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百病防治

蹊跷的高热持续不退,元凶竟是这种家养动物?

  来源:《广州卫生健康》

指导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感染病科 罗润齐 主任医师  通讯员  许咏怡

近期流感高发,很多人由于作息、饮食不规律导致抵抗力下降而败下阵来。家住佛山的王先生患上“流感”后一直治不好,没想到“祸根”居然来自这种可爱又温顺的动物!

揪出高热不退“真凶”,病因竟藏在家养的鸽子身上

52岁的王先生(化名)持续高热伴剧烈头痛、干咳已经7天了,而且伴有畏寒、寒战及四肢肌肉酸痛及呼吸困难。一向身体素质还不错的他以为是“流感”,然而吃了药症状还没有缓解。这两天咳出的痰液还带有血丝,这让他感到非常害怕。于是,他赶紧去医院就诊。CT提示左肺下叶炎症并左侧胸腔少量积液;登革热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均为阴性,外院予莫西沙星、奥司他韦抗感染治疗,病情依旧无明显好转。

反复高热不见好,常规治疗无效,王先生慕名来到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下简称:广医二院)感染病科。罗润齐主任追问王先生有关病史,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王先生家中饲养鸽子,且近期有1只鸽子死亡,清理时未做防护。为了精准锁定病原,医生立刻送检肺泡灌洗液、血液及脑脊液行宏基因组测序(mNGS)。结果显示:检出鹦鹉热衣原体(Cps)特异性序列,确诊鹦鹉热肺炎,而非“流感”!

逆转危情,鹦鹉热肺炎及早诊断是关键!

罗润齐主任立即调整用药为四环素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效果“立竿见影”,王先生的体温24小时内降至正常,病情平稳出院后,王先生改为口服四环素类抗生素,2周后肺部病灶已吸收,彻底康复。

“鹦鹉热衣原体。这种人畜共患病极易漏诊,重症死亡率可达15%~20%!鸟类爱好者尤其要警惕!”罗润齐指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者的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典型症状包括高热、畏寒、咳嗽、食欲缺乏、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呼吸困难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但这些症状无特异性。因此,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鹦鹉热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对于改善疾病预后、降低重症患者病死率具有重大意义。

敲黑板!养鸟人必看防护指南

罗润齐主任表示,鹦鹉热容易误诊,原因在于:首先症状为发热、咳嗽、肌痛,与流感、普通肺炎高度相似。其次常规检测如血培养、痰培养常为阴性。再者,50%以上患者未主动告知禽鸟接触史。

鹦鹉热的主要传染源为携带Cps 的鸟类或禽类,应选择正规的、经过检疫的场所购买鸟类或禽类。新鸟入住先隔离,新购鸟类单独饲养2周,观察健康状况。定期检测很重要,对鸟类或禽类进行定期检疫,及时发现携带Cps的个体并采取隔离及相应的治疗措施。

“我们建议大家在清洁鸟笼要备齐三件套:口罩(N95)+手套+通风环境。疑似感染鸟类及时送兽医,死亡鸟深埋/焚烧。在接触鸟类或禽类时,应注意个人防护,若不慎被抓、咬或挠伤则需及时采用75%的酒精消毒和清洁伤口,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疗救治。发生发热的情况,就医时必须主动告知禽鸟接触史+旅行史。”罗润齐主任强调。

由于目前尚无针对鹦鹉热的有效疫苗,建议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尽量避免或减少与鸟类及禽类的接触;建议高危人群(如从事鸟类或禽类相关工作人员)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发现疑似鹦鹉热症状应立即就医。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