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人群保健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你关心的问题这里有答案

  来源:《广州卫生健康》

前段时间,广州市为了集中医护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避免人群过度聚集,暂停了新冠疫苗的社会接种。目前,广州市正有序推进第二针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计划在6月30日前,为所有在6月9日前已接种第一针市民安排完成接种第二针。7月1日后,为包括第一剂次接种的市民全面开放接种。请接种完第一针新冠灭活疫苗满21天的市民尽早预约接种第二针。关于新冠疫苗接种,广东省疾控中心的专家以及钟南山院士对近期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释疑。一起来了解一下!

已经打了一针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不打第二针会怎样?

目前我国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推荐的免疫程序是全程接种两针。从个体保护效果来看,灭活疫苗接种两针免疫效果优于接种一针。只有完成了全程接种,人体才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如果第二针超过规定时间没有接种,应该怎么办?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两针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21天),第二针在8周(56天)内尽早完成。根据目前的循证证据,推迟接种一般不会影响免疫效果,如未能按接种程序规定的时间间隔完成两针接种的,应尽早补种,无需重新开始,尽快补种完成相应针次即可。

第二针未到时间,担心没有疫苗可以提前打吗?

按照免疫程序时间间隔接种才能产生理想的免疫效果,未到间隔时间,不能提前接种第二针,提前接种达不到最佳保护效果。

第二针一定要在原接种单位接种吗?

原则上,第二针在原地、原接种单位接种,如因工作、旅游等特殊情况不能在原地、原接种单位接种,也可以在其他接种单位接种,但需要带上第一针接种凭证。预约接种前,请留意所在地相关政策。近期,针对“居住地和第一针接种地所在区不同”和“第一针在外市接种”这两种情况,广州市卫健委经过优化和完善预约系统,现已新增加“修改地址”和“申请加入白名单”两个功能。

一针、二针、三针的新冠疫苗怎么选?

目前建议能打到哪种就打哪种。一针、二针、三针的新冠疫苗由于采用的技术路线不同,是根据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所确定的接种程序。这三种疫苗都经过国家药监部门批准附条件上市或获批紧急使用,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考虑到现有防疫需要,只要是出于防病的目的,这三种疫苗对于非接种禁忌人群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已经接种了1剂灭活疫苗,第2剂是否可以改接种重组亚单位疫苗?

目前来说不可以。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前提就是两剂疫苗必须是同类的,也就是灭活疫苗只能与灭活疫苗“混打”。不同种类的疫苗,比如灭活疫苗与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之间不能替换接种。

如果已经接种了2剂灭活疫苗,是否可以再接种1剂重组亚单位疫苗?

目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推荐的免疫程序是全程接种2剂。如果已按新冠灭活疫苗免疫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目前不建议再接种其他种类的新冠病毒疫苗。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属于不同种类的新冠病毒疫苗,目前也不建议不同种类的新冠病毒疫苗“混打”。

打了疫苗还感染,是疫苗没效果吗?

世界上不存在100%有效的疫苗,接种疫苗后感染病毒的情况是存在的。接种疫苗的作用不单单是预防病毒感染,还体现在减少重症和死亡。

从人群的角度看,衡量疫苗效果使用的指标是保护率,如果接种了疫苗的人群感染率或发病率明显小于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疫苗就起到了保护作用。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首先由于个体差异,接种疫苗后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最佳的免疫保护效果。其次,产生的免疫保护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抗体,也就是体液免疫上。抗体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识别特定的病原体(比如病毒、细菌等),并通过一系列过程将这个病原体清除,起到免疫保护效果。另一方面,免疫保护作用还体现在细胞免疫、免疫记忆等作用上。

此外,疫苗发挥最好的保护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来说,接种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14天后,疫苗的最佳效果才会发挥出来。所以,接种疫苗后,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保持一米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仍不能放松。

国产新冠病毒疫苗对Delta变异株有效吗?

6月25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国药与科兴的疫苗、腺病毒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这三种常用型的疫苗,对于Delta变异株都有保护作用。从实验室的结果来看,疫苗对变异毒株的中和能力有所下降,但依然有保护作用。对本轮疫情中100多例患者的初步分析来看,接种疫苗后在预防密接者被感染、预防接种者发展为肺炎以及重症等方面,均有介于60%到95%不等的保护效果。因此,不管是实验研究,还是真实世界的人群研究,国产新冠病毒疫苗对Delta变异株能起到有效保护,市民应该尽早接种。

(来源:广东疾控微信公众号)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