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百病防治

活久见的内分泌烦恼—— 围绝经期综合征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 生秀杰 主任医师

什么是围绝经期综合征?

绝经是每一个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以前人类寿命较短,可能对绝经、围绝经很陌生,近些年随着生活质量、保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妇女体会到了卵巢功能衰退的过程。从接近绝经至绝经后一年内,称围绝经期,也就是绝经过渡期,其历时约4年,偶可突然发生,表现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围绝经期妇女约1/3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则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

另外,除自然绝经外,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受放射线毁坏,可导致人工绝经,人工绝经者更易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围绝经期综合征?

月经紊乱:绝经前半数以上妇女出现月经紊乱,多为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持续时间长及经量增加或减少,系无排卵性周期引起,致生育力低下。但有意外妊娠可能。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出现异常子宫出血,一定要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应取子宫内膜作活检,此外,尚需考虑宫颈癌、子宫息肉或肌瘤可能。

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其特点是反复出现短暂的面部和颈部及胸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一般持续1-3分钟。轻者每日发作数次,重者十余次甚至更多次。该症状可持续1-2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久。

自主神经失调症状:常出现如心悸、眩晕、头痛、失眠、耳鸣等症状。

精神神经症状: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并且情绪波动大,如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抑郁、不能自我控制等情绪症状。记忆力减退也较常见。

远期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出现阴道干燥、性交困难及反复阴道感染等症状;骨质疏松,一般发生在绝经后5-10年内;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高血压和脑卒中等疾病较绝经前明显增加。

如果症状明显有办法治疗和预防吗?

治疗目标:缓解症状,并能早期发现、有效预防远期会出现的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老年性疾病。

1.一般治疗:通过心理疏导,使围绝经期妇女了解绝经过渡期的生理过程,并以乐观的心态去适应。必要时可选用适量的镇静药以助睡眠。鼓励建议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坚持身体锻炼,健康饮食,增加日晒时间,摄人足量蛋白质及含钙丰富食物,并补充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2.绝经相关激素补充治疗(MHT):

对于绝经后女性,年龄<60岁,有绝经相关症状的妇女,在围绝经期尽早使用MHT,可降低风险,增加收益;但是,对于年龄>60岁的妇女,若既往没有开始MHT则不建议使用MHT,因为在这些老年妇女中,MHT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应把握好MHT的治疗窗口,MHT一定会给绝经后女性带来益处。

(1)适应证:主要包括因雌激素缺乏所致的老年性阴道炎、泌尿道感染、潮红潮热及精神症状、预防存在高危因素的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

(2)禁忌证:妊娠、严重肝病、胆汁淤积性疾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已知或可以乳腺癌、原因不明的子宫出血及雌激素依赖性肿瘤患者应视为禁忌。

3.其他药物治疗

(1)钙剂:可减缓骨质疏松。

(2)维生素D:适用于围绝经期妇女缺少户外活动者,与钙剂合用有利于钙的完全吸收。

(3)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有效改善血管舒缩症状及精神神经症状。

激素治疗有什么副作用及危险性?

1.子宫出血。

2.性激素副作用:①雌激素:剂量过大时可引起乳房胀、白带多、头痛、水肿、色素沉着等,应酌情减量,或改用雌三醇。②孕激素:副作用包括抑郁、易怒、乳腺痛和浮肿,患者常不易耐受。

3.子宫内膜癌:单一雌激素的长期应用使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危险增加6~12倍,此种危险性依赖于用药持续时间长短及用药剂量的大小。其对策是雌激素替代治疗时,加用孕激素。

4.乳腺癌:据流行病学研究.雌激素替代治疗短于5年者,并不增加乳癌危险性;长期用药l0~15年以上,是否增加乳癌的危险性尚无定论。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