化器官分泌胰酶、胆汁缺乏时则出现化学性消化不良。在实际生活中,机械性消化不良和化学性消化不良是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共同发生,影响整个机体的消化机能。

消化不良的病因

我国消化内科门诊中消化不良的发病比例为53%,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占27%。其主要病因就是暴饮暴食,消化酶分泌不足,以及胃肠、胰腺、胆囊疾病影响消化酶分泌。

一些消化道疾病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如消化性溃疡、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恢复期、炎症性肠病和肠道手术后,另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会造成相应类似的症状。因此,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一旦出现这类症候群,还是需要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

调节生活方式可缓解症状

怎样在生活上预防和避免消化不良呢?首先,需要调节生活方式,注意调整饮食,如少量、多餐,避免高脂饮食、刺激性食物、酸性食物和饮酒,注意不要滥用药物(激素、非甾体类消炎药、抗菌素等)。生活上保持健康的心态,愉悦的心情,保证休息和睡眠时间,不要熬夜。

当出现腹胀、上腹痛、早饱和上腹部、胸部疼痛或烧灼感时,记住症状出现的时间和频率,以及症状出现或消失与进食的关系,这些都可以作为医生判断症状、诊断疾病的依据。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时,千万不要对胃镜和B超、抽血等检查有抵触,因为需要排除了上消化道和消化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方能下消化不良的诊断。对检查抵触容易耽误病情,得不偿失。

被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时,需要服用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果确定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首先需要做标准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可以使用抑制胃酸药物、胃肠动力药、消化酶制剂进行治疗。当上述药物使用后疗效不显著时,可以使用小剂量抗抑郁药物调节脑肠轴,有时候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当然,疾病的诊断和药物的使用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滥用药物。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