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百病防治

呼吸道传染病来袭 做好防护健康过年

  来源:《广州卫生健康》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和聚集将大幅上升,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也会增加。当前主要流行哪些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有哪些典型症状?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防护措施?一起来了解!

当前主要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经由人体的鼻腔、口腔、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结果显示,近期南方省份流行的病原体以流感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为主。当前,流感正处于季节性流行期,其中99%以上为甲流。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在0~4岁组患儿中也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总体来看,今年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仍然呈现交替或叠加流行的态势,但都是由已知病原所引起,没有出现新发的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是如何传播的?

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另一种是通过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引起的直接接触传播,或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触摸口、眼、鼻等黏膜而引起的间接接触传播。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环境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感染不同病原体有什么症状?

流感病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季节性特点。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个型别,其中甲型(H1N1亚型和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季节性流行的主要类型。

 ◆流感一般起病急,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畏寒、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主要为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除呼吸道症状外,流感还可引起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流感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无并发症,在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少数患者因出现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老年人(≥65岁)、儿童(<5岁)、孕妇、肥胖者(BMI>30)和患有慢性疾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是发生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

鼻病毒

◆鼻病毒是导致普通感冒常见的病毒,约有30%-50%的成年人及儿童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的,鼻病毒感染后全年均可发病,多数在初秋和春季流行。由于鼻病毒的型别众多,极易引起反复感染。

◆人感染鼻病毒后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发热或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为自限性,一周左右即可痊愈,无需特殊治疗,不建议服用抗生素。但对于婴幼儿或患有基础疾病的儿童感染后也可能导致细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同时,鼻病毒感染也是导致儿童喘息、哮喘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感染鼻病毒后可增加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甚至死亡。

人偏肺病毒

◆人偏肺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对儿童的威胁尤其大,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人偏肺病毒感染后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声音嘶哑等,多数患者约一周左右症状逐渐缓解。目前,还没有针对人偏肺病毒感染的特效药物和疫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后可能会出现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对于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必须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呼吸困难、高烧不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传染性强,全人群易感,高危人群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早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多数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少数病例可发展为下呼吸道症状,主要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极少数进一步加重为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由于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通常不具有特异性,加之存在患者个体差异,仅通过症状和体征难以进行明确的鉴别,确诊何种病原体感染有赖于实验室检测,比如核酸PCR检测以及快速抗原检测等。左侧表格列举了几种目前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特征的异同点。

得了流感,如何治疗?

目前,流感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一旦确诊了流感,及时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常见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包括玛巴洛沙韦、磷酸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越早越好,最好是出现流感症状48小时之内用药以获得最佳效果。

磷酸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均可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但两者各有优缺点:

磷酸奥司他韦适用人群广泛,价格亲民,但需要每天服用两次药,连续吃五天,中间不可间断或提前终止,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较差。

磷酸奥司他韦有不同剂型,包括胶囊、颗粒和干混悬剂,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胶囊剂和颗粒剂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1岁以下婴幼儿仅限使用干混悬剂,幼儿需要按照年龄和体重计算给药剂量。

玛巴洛沙韦价格较高;患者全病程只需服药一次,依从性较高。

玛巴洛沙韦目前只批准了用于5岁以上、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婴幼儿感染后应优先考虑及时就医,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应考虑用药安全问题,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而非细菌感染,患者不要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如果怀疑得了流感,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的处方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果发生了流感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医生也会考虑联合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此外,对症治疗包括多休息,多饮水,使用解热镇痛或缓解咳嗽、鼻塞等症状的药物,也有助于减轻不适症状。

家人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如何做好防护?

首先,患者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密切接触。如果条件允许,患者可居住在相对独立的空间,单独配备餐饮具等日常生活用品。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要用纸巾或者肘部的衣物遮挡,用过的纸巾等垃圾要存放于垃圾袋中,并及时处理。做好手卫生,特别是在触摸口鼻分泌物或清理污染物后,要及时洗手。

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通风换气时要注意避免着凉感冒。

保持家中的环境和物品清洁。如果患者的口鼻污染物污染了物体表面后,可以先用纸巾或毛巾等对其清洁去污,再对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选择合理的消毒方法,使用消毒剂时,要严格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对于耐腐蚀的物体和地面,表面消毒可以选择含氯的消毒剂;对于不耐腐蚀的物体,可选择季铵盐消毒剂;对于手机、钥匙等日常接触频繁的小件物品,可以采用酒精擦拭消毒;对于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

孩子呼吸道感染,居家护理有哪些小妙招?

孩子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人群,孩子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发烧、咳嗽、流鼻涕、鼻塞、打喷嚏为主,以下小妙招可以帮助孩子缓解不适:

当咳嗽明显且伴有明显的咳痰,家长可以通过拍背的方式帮助孩子将痰液排出。拍背时,要先让孩子处于侧卧位,保证呼吸道通畅。家长掌心弯曲呈空掌的状态,力度适中地帮孩子拍背,要从下往上拍、从外往里拍。注意不宜在饭后马上进行拍背,最好是在餐后两个小时,或在餐前进行拍背,以免孩子出现肠胃不适。

其次,居家做雾化不仅有助于孩子平喘,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还能湿化气道,促进痰液排出。居家雾化还能够提高室内空气湿度,缓解孩子鼻塞的症状,增加舒适感。此外,还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帮助孩子洗鼻子,或者准备一杯温水,用水的热气帮助孩子湿润气道,达到软化鼻腔分泌物的目的。

居家护理过程中,如果孩子出现高热不退或发热时间超过3天,精神萎靡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痛、胸闷、乏力、口唇发青、频繁呕吐或腹泻、抽搐、拒食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呼吸道感染期间,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

呼吸道感染期间,患者的食欲减退,消化能力减弱,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合理搭配,补充营养,保证能量的供给,建议采取少食多餐、清淡饮食的方式。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以下几类食物:

●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蛋羹、瘦肉、鸡肉、鱼肉、豆腐等食物,有助于身体组织修复。

●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胡萝卜和菠菜等,富含维生素C和其他抗氧化剂,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全谷物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薯类等,提供必要的能量和纤维素。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喝温开水、粥、汤羹等,有助于补充身体水分,缓解喉咙疼痛,稀释痰液。喝水要少量、多次、慢饮,避免喝各类含糖和咖啡因的饮料,禁饮酒,不用饮料、果汁等送服药物。

●避免吃油腻、辛辣、刺激以及烧烤、煎炸的食物,以免刺激咽喉,加重感染,加剧咳嗽、咳痰等症状,避免吃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防止不消化而引起腹部不适症状。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为减少疾病传播、降低疾病危害,建议公众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掩口鼻;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剂;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眼、鼻、口,不随地吐痰,以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建议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或上学,与家庭成员接触时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科学佩戴口罩: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

◆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免疫力较弱人群(如孕妇、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及时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包括流感疫苗、新冠病毒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等,以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的风险。

(本版内容综合自:国家卫健委、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央视新闻等)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