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百病防治

怀疑自己有成人ADHD怎么办?

  来源:《广州卫生健康》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少科 闫林远 实习心理治疗师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少科 殷炜珍 心理治疗师  

近年来,很多自媒体和网络平台会推送类似“ADHD症状清单”的文章或视频,其中涉及到很多青年人都会出现的“通病”。当看到“注意涣散”、“丢三落四”、“拖延症”等这些症状时,不少年轻人会觉得自己中招了。有这些“通病”就真的是成人ADHD患者吗?怎样区分是自己状态不好还是患有成人ADHD呢?如果真的是成人ADHD患者是否需要到医院就诊呢?心理治疗师为您详细道来。

成人ADHD很普遍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前期发病的临床病症,具有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的特征,往往会导致学业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损害。国内外研究者们发现大约有40%~70%的患儿在儿童期被确诊为ADHD,其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演变为“成人ADHD”。

成人ADHD患者通常会遭受学业、职业和生活等方面的广泛损害,多达2/3的成人ADHD患者表现出至少一种共病,例如情感障碍、物质滥用、人格障碍、睡眠障碍等精神问题,这些问题会掩盖ADHD的核心症状,这也使成人ADHD的诊断更为复杂、治疗更为困难。

尽管ADHD的损害如此严重,但仍有许多患者未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目前全球成人ADHD患病率为2.8%,识别率只有10%,这些患者即便被诊断为ADHD 后,其干预率也仅有1/3。

成人ADHD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度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是大家最熟知的ADHD特征,患有ADHD的成年人常出现谈话走神、忽视细节、任务拖延。“过度集中”是指他们可能过度集中注意在自己本不该注意的事情上,忽视其他外界环境,进而导致忘记时间、忽视周围的人。

难以组织并完成任务

安排自己完成某项任务对于患有ADHD的成年人来说可能是一件难事,即便用备忘录和事项提醒记录下各种要点,可能还是会有很多条目被略过,这会带给他们很强的挫败感。任务拖延、抗拒启动、难以多线程工作、难以履行承诺也常常发生在他们身上。

时间管理困难

成人ADHD患者很难有效管理时间,容易出现长期迟到、难以判断任务优先级及所需时间的问题。

健忘

每个人都会有遗忘,但是成人ADHD患者可能会忘掉一些与工作、学习或人际关系相关的事,比如已有的错误尝试或者重要的日期,他们常会因此被误以为是“不认真”或智力缺陷。

冲动

冲动包括多种形式,如打断别人说话、不恰当的社交行为、匆忙完成任务、做事不考虑后果。冲动消费可能就是成人ADHD的一个常见冲动行为。

消极的自我

成人ADHD患者会清楚自己的缺点,并在和其他人的比较中降低自己的价值感,在学校、社交、工作等环境中,他们会关注和放大自己的缺点,给自己带来消极的影响。

情绪问题

成人ADHD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上的起起伏伏,并难以进行情绪调节。当感到无聊,他们常会去主动追求刺激,在习惯这种新颖的刺激之后,他们会再次对这件事感到无聊。

躁动与焦虑

当成人ADHD患者无法在当下去完成某件事时,他们就会感到沮丧、不安和焦虑。在这样的情境里,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坐立难安的行为。

疲劳

疲劳是ADHD患者的常见症状,集中注意力需要耗费他们额外的精力,在疲劳状态下的成人ADHD患者不得不耗费更多的精力去集中注意力,这样就有可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认为自己可能是潜在的成人ADHD患者,可以选择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ASRS量表(成人ADHD自我报告量表)进行自测。需要注意,ASRS量表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如果有任何健康疑虑或症状,应及时向医疗专家咨询。

成人ADHD治疗有意义吗?

进行成人ADHD评估诊断的意义应该被肯定。

一方面,ADHD的核心症状可能直接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ADHD的诸多核心症状都是直接作用于患者生活,并且有广泛的负面影响,包括在读学生的学业完成、职场工作的办公效率、社会中的各种人际互动,以及患者对自己的评价与认知。

另一方面,成人ADHD有很高的共病率。情绪障碍是成人 ADHD 患者的常见共患病,其中,成人ADHD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45%~55%,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终身患病率约为50%,合并双相情感障碍的终身患病率约为18%。可能合并的其他情况,如物质成瘾、自伤自杀和人格障碍等,都对患者有极其恶劣的影响。

成人ADHD的发现与治疗有极大的必要性。这将帮助患者更加了解自己,更能够原谅包容自己的错误,更能坦然地面对过往不愉快的经历。同时,对于自身ADHD症状的关注,也将有益于患者在学习与核心症状和解、共存的同时,监控并避免并发症的产生与恶化,降低未来面临更大危机的概率。

如果这些问题已经给你的正常生活造成困扰,前往医院进行咨询与治疗不失为一种选择。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