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黎健菁 主任医师 通讯员:韩文青
65岁的王伯早晨醒来后,左眼突然一片漆黑,伸手晃一晃,只能看到模糊的手影,起初他以为没休息好,结果到中午还是看不清东西,就赶紧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眼科黎健菁主任医师为王伯做了详细的检查和问诊,最终诊断为视网膜动脉阻塞,俗称“眼中风”。
“当时患者的视网膜已经出现水肿,视功能受损严重,我们为他做了眼球按摩、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一系列治疗。但遗憾的是,王伯错过了最佳治疗窗口,视力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损伤。”黎健菁表示,“眼中风”的治疗须争分夺秒,发病后90分钟内为抢救“黄金期”,早期发现并且有效干预,有利于恢复视网膜血液循环,挽救视力。
气温寒冷诱发“眼中风”
随着入冬后气温逐渐降低,眼科门急诊中,“眼中风”患者人数有增多趋势。“大家对于心梗、脑梗并不陌生,但对‘眼中风’的了解却不是很多。”黎健菁解释到,“眼中风”的发病原理与心梗、脑梗类似,都是因为血栓等血管内赘生物堵塞血管所致,当视网膜上动脉出现堵塞,就会引起眼部“卒中”的表现。与心梗、脑梗相似的是,气温寒冷是诱发眼中风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出现单眼突发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只剩下眼前的光感,要特别警惕眼中风的发生。”黎健菁提醒,部分患者也会有先兆症状,如一只眼睛出现突发的、一过性黑矇,几秒或几分钟后又恢复正常,这可能是因为血管痉挛,或小血栓堵塞后血管自行复通了,视力恢复正常,但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尽快就医检查。
出现“眼中风”需警惕血管病变
眼中风的高危人群与脑中风有些相似,往往都存在血管方面的问题,多见于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老年病的人群。上述这位患者,就是有着十几年的高血压病史,而且一直都没有规范用药控制,前些年还发生过脑梗。
黎健菁特别提醒,有研究发现,眼中风发生的前后15天都是脑中风的高发时期。因此,如果发生了“眼中风”的患者,要持续做好血压、血脂等方面的管理,警惕血管病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抓紧90分钟抢救“黄金期”
眼中风是眼科急诊中最急的急症之一,发生眼中风之后,救治关键就是“抢时间”。
1、先行自救 一旦患者自觉出现单眼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考虑是视网膜动脉阻塞,可用手掌的大鱼际肌或者小鱼际肌持续按压患侧眼球5秒钟,然后马上放开,通过按压产生压力差,促进排出眼底动脉中的血栓。若家中备有硝酸甘油类扩张血管的药物,患者也可以舌下含服,缓解眼底动脉堵塞的问题。
2、尽快就医 眼中风的治疗窗口很短,时间一长会出现视网膜水肿、细胞坏死,视功能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受损。如果视网膜中央动脉完全阻塞,发病90分钟就可造成视网膜光感受器功能永久性损伤。
黎健菁建议,患者发生眼中风,最好在出现症状的90-240分钟(1.5-4小时)内到医院,眼科医生会采取口服用药、高浓度给氧、球后注射等方法扩张血管、改善眼部血管氧供,尽可能为患者“抢救”视力。“眼中风”患者经过眼部急救后,必须重视全身疾病和原发病的诊治,及时到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相关专科进一步治疗。
预防胜于治疗。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眼中风的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眼部健康的筛查。如果存在严重的颈动脉狭窄等情况,建议定期进行头颅CT、颈动脉彩超检查,可以有效排查出血管的异常情况,提前发现眼中风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