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更多取决于病情分期,乳腺癌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收到的效果越好。那么,如何尽早发现乳腺癌呢?这些“蛛丝马迹”,千万别错过了。
1.不痛不痒、活动度差的硬肿块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一个症状,不少患者是在洗澡或生活中无意间发现一个或几个乳房肿块。这种肿块多不痒不痛,常常被忽视,摸上去时硬硬的,如我们触摸到下巴时的感觉,而且肿块的活动度稍差。
2.乳房皮肤的异常
乳房皮肤“酒窝征”
乳房的皮肤和腺体之间有Cooper韧带, 当肿瘤侵犯Cooper韧带时,可使之缩短、牵拉,于是肿瘤表面的皮肤便发生凹陷,状如酒窝,称为“酒窝征”,该症状多为早期乳腺癌临床表现之一。但如果肿块较小,引起的皮肤粘连轻微,这个时候如果检查不细致,往往容易被忽视。
乳腺皮肤“橘皮症”
部分乳腺癌患者肿瘤直接浸润或腋窝淋巴管有癌栓阻塞皮下淋巴管,淋巴液回流障碍,皮肤出现“橘皮样”水肿改变,该症状的出现可能提示乳腺癌晚期。
皮肤红肿
乳腺皮肤红肿和局部皮温升高常见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但也可见于乳腺癌,典型的是炎性乳腺癌,其皮下淋巴管充满癌栓,皮下的癌性淋巴管炎使皮肤呈炎性改变,初始红肿部位较局限,随着病情进展可扩散到大部分乳房,触诊发现皮肤增厚、粗糙、皮温升高,范围大于肿块。
3.不随月经周期变化的乳腺腺体增厚
指的是乳腺组织中出现局部较正常腺体明显增厚的区域,触诊边界欠清,大小难以测定。若乳腺组织中出现不对称腺体增厚症状,不要简单的归因于乳腺增生症,有这类症状的患者中隐藏有约3%~8%乳腺癌的可能,需提高警惕。
4.乳头的异常改变
有些患者出现乳头(特别是单侧)乳头红斑、湿疹样结痂,若不予理会,乳头则继发硬皮、溃疡,并伴有渗液、瘙痒、烧灼或疼痛感。很多女性朋友往往会误以为是乳房湿疹、接触性皮炎等普通疾病,但也有可能是一类特殊的乳腺癌——乳头湿疹样癌。另外,乳头倾斜、内陷也需要提高警惕,因为乳头乳晕处的肿瘤侵犯到乳房导管时,可使乳头出现这种情况。
5.非哺乳期的乳头溢液
病理性乳头溢液多为黄色浆液性或血性,个别为清水样。这些溢液患者中40%~70%是由于乳管内长了一种特殊的良性肿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少部分是由于导管扩张症、乳管炎等。
6.乳房内的钙化灶
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是在普查或体检时行乳房的高频X线检查发现微小钙化灶。由于多数早期乳腺癌临床上是不能触及肿块的,而乳腺实质内的钙化是早期乳腺癌最常见的征象。临床也证实乳腺高频X线摄影术的应用使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明显增高,特别是乳腺导管原位癌。所以,建议妇女要定期做乳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