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百病防治

登革热防控:从香港看广州

——香港登革热防控做法经验对广州市防控工作的启示

 供稿:周端华 来源:网上健康教育馆

编者按:

2014年我市发生登革热暴发疫情,报告病例数超过3.7万,是1978年至2013年累计病例数的2.4倍,是有记录以来疫情规模最大的一年。而与我市商贸和人员往来密切的香港,2014年仅报告登革热病例100余例。香港登革热防控怎么做?从香港看广州,其经验对广州有何借鉴和启示?去年12月,由市卫生计生委刘忠奇巡视员(时任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带队,疾控处、医政处以及暨南大学王声湧教授、市疾控中心有关人员组成考察组前往香港,了解香港登革热防控体系及工作开展情况,学习香港登革热防控经验和做法,形成《关于赴香港学习考察登革热防控经验的报告》,现就部分内容摘编如下。

香港登革热防控的主要做法

(一)城市环境整洁,基本没有卫生死角

一是香港有约10800名的清洁员工开展城市清洁工作,日常保洁到位,环境卫生整洁,且无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城市环境整体状况良好。二是香港城市环境卫生方面的法律健全,执法到位,全港每天都有对乱抛垃圾等行为进行的执法行动。三是公众宣传到位,市民环境卫生意识高。非公共区域的业主、家庭均注重环境清理,市民会积极配合卫生防护中心和食物环境卫生署的工作建议认真做好居家灭蚊和清积水工作。

(二)日常防蚊灭蚊工作十分到位

1.有充足的人员队伍、财政经费和法制保障。香港在蚊媒控制方面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食物环境卫生署全年都有近2000人的队伍开展日常蚊媒控制,每日巡查辖区灭蚊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孳生地、市民投诉点等迅速开展孳生地清理和成蚊灭杀。同时对蚊媒密度高的区域当场取证,撰写文书提交法庭,对业主、当事人或单位进行检控,2014年共执法60多宗,最高罚款2.5万元。对建筑工地的检控,将直接影响承建商今后投标资质,因此建筑工地均重视灭蚊工作。

除公务员队伍外,每年食物环境卫生署制定招标文件,以服务外包方式招标有资质的PCO公司开展清除孳生地和灭蚊工作(即旱季或雨季参与的PCO公司人员),标书明确日常药物、器械、人员的费用,以及疫情处置费用。食物环境卫生署全程参与中标单位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工作。食物环境卫生署预算1.8亿港元用于开展蚊媒监测及控制等(含招标)的相关工作。

2.重点区域严格落实灭蚊周记。根据媒介监测情况,学校、屋苑、家居、港口、医院、社会服务机构需严格开展灭蚊周记(每周固定一天开展灭蚊行动并作登记)。内容包括清除花盆及托盘积水、更换花瓶水、清除空调托盘积水、可储水的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饭盒等放入有盖垃圾桶、清除容器积水、车胎刺破防积水、清理沟渠、地面填平、用泥沙填塞竹洞等。

3.蚊媒日常监测与信息通报机制。食物环境卫生署在全港设置44个社区监测点和30个口岸监测点,每个点布置55个诱蚊诱卵器,一旦发现诱蚊诱卵器指数超过警戒值5,便通知食物环境卫生署相关人员及消杀承包公司开展相应的蚊媒消杀及孳生地清理等工作。监测数据通过网站平台即时通报给全港其余20多个行政部门和单位。各片区负责人员和公司跟进相关处理。

4.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GIS在香港登革热疫情监测和处理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一是每例病例均在电子地图上及时标注出来,同时运用GIS明确地显示出患者周围半径100米和半径500米范围内所涉及到的建筑物、小区、集团单位等,从而以此为依据采取相应的现场调查和处置措施。二是全港每周近4000个诱蚊诱卵器的数据均通过该电子地图通报全港20多个相关部门,信息及时而有效。

(三)免费住院隔离与治疗,有利传染源管理

香港每年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不多(基本在100例以内),且公立医疗以免费医疗为主,因此,当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可能和确诊登革热病例时,能将病例收入住院,实施隔离治疗,保证传染源得到有效管理。

(四)风险沟通做得好

香港每当有登革热病例发生时,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和食物环境卫生署就分别将各自的监测信息、工作内容及向公众的建议及时通过媒体公布。另外,公共媒体经常性就登革热防控知识开展公益宣传,有利于动员公众及早介入登革热疫情的防控行动中。

香港经验对广州的主要启示

蚊媒的有效控制是香港防控登革热最重要和最基础性的工作,城市环境整洁是预防蚊媒孳生的关键,而市民的自觉参与是保持城市环境整洁的重要力量。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香港经验对我市主要启示如下:

(一)强化宣传教育,发动群众自觉参与,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卫生

一是要持续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和防病意识,动员群众自觉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做好日常居家环境卫生。二是积极推行每周清洁灭蚊行动。组织各学校、港口、医院、社会服务机构等企业单位及家居,每周进行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清除花盆及托盘积水、更换花瓶水、清除空调托盘积水、可储水垃圾、清除容器积水、清理沟渠等,共同做好单位、机构、家庭的防蚊灭蚊。三是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城市(特别是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努力改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状况,消灭卫生死角。

(二)落实日常蚊媒控制措施,降低蚊媒密度,防止登革热疫情暴发流行

要进一步加大我市蚊媒控制工作的投入。一是加强蚊媒控制队伍建设,保障公共环境防蚊灭蚊落实。我市现有800多名的街(镇)消杀站队伍,但临聘人员较多,有不少街(镇)还没有消杀站。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其工作职能、考核办法、经费保障,提升其能力。对没有设消杀站的街(镇)(如从化、增城、花都等农村镇)或消杀站人力不足的,应根据本辖区四害防制的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二是严格蚊媒控制的监督执法。加大《广州市爱国卫生工作规定》、《广东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的监督执法力度,切实强化单位、物业小区、个人等防蚊主体责任的落实。消杀站落实公共区域的蚊媒防制。

(三)完善蚊媒监测体系,加大蚊媒监测力度,及时提供有效信息,指导灭蚊工作

香港的蚊媒监测与防制都是由食物环境卫生署负责,而目前我市的蚊媒监测工作主要由各级疾控中心开展,监测与防制工作未能有效衔接。建议效仿香港,各消杀站应承担日常监测、灭蚊孳生地处理、监督的主要责任,各级疾控中心负责培训、指导和考核。

此外,我市各级疾控中心蚊媒防治专业人员和经费投入不足,各区疾控中心只有1-2名专兼职蚊媒防治专业人员,我市蚊媒监测固定点覆盖面少。建议借鉴香港经验,进一步完善全市蚊媒监测与评估体系,增加人力、财力投入,采取香港诱蚊诱卵器监测方式,扩大监测范围,在各类公共环境、居民社区等设立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全年开展监测,以便提供有效的蚊媒监测数据,为蚊媒控制服务。监测结果同时定期通报政府相关部门和向社会公众发布,接受监督。数据也作为考核各区和各街镇蚊媒防制或卫生城市等工作的指标。

(四)加强病例早发现,探索早期传染期病例住院隔离,强化传染源管理

尽可能早发现病例,并做好传染源管理是控制登革热扩散的重要环节。一是要加强输入病例的早发现,进一步强化卫生、出入境检疫、旅游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落实入境检疫,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防病知识宣传,提醒相关人员出现发热等不适主动就医并告诉医生外游史;加强对医务人员登革热诊断和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登革热病例的诊断意识,提高输入病例的早发现;二是进一步完善登革热实验室检测体系,及早发现传染期病例;三是进一步探讨对早期传染期病例的隔离住院。

(五)推进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在登革热防控工作中的应用。

完善我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建立地理环境信息、登革热疫情信息、蚊媒监测信息以及人口信息等多种数据于一体的技术系统,即时反映病例所在地及周边环境、蚊媒监测结果等登革热相关信息,科学指导现场蚊媒控制、疫情调查处置等工作,并为研究和分析我市疫情流行规律、评估疫情防控效果提供技术支持。

■编后:

今年登革热防控工作“早部署、早行动”。市主要领导,分管市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和部署全市登革热等传染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一是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广州市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全市蚊媒监测体系,加强了疫情预警,每周公布全市蚊媒密度监测数据和风险级别,做好科学指导防蚊灭蚊工作。每周通报登革热疫情风险,并提出防控建议,强化风险评估和预警。三是迅速处置疫点(含疑似),落实传染源住院治疗和收治医疗机构的纱门纱窗安装,严防疫情扩散。同时广泛宣传,正确引导,动员广大市民群众共同参与。四是加强了医疗救治。今年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均指定为收治医院,完善了防蚊设施;开展了登革热实验室检测,提高了早发现和诊治能力;落实对传染期患者住院收治。五是市政府召开常务会听取和研究今年登革热防控,市领导主持召开了全市电视电话会议,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应急响应。

推荐认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