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入手,例如自幼摄人足够的钙,注意营养(例如多饮牛奶),.多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可诱导体内维生素D转化为活性维生索D从而让钙沉积进骨骼),多做运动,戒烟、忌酒、避免饮过量咖啡及其他含咖啡因的饮料,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包括多个方面,主要包括抑制骨转移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骨矿化药物三个方面。
促进骨形成药物主要是氟化钠、同化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片段制剂。但这些药物当中,氟化钠剂量过大可引起骨质过度钙化,癸酸诺龙(一种同化激素)有肝脏毒性、血清脂蛋白异常、促发前列腺癌、女性患者使用后还会出现男性化等一系列副作用或不良反应。这些缺点都限制了骨形成刺激剂在临床上的运用。
抑制骨转移药物包括性激素、双膦酸盐。雌激素疗法可能增加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乳腺癌发生率,因此临床上应用较局限。双瞵酸盐疗效确切、副作用与不良反应较上述多种药物,因才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双膦酸盐当中,阿仑膦酸钠可每周服药一次,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小,且服药较方便,因此应用较广。但服用阿仑膦酸钠时需注意要用温开水200ml送,服药后需坐或站立半小时,以免发生反流性食管炎。
骨矿化药物包括钙制剂、维生索D等。钙制剂目前主要有维D钙咀嚼片、钙尔奇D等。成年人每日约需补充元索钙约l000mg,绝经后妇女每日需补充元素钙约1500mg。患者补钙后,多出现大便干结甚至便秘,因此应注意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和多饮水;并且应注意监测血钙、尿钙浓度,因过量补钙会诱发高钙血症和泌尿系统结石。目前常用的维生索D制剂主要有阿法骨化醇和骨化三酵。服用维生索D制剂期间也应监测血钙和尿钙浓度。
□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主要是指注意补充饮食中蛋白质、钙和各种维生索.牛奶是一个质优价廉的选择。但需注意一个误区,广州人饮食文化中注重煲汤,民间有“以形补形”之说,因此常有市民大众认为煲骨汤有助补钙。殊不知,除了硝酸钙等几种钙盐能溶于水之外,其他所有钙盐都是不能溶于水的。骨骼中的钙就是不能溶于水的。所以煲骨扬不能使骨头里的钙溶出,反而使骨髓里的脂肪析出(大家看看骨汤表面的油是不是特别多),而且熬煮骨汤往往需两三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这就容易产生大量嘌呤。这样熬出来的汤水里面,含量丰富的是不利于健康的脂肪(导致血脂异常从而导致动脉硬化)和嘌呤(导致高尿酸血症甚或诱发痛风),而不是大家所希望摄取的钙质。而牛奶含钙量高、易被人体吸收利用,饮牛奶是大家日常生活中质优价廉的补钙方法。
□体育疗法
体育疗法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另一重要手段。体力活动,尤其是负重体力活动有利于骨质形成。因为对抗重力的活动(例如行走、跑步、跳跃)会对全身各个负重关节、骨骼(例如膝关节、踝关节、脊柱等)形成震动,这些震动可刺激成骨细胞活动,从而促进骨骼形成。正如上文所述,目前促进骨骼形成的药物有限且副作用与不良反应较多,目前药物治疗主要从抑制破骨细胞人手。而负重体力活动可刺激成骨细胞恬动,所以能够补充药物治疗的不足。药物疗法与体育疗法互补不足、互相促进,疗效更佳。
□器械辅助疗法
当前我国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所占比例较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关节退行性病变,罹患心脏病者不宜进行剧烈烈运动、罹患关节劳损或退行性病变者多因患处疼痛而难以坚持负重活动,罹患脑血管疾病患者多数偏瘫卧床,因而都难以进行足够的有效的体力活动。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院内分泌科在2010年就配备了骨质疏松治疗仪。该治疗仪通过模拟人体跑步时因重力作用对身体产生的震动而起效。也就是说,通过治疗仪的震动,无需患者跑步,就能起到跑步所产生的对成骨细胞的刺激,从而达到与体力活动相等的治疗效果。由于整个治疗过程是仪器在震动,从而把震动波传递向骨髂,患者自己无需用力,因此患有心脏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时无需担心增加心脏负担,患有关节劳损的患者无需担心增加关节负担,安全性优越。该项治疗每天进行一次。每次持续时间20分钟,所产生的效果相当于慢跑1000米至2000米的效果,每次费用为40元。想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欢迎广大市民、病友莅临内分泌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